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灿的花儿 发表于 2016-10-5 07:50

唐僧凭什么当“领导”终于明白了

         读西游记总有一个疑问——唐僧那么无能,为什么孙悟空非要带着他去取经呢?如果孙悟空自己去取经,不就麻烦少多了么?后来长大了,工作了,先被人领导,之后又领导别人,总算明白了,原来唐僧领导孙悟空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这样,取经这项伟大的事业就不能成功了。
      那么唐僧究竟有什么东西,是孙悟空没有的呢?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唐僧是一个领导,而孙悟空只是一个打工者呢?
       “崇高信念”
      第一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崇高信念”。唐僧在自己的崇高信念面前,丢掉性命都不会眨眼,而孙悟空就不会了,他能力很强,但是他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多次打退堂鼓。
      没有信念的人,就不能给别人以信心,就不能给别人以动力,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领导者都胆怯了,退缩了,团队就会散掉。而信念不够崇高也不行,自私自利的信念,小富即安的信念,都会让别人离你而去。
      我们对比一下水浒里的宋江,一个没有崇高信念的人,最后被招安了,他的最高理想就是这样,所以他就葬送了他的团队。
    “无能”
      第二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无能”。“无能”也是一种领导者的财富!唐僧因为“无能”,于是他就会欣赏有本事的人,能够包容“能人”们的其他缺点,才能找到三个有本事的徒弟来保护自己。如果唐僧神通广大,依孙悟空的个性,就不会愿意跟着他了。正是因为唐僧无能,所以孙悟空才有了用武之地,他也才有机会在取经途中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看看能力很强的孙悟空,他本人在花果山的徒子徒孙,全部都是饭桶,没一个有用的。他本事太大,瞧不起其他有本事的人,于是其他有本事的人也就不喜欢跟着他。他自己太强,他的团队就变成了一群饭桶。
      西游记有一章中写道,孙悟空和唐僧闹翻了,自己搞了一个假团队打算去取经——幸好没去,要不然见到厉害的妖怪,把孙悟空捉住,谁去救他呢?谁去搬救兵呢?他自己的团队都是饭桶,只好看着自己的领导送死。而唐僧就不会,别看他什么都不会,但是他却很安全。
      当年司马懿抓住蜀国的小兵,问他诸葛亮每天都干些什么,小兵想这个不算情报吧,就说丞相凡是责罚20杖以上的军法事宜,都要亲自监督。司马懿就知道了,诸葛亮肯定会被累死。——太能干的领导,敌人没来,自己就累死了,而唐僧这个无能的“长生肉”,却还能一直很安全。
      开始创业的时候,为了生存,有一个非常能干的老板是必须的。但是一旦生存问题解决了,企业家就要考虑怎么给员工搭建让他们发挥自己价值的平台,同时去寻找那些能弥补自己不足的员工,而不是事必躬亲,甚至在一些专业问题上不懂装懂,这样一方面自己筋疲力尽,忙于应付,自然没有发展的余力;另一方面,员工也被矮化成“手脚”,企业就陷入了发展瓶颈。       “仁德”
      第三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仁德”。唐僧的仁德之心对妖怪都会怜悯性命,自然不会恶意算计自己的下属。唐僧虽然利用三个徒弟保护自己,但是又绝对没有恶意剥削他们的意思,而是带领他们一同努力,共同成长,一起成功。最后,唐僧的三个徒弟也都有了自己的成就,唐僧也没有像赵匡胤一样,“杯酒释兵权”,或者“飞鸟死,走狗烹”。对比孙悟空,他的这种意识就差远了,他后来成了斗战胜佛,而他花果山的猴子们呢?还是一群猴子罢了。
      日本有一家企业,把员工的父亲们都请到公司里来和管理者座谈,企业老板对所有管理者说,当你们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自己的下属的时候,就回想一下今天,这些员工的父亲把孩子托付给你们,是希望你们可以教他们成长,带领他们成功。你们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对得起这样的托付。
       “人际关系”
      第四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人际关系”。唐僧的前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了,而孙悟空天生地造的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网络的石猴子,虽然也拜了一个师父,但是和师兄弟关系都不好,还被师父赶走了;和牛魔王拜把子,后来又闹翻了;和东海龙王是邻居,却抢了人家的东西;和二郎神等一些天官天将是同事,可是不给人家面子,后来还大闹天宫踢了很多人的屁股。总之,孙悟空的人际关系不大好。
      而唐僧就不同了。他见到神仙就磕头,没有任何仇家。他不仅是如来佛的弟子,还是唐王李世民的拜把兄弟。人神两届的高层关系他都有了,这样的人做老板,自然顺风顺水。      综上所述,唐僧比孙悟空多了哪些东西呢?那就是有崇高的信念,无能但是懂得用人,有仁德之心,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唐僧可以做领导,来领导孙悟空,而孙悟空虽然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但是他自己做不成伟大的事业,他必须要依靠一个唐僧一样的领导来带领。从这个意义上看,唐僧才是真正的英雄。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这个地球如果没有了人,一切财富,一切物质都没有任何意义。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本质的资源,是所有财富的创造者。一个老板,如果懂得对外创造人际关系资源,对内创造优质人才资源,他一定是一个成功的老板。



阿宏 发表于 2016-10-6 09:22

{:5_233:}{:5_233:}{:5_233:}{:5_233:}

路遥何日回家 发表于 2016-10-6 21:05

{:5_233:}有这先生论为什么唐玄奘(陈祎yi)。“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唐僧是一个领导,而孙悟空只是一个打工者呢?”很有见识。我稍有些补充。请许我道来。
大凡要完成一项工程,总有分工,接受总任务的是领导,完成旗下分项目者,全部是雇佣。即是打工者。接受西天取经任务的是御弟唐僧。完成斩妖降魔项目的是,孙悟空行者,猪悟能八戒,沙悟净和尚,小白龙敖烈。有没有项目内部调整,能者提升,不能者被逐呢?有的。对领导不提意见也有被逐的。有《晏子逐高缭》为证【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那是下面项目的领导与打工的,在总体任务里晏子、高缭都是打工的。
我们且不说领导与被领导,因为太平社会环境下,人际是服务与享受关系。你如果换到了服务的另一个邻域,领导和被领导有可能是互换的。所以,我特赞成这位先生,提出的领导与打工的关系。谁是领导,谁是打工者,就看谁是接受总目标任务的,谁是受雇佣完成项目的。他们是雇佣与受雇的关系。跟技术高低无关。与心情好坏无关。由项目的精彩,显示领导的水平和打工者的水平。我举一战例说明之。 解放战争,进军大西南时,敌方是一级上将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带5个兵团11个军,25万众回归广西。还有粤西的一级上将余汉谋部,组成的粤桂联合防线。为了要消灭他们,接受这个项目任务,有个叫陈赓的大将,战术叫大包围,有个叫林彪的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战术叫赶鸭子。官分大小,两位曾经互换过领导地位,某一时有过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由于兵法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此战役中,谁领导谁?扯不清。要我说,都是打工的。而陈赓的部队,原中原野战军第四纵第九纵,改编的第四兵团下设的13军、14军、15军,共10万余人,加上林彪四野的15兵团的两个军。由陈赓指挥。要扯断粤桂联合防线,实现歼灭一股,包抄一片而后玩死他,战略战术可谓精彩,事后您再看,谁是领导谁是打工者。
(战例)篇幅长,我把它发在下一个跟帖里。

路遥何日回家 发表于 2016-10-6 21:18

解放大西南【战例】1949 年5 月28 日,中央军委、毛泽东命令陈赓领导的 第四兵团归林彪的第四野战军指挥,参加对白崇禧的作战。 毛泽东还具体规定:在这次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作战行动中,陈赓兵团归四野指挥,担任大迂回任务,由赣 南就近于10 月出广东,继而迂回白崇禧右侧背,协同四野主力围歼白崇禧集团于广西境内,而后即由广西兜击云南,彻底截断敌军逃窜国外的退路。
早在南昌起义时,林彪仅是陈赓手下的一名排长。如今,陈赓却在林彪指挥下执行战斗任务。
林彪电令四兵团于7 月中旬渡赣江经宜春,进入湖南醴陵、衡阳、株洲一线,与白崇禧的主力决战。 战役命令下达时,陈赓正在南京开会。由四兵团副司令员郭天民召集各军长开作战会议研究。陈赓一返回,就表示这个仗不能打!建议迂回广东。而林彪回电说不同意更改计划。 陈赓只好电告军委,主要理由是:此次侧击行动,构不成对敌人的包围。我部人马逾万,极易被敌发觉。而白崇禧一旦发觉,即会火速退回两广,于下仗极为不利;而且又 时值盛暑,北方兵多数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甚多。为此, 陈赓建议,充分利用我兵团有利态势,继续向南推进,搞大迂回,占广州,堵截敌人向广东之逃路。同时,陈赓也表示,部队准备随时执行四野的作战计划。 电报主送毛泽东、中央军委并报林彪及二野的司令员 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林彪很快回电:我决心已下,不能更改,立即执行。但是毛泽东支持了陈赓,否定了林彪的战术。
当陈赓打到江西鹰潭,林彪还在河南郑州指挥。四野的先头部队十三兵团,仅仅只有两个军过长江,十五兵团还在攻打武汉。
1949 年10 月中旬,广州守敌有弃城南逃迹象。这时, 林彪却接连几次发来给陈赓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令四兵团 后尾主力原地停止待命,先头追敌部队如未抓住敌人,并无把握吃掉敌人时,也都现地停止,准备由曲江、英德地区直向西平行入桂,以达成协同四野于湘桂地区解决桂白(崇禧) 问题。
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于10月10 日23 时复电给四野,并告陈赓:完全同意你们建议,陈赓兵团即由韶关、英德之线 直插桂林、柳州,断敌后路,协同主力聚歼白匪。 接连收到这些电报,陈赓经过反复考虑,认为林彪关于把白崇禧集团歼灭在湘桂边境,不使其退入广西老巢的想法是对的。但在这时命令第四兵团转往桂林、柳州地区堵击白祟禧集团的主意,是欠妥当的。因为四兵团各部正沿粤汉铁路,兼程追赶逃敌,以每日130 里以上行程前进,广州指日可下。这时,为了执行断敌后路的任务,四兵团如向桂林、 柳州前进,直线距离有1300 里,以时间计算,不如就近调派四野所属部队迅速;四兵团则不如直下三水,打下广州后,不停留地由水路运输,经梧州直取南宁。
问题是,这次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意了林彪的意见。
陈赓感到此事需要磋商,经过开会讨论和反复考虑,他发出了致林彪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 毛泽东接到陈赓的电报,认为陈赓的意见符合战场实际,便于10 月12 日3 时起草了致林彪的电报,接受陈赓的意见,决定四兵团仍照原定任务行动。
正在陈赓指挥各部奋勇追击逃敌时,10 月15 日24 时,林彪又给陈赓打来一个电报:如你们追不上敌人,则望,停止追击。关于广西的作战,须待整个的部署与配合,然后, 再统一行动。陈赓认为,这样会放走逃敌。因此陈赓命令所属各军继续追击逃敌。 10 月17 日深夜,陈赓收到毛泽东电示:广州逃敌,不是向正西入广西,就是向西南人海南岛。要求四兵团乘胜追击,直至占高要、德庆、云浮、罗定等县。否定了林彪不许追击的命令。
事后,林彪也对陈赓的做法表示了认同。但林彪仍另有想法。 他来到四野其他领导正在议事的房间,有所指责地说:“以 我观察,白崇禧已是累累如丧家之犬,其第11 兵团鲁道源正 向岑溪以东逃跑,正是歼敌于运动之中的好机会。应立即调四兵团,约3 个军,乘胜追击鲁道源所部,只留12 军的39 师,在廉江阻击白崇禧部队向雷州半岛进攻。”
而当时的情况是:白崇禧的主力张淦兵团正秘密向博白、陆川一线集结,准备夺取雷州半岛。鲁道源的一二五军不过是向东佯动,以掩护张淦兵团的行动。
陈赓司令员和郭天民副司令员,看到林彪的来电,不禁摇头咋舌。他们认为, 白崇禧的几个兵团压下来,岂止是一个39 师能阻挡得住。如被突破,自崇禧夺取雷州半岛的企图就实现了,即使我们全 歼了鲁道源兵团,白崇禧仍有可能从海上逃向海南岛。他们向林彪发了建议。林彪的回电神速而坚决:“我决心已下, 不能更改。命令各军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出动,歼灭鲁道源兵团。”陈赓伏在案上,斟酌着字眼:我军必须牢牢地控制雷州半岛,如被敌人占据,他们必从海上逃跑――他把这句改为“从海上逃跑是很容易的”。在建议完全截断敌人海上逃路之后,又附了一 句:各军正待命出动,准备随时执行四野司的命令。电报主送中央军委并报林彪、刘邓。陈赓要求电台立即发出并催要回电。毛泽东回电既快又明确:“同意陈赓同志建议。”
广西博白解放以后,陈赓向15军军长秦基伟表示祝 贺,并指示他们立即集结部队准备向西疾进。在集结过程 中,林彪又来电令,命15 军就地剿匪。郭副司令员一看电报 吃惊地对陈赓说:“我们是过路部队,没有兼管军区的任务,怎么叫我们剿匪呢?现在应该抢时间西进才是!” 陈赓竭力抑制住自己的焦虑心情,嘶哑着嗓子说: “别争了。自归四野指挥以来已经争了3 次。剿匪也是党的 事业,谁剿都可以,我们就地剿匪吧。” 虽经8 天清剿,俘敌4000 余人,陈赓仍觉得十分遗憾。当时如让15 军西出,按他们当时的位置,至少可以比兄 弟部队早两天赶到广西上思县一带,桂敌黄杰的第一兵团残部可能全被兜住,不至于1 万多残兵败将流窜到国外(越南)。

chen\sh 发表于 2016-10-6 23:38

{:5_233:}{:5_23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僧凭什么当“领导”终于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