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感怀
此篇文章(姑且算是文章)是我今年春节后到上海出差坐在动车上,一路胡思乱想 神马浮云。思及童年时光,以此献给我童年的伙伴及两个木匠。也借此和发佬,家才, 庆红等等同龄人共同缅怀过去的美好童年 想想每年年底回家, 我虽然几十岁的人了,还是有着那归心似箭的感觉,虽然现在过年的气氛真的是越来越淡薄了,没有了年少时的期盼和等待。但家人的期盼和我们对家人的思念还是激动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其实回家亲人相见后,也就那么回事,。现在过年对于我来说多少有些畏惧,畏惧那岁月不饶人,畏惧那身上担负着更多的这样和那样。因此,每次过年,总会萌发一番抚今追昔的感慨。小时候,无忧无虑,最盼过年。那年月,那真是过年过年,有吃有穿又有钱。小时候过年,对于我们这些从那个特殊年代过来的人来说,至今,仍残存着童年时代那份记忆犹新的最大喜悦,就是莫过于有新衣裳穿,有好东西吃,而且还有那点一年到头称得上是顶呱呱的压岁钱了。过年了,我记得我两个叔叔照例要给我们发崭新的压岁钱,或2角,或5,我们的心情像领到丰厚奖金一样,脸上笑开了花。
在那个年头,人们对于过年的意识尤为强烈。因为,年,是喜庆,是团圆,是热闹。再穷再难,撑持家计的父母,哪怕是经过了一年的忧思悲恐、紧张劳累,要过年了,不论咋个想办法,再苦再累再穷也要给孩儿们买点好吃的,做上一套新衣裳;哪怕是举家借债,也得割回1-2斤肉,一家子老老少少、大大小小,热热闹闹的过个像样的年。
那些年,最能体现“富贵”的,莫过于就是那顿年三十夜的美味大餐了。那真是“勤俭五个节,富贵一年夜”的难忘时光。困难年头,两三个月不知肉香不足为奇。我记得待到年三十夜,开饭的时刻到了,一碗油腻腻的红烧肉和大碗大碗的鱼端上桌来时,我兄弟妹们几双筷子争先恐后的瞄准伸向一处。真是先精后肥再皮圈,又吃又喝又傻乐。
孩童时代期盼过年,因为过年有肉吃。因为过年就不会挨打。过年了,自己如果有什么小小要求的的话,父母都会尽量满足,即便是犯了错,也不会被深究。中国人都信家和万事兴,有谁愿意自己家里大过年的有人哭哭啼啼呢?想想自己小时侯虽然家里穷,不像别人家的小孩有新衣服穿,有大鱼大肉吃,至少过年那阵子还是很幸福的。
那个时候过年,男孩子最爱玩的就是鞭炮了。还不到过年的时候就会在田间头商量好拿鞭炮去哪里玩。一旦快到年二十三了,就会央求着让家里人先买鞭炮,而村子里也就会不时的响起零星的鞭炮声。那时候我们玩鞭炮是把鞭炮拆了一个一个放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会玩很多有关鞭炮的项目,看谁的鞭炮大,炸得响,什么破脸盆烂瓦罐、树洞、墙缝等等,无处不是我等这般小屁孩们最开心的拿手项目。而最损人的就是别出心裁的提前用一些杂草之类把一堆牛粪伪装好,趁人不注意时往上插入一颗鞭炮,点燃后就开溜。总之,不把口袋里的鞭炮放光是不会回家的。
到了年初一,我们都会一改往日睡懒觉的习惯而早早起床穿上那盼望已久的新衣裳。连早饭也不吃,象我就会拿着个包叫上夕其和凤平以及其他伙伴走家串户拜年去了了,每到一家“拜年了!”的叫一声。一上午包里塞满了红著干、花生、瓜子糖果之类的,而下午就会揣一口袋鞭炮去找自己的伙伴们玩个痛快。过了年初一,农村的习俗就是走亲串戚的时候了,从这村到那村,大爹叔叔外婆家,姑妈姨妈老表家……从初二排到初五、六,我们成天欢天喜地,乐颠、乐颠地天天跟走亲戚,吃好饭好菜……
童年时我的家庭很苦很穷,在那时我的父亲已经得病不能劳动,一家7口人的生活全部是母亲起早摸黑在维持。因为那个时候是凭工分吃饭,我们兄妹五人年纪小,而对于那些不缺少强劳动力的家庭来说,日子总是过得十分的艰难。我母亲为了替父亲治病卖光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过年时承蒙叔叔们照顾,队里会分些鱼肉 。平日里主要还是以谷类、红薯和南瓜作物蔬菜为主。但在那个年代,生产队分给各家各户的那点自留地也实在是少得可怜。但在母亲的精心调理和我等兄妹四人的共同奋斗下,一年到头什么大白菜、萝卜、红薯藤、打瓜壳等等……总是要把家里所有大大小小的坛坛缸缸罐罐腌得满满的,足够应付到来年青黄不接的季节。
这年头,刚刚有点富裕的日子又把人惯坏了,又把那些年吃怕了的玉米糊、苦荞面、红薯饭当成了营养健身长寿的宝贝。那个年代我也曾为这些见了就头疼的玉米糊、红薯饭哭过闹过,绝食也玩过,但没有用,所以直到现在这两样东西我不管它有多大营养,我是绝对不会吃的。也许,就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努力,让我等跟肥胖基因彻底无缘。现在生活好了,很庆幸我再怎么能吃也不会长胖。当然,小时候是不会想这么多的。
以前我总觉得,过年好像是一道门槛,跨过去就是另外一片焕然一新的天地。可是,年复一年,时光就这么悄然地从人们身边溜走,走过之后,方知又过了一年。
而现在,有人说,日子好过了,每天吃穿都像原来过年一样。所以,对于过年似乎没有了什么感觉;也有人说都慢慢长大了,怕老,所以对年没有了感觉。所有这些,我都无言以对。想想也是,人的一生我已经渡过了过半的岁月,可真正有意义的又有几天呢?我实在想不起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人生必经的最初几个阶段,后面的与我搭不上,结果就是,结婚生子,耕田种地,南下务工。起早摸黑,做牛做马,攒钱盖房 ,供儿读书等等这几步一段没拉下。现如今,我多想自己永远像个孩子一样,盼望过年,期待过年,喜欢过年——可事实告诉我,过去的日子已难再回了。
但我相信,凡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每个人,都会对春节,中国这个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情感。或许,所有对过年的美好回忆,似乎都会只停留在那个年代的童年……
一转眼,悠悠数十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用都成了小意思,抚今追昔,按照20世纪70.80年代老百姓过年的标准来衡量,用我丈母娘的话说就是“天天是节,日日过年”。
一看楼主那“打瓜壳”,就晓得楼主是河则边滴银。。 {:5_233:}{:5_233:}{:5_233:}
那种过年的情景,说到70后的我心坎里去了。如今的年味淡了,邻里之间的的感情也淡了。
怀念小时候过年…… {:5_233:}{:5_233:}{:5_233:}{:5_233:}儿时的年味是最好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