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荒谬结论就荒谬
命题荒谬结论就荒谬 父亲节,女儿接我去喝酒,外孙们争夺跳绳,我只说了一个词“拔河”。小外孙依据一丁点物理知识,就说“外公,您知道吗,拔河力是平衡的,F1=F2,拔河胜负是摩擦力决定的” 我说不全对。 外孙:如果摩擦系数相等,拔河胜负由体重决定。 我辩:一头肉猪重量,大于人体的,人就拉不动它吗? **** 孩子们不闹了,围拢过来听我讲故事。 我说二力平衡,有四个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外孙:500马力的卡车,900马力的拖船,拔河看的是牵引力,在水上行驶和地面行驶,摩擦阻力有很大差别,比赛开始后拖船一度领先,但最终还是卡车获胜。所以拔河是摩擦力大取胜。 我辩:如果说拔河比赛,不讲究办法,为什么不要相扑运动员一样靠重量取胜? 因为拖船在拔河比赛中,作用在绳索上的力较小,所以旱地上卡车有能力取胜。 拔河要耐久力与爆发力相结合,握绳是力传导的关键。拔河要讲究足与地面的夹角,膝弯夹角,髋腹夹角。这样通过对方的拉力,来加大自己对地面的摩擦力。这是拔河技巧之一。同时手与绳子的夹角要小,使得力度尽可能作用到一条直线上。否则,像一根绳上的蚂蚱,无所谓拔河比赛。 如果单说“拔河力是平衡的,F1=F2”。那么拔河就没有胜负了。 如果单说“拔河胜负是摩擦力决定的”。 就该用相扑运动员参加拔河比赛了。 如果单说“两个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物体同一条直线上,就叫拔河”。一根绳上的两个蚂蚱,就该是拔河比赛了。(小外甥女揪我的胡子,不说了) **** 知识面窄,论说荒谬,还可原谅。哲学家,就是故意的。 大约在我国三国时期,北非洲突尼斯,当时叫做迦太基的国家,有位神学哲学家,德尔图良先生,就是提出上帝(神-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观点的那位先生。他说“上帝之子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不感到羞耻,因为人必须为之羞耻。上帝之子死了,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这是荒谬。他被埋葬又复活了,这一事实是确定的,因为它是不可能的。” **** 在这里我不需要研究他的“旧约时期属于天父的时代;福音时期属于圣子的时代;公元1世纪五旬节后属圣灵的时代。”有什么依据。 我只对他的“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这句话说说我的想法。本人认为,一个荒谬的命题,不管下文辩说如何精彩,都是荒谬的。 **** 古老的哲学家,论说荒谬,还可原谅。安徽省物价局命题荒谬,就是故意的。 安徽省物价局 住房城乡建设厅 <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通知>,该通知的正文第251字到第310字这样描述:“我省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城市缺水问题非常突出。” 请直接连接安徽物价局网页 **** 我们可以查看该文件中【阶梯水量确定】的依据。 【根据2002年原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我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基本需要的标准值为120~180(升/人·日)】 如果说国家制定居民用水标准,是由地方水资源决定的。翻开(GB/T 50331)一查,2002年国家制定的居民生活用水量, 安徽120~180, (L/人·d), 同等的只有八个省直辖市。 而河南只有85~140 (L/人·d), 从国家制定标准看,并不是考虑居民能不能具有支付用水费用能力,说不定考虑的是人均水资源。假设是考虑人均水资源,那么,全国竟然有20个省直辖市的居民,生活用水量低于安徽。 仅仅高于安徽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只有两广海南这三个省, 可见安徽物价局文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这一句是相当滑稽的。 **** 就拿宿松制定水价依据来说,仍然引用,安徽省物价局住房城乡建设厅 <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通知>, 我们不知道,全国各地远处的人均水资源,宿松是不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但是我们本乡本土,难道不知道宿松的水资源,并不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吗? 难道不知道宿松的水资源,并不是“缺水问题非常突出”的吗? 2012年5月19日廖理南先生说,“宿松有63公里长的江岸线,另有占全县面积32%的内湖水域” 宿松属于长江流域河流水系,发源于大别山的凉亭河、二郎河两大河流,具有山区河流的一定特征,其中二郎河流域面积597平方公里,凉亭河流域面积289.3平方公里,它们把大别山南麓的径流串入湖泊(县域中部和南部,水面辽阔,水资源丰富,有连成整体的泊湖、黄湖、龙感湖和大官湖),有龙感湖、黄湖、大官湖和泊湖四大湖泊,总面积104万亩,为优质水产基地。 宿松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1307.2毫米。偌大的一个面积,降水总量就相当可观,总人口不足87万,光接天水都绰绰有余。 可是宿松以水资源短缺这一荒谬词句为命题,得出限制居民生活用水的结论。 官僚主义要不得。谁说,荒谬的命题,结论不是荒谬的呢? **** 事上谄者,临下必骄。古代官场,层层阿谀献媚,对待下面的人一定骄横。 一个居民用水的问题,是不太大的,百姓承受得了。 问题是,一个制定地方政策,欺哄了百姓,就叫人心寒。 “事上谄者,临下必骄”。 老爷对上阿谀献媚百姓不知道,老爷对待下面的人骄横,对待百姓最低级的欺哄,就很容易被百姓识破。
这个文章作者厉害 宿松不是水资源短缺,是有些人德缺! 宿松现凡是所谓的前店后宅用水每吨三块八,比邻省邻县任何地方都要贵,住在宿松的人民群众无不是低收入高消费的灾难? 提出荒谬的命题,得出荒谬的结论,通常是有主观故意!再来看荒谬的命题,《小鸟飞越太平洋》,看看引来了什么样的后果。见3773考试网2010-6-12 13:29:07 发表的一篇零分作文。http://www.3773.com.cn/gaokao/GKZW/397249.shtml2010重庆卷作文题“难题”(2)材料作文·小鸟飞越太平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公里,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就站在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了太平洋,靠的却仅是一小截的树枝。 试想,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和食物等所有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在身上,那小鸟还飞的起来么? 根据上述材料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做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我不相信傻鸟的道理》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立刻石 化了。我很想抽人!很想狠狠地抽命题老师一巴掌——代表我的物理老师。让一只鸟,叼着树枝飞太平洋——什么样的极品智商才能编出这样的故事呢?我不知道命题老师的鸟,是如何威猛,是如何神奇。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却让我不得不怀疑一些东西。我不跟你计较,一个叼着树枝的鸟,如何跟同伴打情骂俏;我不跟你计较,一个不会游泳的鸟,如何踩着树枝捕鱼;也不跟你计较,太平洋的海浪会不会打翻树枝。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你知道,究竟多大的一根树枝,才可以让一只鸟浮在水面上? 铁丝一样粗的?筷子那样粗的? 找抽的命题老师,请允许我教给你一个关于浮力的公式,如果你想让一块木头能载动一只鸟,那么需要符合如下条件(出于对您智商的尊重,我不使用各种字母): 木头产生的浮力-木头本身的重力+鸟的重力 为了能让木头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假设木头恰好被完全踩到水面以下。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水的密度×木头的体积×重力加速度-木头的密度×木头的体积×重力加速度+鸟的重量×重力加速度 合并同类项并简化之,得出: 木头的体积×(水的密度-木头的密度-鸟的重量 水的密度约为1000千克/立方米,而木头的密度在400-750千克/立方米之间,我们权且当这个鸟很聪明,找了比较轻的一种,木头的密度按500千克/立方米算。 可得出: 鸟的重量/木头的体积-500千克/立方米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的结论: 如果鸟是1公斤重,那么,木头的体积-1/500立方米-0。002立方米-2立方分米 2立方分米什么概念呢?——我们常见的砖头,大约两块!!! 一公斤中的鸟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普通的母鸡一般三四斤重,一公斤重的,也就是只小雏鸡。 一只小鸡那样大小的鸟,衔得动两块砖头大小的木块或者说是一个胳膊粗细的木棒吗?就算可以,风对木块的阻力,也会让鸟儿飞到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的。 命题老师可能会说他的鸟大,鸟大分量也重啊!那可能要衔的就不是胳膊粗的木棒了,而是一根柱子了。 总之,科学告诉我。不管是什么鸟,都不会选择叼着树枝飞太平洋。如果一定要这么干,肯定是只傻鸟——淹死在太平洋里喂鱼的傻鸟。对于建立在这个傻鸟故事上的傻鸟道理,只有傻鸟才会信。****零分理由: 第一,此生不按题目要求写作,却举了这么多歪理,态度极不端正; 第二,对出题老师不尊重,我不知道你的语文老师是谁,我如果知道他是谁,我一定会到他那儿给你说坏话,还有,如果让你的语文老师看到你写的这篇作文,他一定会气得吐血; 第三,从你的文章可以看出,你是一名很优秀的理科生,所以,我给你零分你也不会少什么,我相信你在数理化考试中完全可以弥补回来。 点评:这位学生一定得关注一下,以后没准儿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科学家。****这能怪不尊重出题老师吗?用这种不存在的东西 做假设存在 来命题,思考文本传递出来的信息,已经够荒谬的啦。辩理说成歪理,题目要求的正理应该是什么呢?是只要除了有吃有睡以外一无所有就可以飞越吗?命题荒谬,怎么可能让考生去揣摩 出题人的用意呢?再说啦!如果任何回答都要揣摩上意,哪怕回答的再好些,又有什么用呢?像中国经历的,回答出亩产双万斤,还不都是假设的延伸。没有一个正经东西。
《小鸟飞越太平洋》是只要除了有吃有睡以外,一无所有就可以飞越吗?命题荒谬。果然写了凭一无所有就胜出,将会是什么效果呢?
规虑揣度,而后可以定谋。按照常规考虑,是存亡之枢机,是祸福之门户。上意违反客观规律,不按照常规考虑,命题偏偏要荒谬,依照上意能回答出一个合理来吗?回答是揣摩上意呢?还是按照常规考虑——规虑揣度呢?还是二者兼顾呢?
不妨揣摩上意写一写,看看结果是不是荒谬的。非但少了辩理美感,还有一丝儿刺痛,顺题要求而作也是荒谬的。
****
难题(2)小鸟飞越太平洋
《这小鸟如果是一只北极燕鸥》
依据思考文本传递出来的信息:“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公里,飞越太平洋”。飞越太平洋的小鸟,一定是候鸟,候鸟迁徙,没有嘴里衔一根树枝飞越太平洋的。凡是一种鸟,飞翔时,要尽量减少头和脚的空气阻力,出行绝不会无端的嘴里衔一根树枝。特别是水性好的鸟,有天生的漂浮技巧。更不会衔一根树枝出行。鸟,即使嘴里衔一根树枝,也不是因为将后遇到水,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候鸟长途迁徙,路程中比耐力,莫过于北极燕鸥,它们成功地每年往返于北极南极,只要沿着海岸线,根本不需要水面树枝的好处,树枝衔在嘴里完全没有必要。北极燕鸥是体型中等的鸟类。有二三十岁的寿命。体长36厘米,翼展76-85厘米,体重80-120克。是一种轻盈的海鸟,它们能进行长距离的飞行。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北极燕鸥在北极圈内6~7月繁衍后代。它们低低地掠过海浪,从海中捕捉小鱼和甲壳纲这类有硬壳的动物为食。北极燕鸥有时会直插进水中,以捕捉很接近水面的猎物。在繁殖区,它们亦会在空中追逐昆虫。当冬季来临时,沿岸的水结了冰,燕鸥便出发开始长途迁徙。它们向南飞行,越过赤道,绕地球半周,来到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在这儿享受南半球的夏季。直到3月南半球的冬季来临,它们才再次北飞,进行超长距离的旅行,途中要飞行1.8万千米左右,回到北极。夏季,它们在加拿大的北极圈至美国马萨诸塞州地区活动,它们于5月初在北极安营扎寨,开始一个新的繁育周期。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最大行程长达38625千米。北极燕鸥,目标不变,且行且走。问,凭哪样胜出?答,一无所有。
答炮手老江同志2017-6-21 11:45发的帖子《与路遥先生商榷》,炮手老江同志说:『 在你的帖子 “命题荒缪结论就荒缪” 中,其所针对的是省政府《通知》所云:“我省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其实,这不是《通知》的命题,……,《通知》的命题没有疑义,符合行文逻辑。』*****先生是不是又搞错了?请让我说说,什么叫『命题』吧!*****在现代哲学、数学、逻辑学、语言学中,命题是指一个判断(陈述)的语义(实际表达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定义并观察的现象。命题不是指判断(陈述)本身,而是指所表达的语义。当相异判断(陈述)具有相同语义的时候,他们表达相同的命题。在数学中,一般把判断某一件事情的陈述句叫做命题。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①一个真命题,是公理所承认的。比如:如果a>b,b>c那么a>c,②一个假命题,是公理不承认的。比如:一个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不互余。为了证明是假命题,就要有公理来证明命题的荒谬。这样命题就是判断真假的语句,即先决条件,就是命题的条件,得出的结论就是命题的结论。解上两题:①∵a>b,b=b,b>c,三试联立得:a>b>c.∴a> c.所以,如果a>b,b>c那么a>c,①是真命题。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直角为90度,180-90=90∴直角三角形的另两个锐角的和为90度,即直角三角形的另两个锐角互余。所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不互余。②是假命题。*****例如,安徽省物价局 住房城乡建设厅 <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通知>,安徽物价局网页该通知的正文第251字到第310字,陈述的本身是:“我省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城市缺水问题非常突出。”它把判断的结果“我省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先写出来,然后,它的依据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城市缺水问题非常突出。”。这都是陈述。它的语义是“我省水资源短缺”。这“我省水资源短缺”就是命题。“我省水资源短缺”是不是荒谬命题?即,是不是按照常规考虑,传递出来的真实信息呢?就要找到依据,来证明它。安徽物价局网页找到的依据是【根据2002年原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我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基本需要的标准值为120~180(升/人·日)】它为了掩人耳目,故意把2002年原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断章取义,不全文引用。*****但是我们如果全文筛选出【安徽120~180, (L/人·d), 同等的只有八个省直辖市。 而河南只有85~140 (L/人·d), 从国家制定标准看,并不是考虑居民能不能具有支付用水费用能力,说不定考虑的是人均水资源。假设是考虑人均水资源,那么,全国竟然有20个省直辖市的居民,生活用水量低于安徽。 仅仅高于安徽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只有两广海南这三个省,】。就证明了,安徽省物价局 住房城乡建设厅 <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通知>的【“我省水资源短缺”的命题】是假命题。是荒谬的命题,是不合乎逻辑的命题。*****这个荒谬的“我省水资源短缺”命题之下,可以制定许多的文件,如号召节约用水,如限制水价,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以及省内各县向居民宣传口号,等等。请问炮手老江先生,“我省水资源短缺”怎么不是『命题』呢?由上所述,这个,“我省水资源短缺”命题是假命题。『《通知》的命题没有疑义』吗?,『符合行文逻辑』吗?我看未必。*****同样,宿松居民生活用水,如果按照自来水成本公开,来决定水价,或者收费直接要价。居民也没有异议。但是,它的用水量的行文,引用的正是被它的上级认定的【“我省水资源短缺”】 的命题,出台了:【5、“一户多人口”用水如何计量?
答:对超过4人的家庭用水户,每增加1人,相应增加每月用水量4吨。】式计算一下,4000kg÷30 d=133.33 (L/人·d),还是在文件中提到的【我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基本需要的标准值为120~180(升/人·日)】范围内,即宿松县也是,文件中提到的 【“我省水资源短缺”】范围内,且少于180(L/人·d)。*****这不得不使人要用宿松县水系——长江水系,包括凉亭河、二郎河,龙感湖、黄湖、大官湖和泊湖,和宿松县年平均降水量1307.2毫米,来说明宿松制定居民生活用水量,引用安徽物价局文件供水提出【“我省水资源短缺”】不符合当地实情。平均年降水量1307.2毫米是什么概念?就是,如果不考虑蒸发和流失,平均每平方米积累了1吨3的水还要多,而宿松县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足87万,依据宿松规定人的用水量4吨,每个人只要积存,将近一间十一秒水(36.8平方米)房屋顶上的雨水,就绰绰有余了。*****论证是要讲逻辑的,逻辑的依据不存在,推理就会出问题,不关百姓多少事,也罢。直接不管自来水成本再怎么样,官家一口价也罢。偏偏要用一个荒谬的、不实际的【水资源短缺】做文件来糊弄人,就使人不服。(仅供有学问的先生们参考) 逻辑学的命题外延宽泛。从某种角度看,所有判断都可以看成命题。你说的没错:(仅供有学问的先生们参考)。 尤喜文 发表于 2017-6-22 11:19
逻辑学的命题外延宽泛。从某种角度看,所有判断都可以看成命题。你说的没错:(仅供有学问的先生们参考)。
伟大出于平凡,细微可见真章。我以为,学问学问就是学问结合而提高的,先我而知是我师。懂我之语是我友。于是感叹 『伟大出于平凡,细微可见真章。』谢谢先生!
宿松网民在一个说理的平台上,就事说理,都是希望有比自己明白的人,来看看说理的命题条件,来看看说理的命题结果,让大家看出来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同时,听取一下意见,使自己认识有所提高。
如果说得对,有必要的话再说,如果说得不对,人家也评得合理,自己也长见识了。****但是,有些事,如果正好引起自己共鸣,站出来支持某种观点,也有出力不讨好的。例如我遇见某篇文,思维混乱,上句还说『《通知》的命题没有疑义,符合行文逻辑。』下句马上就说『只是其援用的事实依据是虚假的,经不住推敲。虽然其援用的气象数据是正确的,但其推论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信口开河罢了。』
这时,我就想说『什么叫命题』****果真引起自己共鸣,站出来支持某种观点,出力就不讨好。比如上一题,开篇客气话“回答某某同志”,末了不说再见,说了一句“仅供有学问的先生们参考”。这就犯了某某先生的大忌。遭到贬斥说『先生既要求“有学问的人”来参与扯淡,想必先生肯定是有学问的人。但我看不出先生学问在哪里。除了咬文嚼字,推敲字眼外,抓不住主题,可叹!』敢情我上面介绍的『什么叫命题』都白说了。
假设我以某某同志的那个思路,开篇讲句客气话“回答某某同志”,末了不说再见,说了一句“仅供没有学问的先生们参考”。一定又会遭到贬斥说『(想必我就是没有学问的),先生既要求“有学问的人”来参与扯淡,想必先生肯定是有学问的人。但我看不出先生学问在哪里。除了咬文嚼字,推敲字眼外,抓不住主题,可叹!』
这是很难避免的。因为,对某些人和事,(比如格式)不这样,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不套用他的格式,就犯了他的大忌,讲仅供有学问的先生们参考也不好,讲仅供没有学问的先生们参考也不好,开篇写了答某某同志,末了没写再见,即便相异的两句话,都犯了人家大忌了。这就印证了我的主题《命题荒谬结论就荒谬》。就像我例举了重庆高考作文《难题》(2)《小鸟飞越太平洋》,零分作文不合出题老师意思,犯忌。像我写的难题(2)小鸟飞越太平洋《这小鸟如果是一只北极燕鸥》合了出题老师意思:凭哪样胜出?凭一无所有。同样也犯忌。因为《命题荒谬结论就荒谬》。那种处处让人 动不动就犯了他大忌的,很孤单,不是君子 就是小人。近则不逊。与这种搭腔惹麻烦,不是知音 不与谈。****我的拙作,在宿松百姓论坛,得到许多网友的好评,愧领了。当有些不理解的人发出恶意排斥时,还有开骂的。又有许多同志看不下去了,为理而不平,站出来说句直话,真的让我很感动。谢谢先生!
何日回家:『《通知》的命题没有疑义,符合行文逻辑。』下句马上就说『只是其援用的事实依据是虚假的,经不住推敲。虽然其援用的气象数据是正确的,但其推论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信口开河罢了。』
他以为你的“命题”是“论点”的意思。但是即使看成论点,论据如果虚假,论点也就无法成立。唉,那篇文章纠缠不清,不去理它。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