宿松童谣《想郎》之得来和释义
家养小猪,邻里吴屋叶石春枝总是习惯性地摘得红芋秧来我家小坐,叶留我猪食,杆带回自己做菜。
这天,家里好多人,儿媳带着孙儿、孙女,收录机放着音乐。叶石春枝又带着红芋秧来了,原放的歌曲突然放出了儿子下载的《宿松童谣——张打铁,李打铁》,大家听后都笑了:这正是我们小时候天天唱的。后面续放的是《宿松童谣——百饼子一百粑》《宿松童谣——骑马蹬蹬》等,大家兴趣更增,仿佛都回到了蹦蹦跳跳的童年。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叶石春枝边摘下红芋叶边听,听得最认真,不知不觉哼唱了起来。她哼唱的不是跟随播放的,而是自己小时候流行的另一首。
这时大家目光都转向叶石春枝,争相学哼唱着。为认真学取,有人干脆关掉收放机,大家哼着、嘻笑着,直到最后大家都学会了,我的草稿也打好了。
事后,我整理出来取名《想郎》,其词为:
远望娇姐白秧秧,
手上戒指带五双。
过路大哥捡到码(还)给我,
一个戒指一个郎。
想着一郎似知府,
想着二郎坐高堂。
想着三郎开酒店,
想着四郎做念(染)匠。
想着五郎做道士,
想着六郎做和尚。
想着七郎卖烧饼,
想着八郎开炕房。
想着九郎做裁缝,
想着十郎卖干姜。
此童谣是说一庄户人家的大闺女正是待嫁时候,等着男方提亲。左等不着、右等无音,最后“自己命运自己掌握”冲破世俗,想着法子要找到自已如意郎君。但自己又遍尝身出庄户人家,有吃无钱花之苦。深受“条牛担种,不如手艺在身”“吃人家热的,拿人家冷的”的现实甜。自己打扮自己妆,自己设套套我郎。心想想找高官郎——知府,不知命中可当;次者开店的——酒店、染匠也可以;下者手艺郎——裁缝,也不坏;再者小本买卖郎——卖干姜也不赖,就是不能找自家一样庄稼郎。
全词一个韵——“ang“,脚即“秧”“双”“郎”“堂”“匠”“尚”“房”“姜”。唱起来琅琅顺口,一气而溜。实是难得,记而赏之。
{:5_233:}{:5_233:}{:5_233:} {:5_233:}{:5_233:}{:5_233:}{:5_233:}{:5_233:}{:5_233:} {:5_233:}{:5_233:}{:5_233:}
向先生学习!
{:5_233:}{:5_233:}{:5_233:}{:5_233:}{:5_233:} 呵呵 这些名谣挺好玩 鬼谷子 发表于 2013-9-18 22:21
向先生学习!
先生太客气了,向您学习!
一个《义乡老汉》引来如此不快,真的不可思议~~~~~~
楼主可是我好友,他有才,我佩服他;他高傲,我也佩服他!大度点,双方相安无事!
我山里也有人唱此歌。叫十个戒脂,有一点点不一样。——相与一郎做知府,相与二郎座周堂。相与三郎是打手。相与四郎做木匠……到相与十郎卖生姜。每个郎都有其相应作用。要打官司有知府,要告状时有周堂,要打架时有打手,打坏门框有木匠……真到口作怀恶有生姜。 {:5_233:}{:5_229:}{:5_229:}{:5_229:} {:5_233:}{:5_233:}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