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通俗文
看古典(教侄、嫂娘、王嫱),说通俗文化。作西江月·通俗文通俗文章易懂,咬牙柄蹦难猜。诗歌卷土又重来,古董新风四海。你说从前有理,他言即日和谐。哪壶不沸那壶开,敬酒忘了挟菜。【咬牙柄蹦,宿松话,拗口( ào kǒu)的意思】。※通俗文化是最好的,通俗文化照样做好诗。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妇孺皆知。※宿松现代不说碑铭如何,挽联也有俗雅,全不像原来,想当什么意思就当什么,反正不保留太久,一时而过。就简单的碑文,人家也不讲究,可是保留时间长,也有不顾踏文明的。碑文毕竟是历史的传承,后代总有识得错了的,观人家面部肌肉动了一下,也会感觉带腹诽之意。※某一日看到堂兄立他老子过继的老人碑,上书“※※年清明立,显妣※母刘氏老夫人之墓,孙某某,曾孙某某、某某”。好气派的金字碑。我对他说,宿松有陶刘、万刘,老奶奶死后归宗万氏,祖堂民国就有她祖宗牌位万氏。应该写“祖妣※母万氏老夫人之墓”。一来,会被人误会的,再者,后阵对不上《谱》。他回答说“我只要知道那是我祭奠的一棺坟就是”。我真诚地讲,他随便而答,始知蹊跷不可多得。某又遇上清明节,不知路过的谁家秀才,观其面部肌肉,真的在腹诽。因同姓而倍感羞惭。我虽然喜欢古戏,古诗,但,我更喜欢通俗易懂的古戏古诗。不遗余力去探求它到底在说什么。※京剧《赤桑镇》有一段,包公赔情。包公靠嫂嫂吴妙贞养大,读书做官,嫂嫂的儿子包勉他初任萧山县长, 贪脏罔上,在长亭铜铡下丧命身亡。嫂嫂闻信从合肥县,赶来※【吴妙贞〔二黄原板〕
听包拯一席话暗自思想,他忠心秉公正而忘私方算得盖世的忠良。
恨我儿他不该贪赃罔上,按律条铡包勉理所应当。
怎奈我失却了终身——
〔散板〕
——靠养,倒不如我碰死在赤桑。
包 拯〔二黄散板〕
见嫂娘只哭得泪如雨降,纵然是铁石人也要心伤。
劝嫂娘息雷霆你从宽着想……
〔二黄碰板〕
劝嫂娘休流泪你免悲伤,养老送终弟承担,百年之后,弟就是你带孝的儿郎。
〔散板〕
今日事望嫂娘将弟宽放,我还要去陈州赈济灾荒。】※这里,明白人知道包拯是嫂嫂吴妙贞养大的,写成嫂娘。后来没有包勉,嫂嫂吴妙贞死了,包拯戴孝。叫嫂娘。但是绝不是所有的嫂嫂都是嫂娘。就像皇甫谧,不像宿松过继的侄子称嗣男。而称教侄。但是绝不是所有的侄子都是教侄。※这里不知包拯来历的,一个嫂娘,会遐想是《史记.匈奴列传》:“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例如王嫱,本来是汉元帝后宫不被宠幸的妃子,主动提出为汉朝公主出塞和亲,嫁匈奴的单于呼韩邪,这个大她四十岁的,做了两年半丈夫死去,依照匈奴收继婚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又做了呼韩邪的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的十年妻子。搜谐若鞮单于,本是王嫱的另一个庶子,名“栾提且麋胥”,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死了,王嫱又做了“栾提且麋胥”的王妃。这父子三人宠幸的王嫱,大青山下大黑河畔独有王嫱葬青冢。庶子雕陶莫皋的儿子称王嫱,可能会写上“嫂娘”呢?还是写上“※※年清明立,显妣※母※氏老夫人之墓,孙某某”呢?庶子雕陶莫皋的儿子称王嫱,拿王嫱论,是亲生母子,死后必然要写显妣,而不写祖妣,拿雕陶莫皋的儿子对呼韩邪单于的妻子王嫱,立碑人就是孙某某。王嫱与呼韩邪单于生的儿子,伊屠智伢师【匈奴的右日逐王(右贤王)】,还来不及为昭君立碑,就被暗杀了,我想,不排除,他是不肯叫“嫂娘”,招来杀身之祸的。※在老的章程里不可笑。在新中国的章程里就笑喷了。怎奈何他回答说“我只要知道那是我祭奠的一棺坟就是”。※我觉得,浪花魂先生讲的通俗易懂,比较好。使人一看一目了然。 老师见解上至博导下至平民易懂接受,尤其不误会成笑话。{:5_233:}{:5_233:}{:5_233:}{:5_233:} 张学久 发表于 2017-4-22 14:23
老师见解上至博导下至平民易懂接受,尤其不误会成笑话。
谢谢张学久先生顶贴,古诗中确实有很多通俗爽口的,看杜甫咏怀昭君墓“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真叫那个--绝!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5_233:}{:5_233:}{:5_233:} {:5_233:}{:5_233:}{:5_233:} {:5_233:}{:5_233:}{:5_233:}{:5_233:} {:5_233:}{:5_233:}{:5_233:} 老-顽童 发表于 2017-4-22 16:33
谢谢老-顽童先生顶贴! 至诚致远 发表于 2017-4-22 21:01
谢谢至诚致远先生顶贴! 松兹艺术馆 发表于 2017-4-22 22:00
谢谢 松兹艺术馆先生顶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