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pushui 发表于 2017-3-14 11:17

谁去舔那受伤生命的伤口


      谁去舔那受伤生命的伤口
      今年6月28日,刚刚改完试卷。下午我散步,听路人说——一个初二的孩子喝药水,死了!我惊愕万分!一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正值豆蔻年华,如同一枝花骨朵,还未来得及开放,便香消玉殒。
       5年前,我是校长,晚上正在洗澡看电视,教导主任慌忙来报:两个孩子喝药水!天塌地陷!我赤脚跑出来,孩子已被老师送往医务室抢救。十万火急!我一个电话打往县医院120,一个电话打往乡教委,请报告乡派出所和乡政府,县教育局。然后跑到医务室看到正抢救的孩子,拉着稚嫩的小手,望着微睁的眼睛,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告诉她们没事。我找班主任,电话告之家长,电话打到两个村委会。几部车连夜进城,一直忙到晚上12点,两个孩子终于睁开眼睛,说,“老师,对不起!” 出窍的灵魂总算回来了。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才安静定下来。
这是两条鲜活的生命啊,至今记忆仍刻骨铭心。
      一个星期后孩子平安出院。几个月后我选择辞职。我高血压、高血糖的多病之身难当重任,脆弱的情感经受不起折腾。
      生命诚宝贵!人只有一次生命。蛇虫蚂蚁尚且贪生怕死,无忧无虑的花样年华的少女为何能狠下心来?是一念之差的幼稚无知?还是蓄谋已久的永久伤痛?死者长已已,生者长戚戚。她们给亲人留下永远的伤痛,给世人留下怎样的思考?
      小时候我放过牛,亲眼目睹母牛下犊后,用舌头一下一下舔那刚出生跌跌撞撞又爬起来的小牛犊。母牛下犊后身体是虚弱的,但它不让人走近它的儿女,调皮的孩子故意用小条挨近牛犊,母牛一改平日温和本性,怒目而视,用鼻子吼,吓得小孩连连后退。母子俩相依为命寸步不离。母牛要犁田耙地,小牛犊也跟着,母子俩怎么也赶不开。不小心离散了,小牛犊一声呼喊,老牛遥相呼应,声音大而充满关切。这时任主人鞭子再高也无所顾忌,完全显示动物凶猛本性与爱子天性,呼喊着连跑带跳找到牛犊,用舌头拼命地舔着,小牛犊跪下来,钻到牛屁股后面拼命吸奶,享受动物本能的天伦之乐。
      念书后我学了一个词:“舔犊之情”,不久还知道 “跪乳之恩”。
      一位伟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的事。
      但是我发现中国的农村也有例外。
      几年前听过一个100%真实的有名有姓的原装故事。村里一位小孩掉到塘里了。有人火急火燎的告诉她奶奶:你家的孩子掉到塘里了!“娘呀,是大佬是小佬?” 她奶奶问。“大佬!” “小佬总没事吧?” 她奶奶惶恐。“小佬没事!” 奶奶连忙拜佛。
      ——“大佬” 是她孙女,“小佬” 是孙子,“小佬” 没事便天下无事!
      同样一位孩子掉井里,那是个孙子!奶奶也跟着跳进井里!
      这三位喝药水的都是女孩,——都是农村的女孩,都是农村不能传宗接代的女孩!不能传宗接代的女孩可有可无。5年前,我的那两位学生都是家中二女,姐姐在家是老大,掌握财权,可以对她发号施令;弟弟在家是小皇帝,至高无上,也可以对她发号施令。其中一位女孩为了生弟弟曾经抱养到姑姑家。女孩在家是二等公民!
      她们的自卑心理与生俱来,由来已久,至少两千年!女孩班主任说,女孩说她家中只有她和弟弟两人在家——事实上她有爷爷奶奶。是爷爷奶奶心中没有孙女 “大佬”?还是孙女 “大佬” 心中没有她爷爷奶奶?女孩问班主任说:“她是不是她妈亲生的?” ——尖锐而又无奈。言外之意她没得到真正的母爱!脆弱的心理无可奈何。
      班主任说女孩很聪明,很懂事,很有主见。但她的成绩不很好!她的母亲恰恰只关心她的学习成绩!“不好好学习,考不取学校就跟我出去打工!” 家庭对她的要求明确且一以惯之。28日这天上午女孩的母亲带她去派出所办身份证。“打两个月工,知道打工苦,回来好好读书!” 没办成身份证,母亲骂了女儿,随手轻轻打她了几下——她的亲戚说。升学无望,打工无奈。心比天高,命如纸薄。“花原自怯,岂奈狂飙。” 好胜心极强的她回家喝了一甁杀虫双——她抱着必死的决心。
      谁把女孩逼上绝路?
      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传统观念是无形杀手。农村多女户家庭,女孩自惭形秽,心理脆弱由来已久。
      升学无望是直接导火线。“成绩不好,考不取学校就跟我出去打工!” 理由冠冕堂皇,让女孩无话可说。但是有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女孩学习成绩为什么差?常有一句挂在嘴上的话说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农村父母生下女孩便外出打工,等着生弟弟,把她丢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女孩甚至没吃娘一口奶,襁褓中便没得到过母爱。几岁后送到附近上 “幼儿园”,没读准字母音,没写好字的笔划,她们的成绩不好,名副其实 “输在起跑线上”。
      心理扭曲是她们走上绝路的必然。她们自小在家庭中受性别歧视,上学后成绩差受歧视。年底望眼欲穿父母到家,一开口就问学习成绩,便是轻则埋怨批评,重则羞辱责骂。女孩以泪洗面,打掉门牙往肚里咽。她羡慕母女手挽手肩并肩亲切交流,她盼望亲情抚摸那颗受伤的心。她面对此情此景独自流泪,顾影自怜。
      谁去舔那受伤生命的伤口?
      慈祥的母亲,奶奶?女孩怀疑不是母亲生的!——母亲没有 “舔犊之情”;女孩说家里没有奶奶,——奶奶心中没有孙女 “大佬”。自小缺乏骨肉亲情,心理孤独,情感脆弱。她不是死在自家楼上,这是无声的反抗!她在爷爷家楼上痛苦得满地打滚,她的母亲在麻将馆里。留守生的她缺少家庭温暖。女孩在日记中说我象她爷爷——她在老教师中感受亲情,何等无奈!
      都怪她学习成绩不好,谁分析过她学习成绩为什么不好?谁辅导过她的功课?她作业做不来找谁问?谁给过她以鼓励与支持?05年两个女孩成绩很好,但考试不理想 “下次还考不好就不想世上过!” 她们说——下次她俩数学没考好!我是俩女孩政治老师,谈了很多生命与人生,尽管我不是心理学家。
      谁关心过留守女孩的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女孩的青春期是怎样懵懵慒慒度过的?她们的出路在哪里?
      家庭、社会、学校、国家将有怎样的警醒?
      愿我的学生乐观、坚强,长命百岁——不要第一也罢!
      愿我的学生在天堂快乐!——但愿那里没有些性别歧视!



shipushui 发表于 2017-3-15 15:34

林晓前 发表于 2017-3-14 17:22


谢谢支持!{:5_233:}

至诚致远 发表于 2017-3-14 17:11

性别歧视是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的不争事实,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落后的传统观念也会慢慢改变。男女平等在现实中,现在也有所体现。

林晓前 发表于 2017-3-14 17:22

{:5_233:}{:5_233:}{:5_233:}{:5_233:}{:5_233:}{:5_233:}

shipushui 发表于 2017-3-15 15:34

至诚致远 发表于 2017-3-14 17:11
性别歧视是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的不争事实,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落后的传统观念也会慢慢改变。男女平等在 ...

是的,一个由来已久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观念。

路遥何日回家 发表于 2017-3-20 11:21

百家争鸣
女学生喝农药,而不是男学生喝农药,就有重男轻女的话,还要说与社会有关系,初看很像。扩大面积看,又不像了。有一两个例子,像。增加例子再回头看,又不像了。再扩大到全世界,再扩大到人类历史,看男孩女孩,再扩大到整个哺乳动物,乃至所有动物,性别歧视,就不像了。不是吗?【一位伟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的事。】【小牛犊一声呼喊,老牛遥相呼应,声音大而充满关切。这时任主人鞭子再高也无所顾忌,完全显示动物凶猛本性与爱子天性】说明了非人动物的母爱。而人类的母爱,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有从德智体全面培养的。有的单项培养,就次之。有从衣食供养,不离不弃。也有离弃的,没有杀害,又次之。在我看来,不得已杀害仅仅又次之。在我看来,冻毙饿毙最次之。如杀害,如冻毙饿毙,在新社会的中国,是断绝了。如果遗弃,或者有责怪生女孩多了,间接指向社会不该限制胎数。其实还是不正确的。文中有例子【你家的孩子掉到塘里了!“娘呀,是大佬是小佬?” 她奶奶问。“大佬!” “小佬总没事吧?” 她奶奶惶恐。“小佬没事!” 奶奶连忙拜佛。】一家就两个孩子,一女一男。假设故事是这样【你家的孩子掉到塘里了!“娘呀,是大佬是小佬?” 她奶奶问。“大佬!” “小佬总没事吧?还以为两个都掉到塘里了” 她奶奶惶恐。“小佬没事!” 奶奶连忙拜佛。】故事没有出乎原意奶奶显不出罪过。假设故事是【你家的孩子掉到塘里了!“娘呀,是大佬是小佬?” 她奶奶问。“大佬!” “小佬总没事吧?” 她奶奶惶恐。“小佬没事!” “小佬没事就好!”奶奶连忙拜佛。】这样奶奶是有过错的。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很大的家。同一个事情,理解不同,后果就不同。人可能以为能力高下、地位不同、价值不同,如果认识了不同存在,人格的争取,就是先有认识,而后自己给自己的人格,《唐雎不辱使命》说,庸夫之怒以头抢地尔。世间人格,不问男女,是自己给的,希腊,色雷斯角斗士,奴隶斯巴达克。就是自己解放自己。安徽池州人赵宋时期有个梁红玉《精忠说岳》“梁红玉击鼓战金山,金兀术败走黄天荡”。这梁红玉,公元1130年 庚戌 建炎四年,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不过是韩世忠的一个继室,1120年宋宣和二年,梁红玉的父亲与方腊起义军交战失败,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最后童贯领兵打方腊,方腊被韩世忠所捉。班师回朝,行到京口,召营妓侑酒,梁红玉与诸妓入侍,就在席上认识了韩世忠。方腊之乱,祸延六州五十二县,戕害百姓二百多万,他败亡后所掠妇人自他的巢穴中逃出,全身赤裸,自缢于林中的,相望百多里。同是性奴——妓女,获得了自缢而死的自由。少有像梁红玉者。谁能预知后来“梁红玉击鼓战金山,金兀术败走黄天荡”呢?1886年以前上海外滩公园门口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1881年的4月5日,虹口医院的华人医生恽凯英等八人欲进入外滩公园游玩,被门卫拒之门外。气愤之下,他们给上海工部局的“总董”韬朋(Thorburn)写了一封英文信:“先生:我们都是租界的居民,而且是纳税人,想请问你有什么条文规定中国人不可以进入公共花园?”舆论压力之下,工部局只得同意外滩公园自1886年5月4日起有条件向中国人开放,让华人凭券入园。每券限用一星期。国际的民族歧视反抗,古时候的奴隶反抗,妓女的反抗,难度足以高于女子不能传宗接代,所以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在限制行为能力年龄阶段的无知。应该灌输实际不平等的事实。就像棉花育苗后期,要逐步打开育秧薄膜——练苗,不至于被晚霜打死,一样。那位母亲的去派出所办身份证。“打两个月工,知道打工苦,回来好好读书!”.除了义务教育未完外,没有太大的错误。因为时间只有两个月,还有“回来好好读书”。本人认为,关键是“打两个月工”被女孩认为是丑事。这就是寻死觅活的根本原因。学校义务教育,没有项目让女孩认为“打两个月工”不是丑事。甚至没有项目让女孩认为“助人为乐,雷锋精神”不是丑事。不但女孩,男孩也没有。学校,明里是免费义务教育,其实,尽义务,就成了“了差事”。教好书本知识,除了是为了学生各自前程的自私教育,就只有为了老师各自前程的自私教育。什么感恩教育,爱国爱家爱集体教育,什么关心别人教育,连热爱劳动教育都免了。于是乎,“打两个月工”被女孩认为是丑事,要喝农药轻生。只是一个外表现象,不是别的,罪在没有告得好。

shipushui 发表于 2017-3-20 14:49

路遥何日回家 发表于 2017-3-20 11:21
百家争鸣
女学生喝农药,而不是男学生喝农药,就有重男轻女的话,还要说与社会有关系,初看很像。扩大面积 ...

呵呵,您比我说得更深刻。谢谢!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去舔那受伤生命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