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兹艺术馆 发表于 2018-8-26 21:43

补锅匠


碎片拾遗《锅匠》文/杨贤明
还是儿时趣事多,常追锅匠学修锅。
炉中铁水能开口,唱吧青葱唱赞歌。

       锅匠这手艺,说出来人们会感觉到很陌生。但是,在我记忆里,实实在在的晃来晃去。今天我写《碎片拾遗》就把它再次打捞出来。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怎么节省,吃喝拉撒总是省不了的。首先吃是排在第一,橱房离不开铁锅、汤罐、井罐等铸铁容器。
       在六七十年代,农村灶台都是两口锅,一大一小,另外的汤罐、井罐,这样的话,饭熟了,猪食也熟了,热水也有了。
       那年代人们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但是锅自己生产不了,要掏现金去买。一口六张的小锅都要六七元钱,可想而知十二张大锅。当时一个小工工资才一元二角,肉只要七角三分钱一斤。所以人家一口锅,要用用补补到不能再补,等有钱再换锅。
       锅匠相对其它手艺要少,必竟锅也坏的比较少,天长日久才烂穿,或不小心打破的也有。
       补锅匠也是到农闲时,带着徒弟挑着必要的工具,有风箱、特制的小化铁炉等等。延每年的路线从家里出发走村串户,一个一个自然村的往远处游走。
       每到一个村子,找个合适,并且比较集中的地方,把担子歇下来,师傅慢慢摆好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然后徒弟手上拿一根小棍子,一个破脸盆,往村里走去,边走边敲,边走边喊"热补汤罐,补井罐,补面盆,补塘瓷缸,补锅,"一直不停。直到有村民出来喊住他,并看看所要补的东西。
       整整转了一圈回来,看看有沒有村民拿东西过来,如果拿过来的东西不多,就要再去喊上一圈。等到东西到了一定的数量,再和师傅一起生火。
       补锅匠的炉子跟铁匠的炉子不一样,但也是泥巴筑的。炉子外型是园的,有三四十公分高。炉堂也是园的,有20多公分深。
       生火前四处找来一点干柴,点燃放入木炭,引燃木炭,再把小坩埚(一种耐火泥做成的直桶型的坩埚)放进去,然后在坩埚周围也填满炭。找出碎的生铁片,放进坩埚里。一个人左手不停的拉着风箱,右手拿着小钳子加炭,注视着坩埚里生铁片的变化,化了一点再加进去,化到淡红色粥状时,加入一些白色粉末(可能是一种什么肋剂),提纯铁水,分离出坩埚里,铁水的杂质。用耐火泥的小勺舀出敲到地下。等到埚里红色铁水翻滚即可。       另一个人,此时把坏锅拿在手里,把烂了的地方,用特别的小尖头锤子,把烂了的洞敲到一点烂的都没有为止。如果是裂缝的锅,还要用专业的手工钻子在缝上按一定的距离钻出小眼,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铁水也化好了。
       此时师傅把清理好的锅,放到一个空心的三角架上,然后找出一块和手掌差不多大小的专用方块布,很厚,抓一把炭灰放在布的上面,再把铁水,拫据洞的大小,目测铁水的多少,然后到在灰上。再找出一根六七公分长,估计是用废布卷成各种粗度的长条园柱。再把铁水对准清理好的洞口,然后锅里面用小布柱,对准上来的铁水,使劲的压上去,黑烟直呼,好象还有丝丝的响声,接下来把小布柱左右旋转,直到不再冒烟为止。再糊上一此泥粑,不知道什么意思。拿开布柱子,一个黑色的锔子打好,中间微凸,周边和锅一样平,打的最好的锔子,锅铲铲到锔子都感觉不出来。如此往复把所有的锅、汤罐等都补好。
       补好的锅是按锔子个计算,一个锔子为一"叫火"。一"叫火"当时是三分钱,后来到五分一毛不等。一个锔子下来,看似烦所,实际上也就几秒钟的事。这样一个屋场做完,几块钱也就到手了,甚至更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补锅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