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ANX 发表于 2019-1-12 12:56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如果一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n就定义为基本事件。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这种事件就叫做等可能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在三维空间,正六面体的骰子,1对面6,3对面4,2对面5,不管你算哪一圈,和数都是14.如1+2+6+5=14, 2+3+5+4=14,1+3+6+4=14,如果你把两粒骰子,投掷一次,“点数之和为2”,是一事件,它是由一个基本事件(1,1)组成,可用集合{(1,1)}表示。如果你把两粒骰子,投掷一次,“点数之和为4”,也是一事件,它是由三个基本事件--(1,3),(2,2),(3,1),组成,可用集合{(1,3),(3,1),(2,2)}表示。如果你把两粒骰子,投掷一次,你说,“点数之和为1”,则它是一个不包含任何基本事件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同样道理两个数的和不大于12,如果你把两粒骰子,投掷一次,你说,“点数之和为大于12”则它也是一个不包含任何基本事件的事件,也称为不可能事件。P(不可能事件)=0。在试验中此事件不可能发生。在一个特定的随机试验中,称每一可能出现的结果为一个基本事件,全体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基本空间。我们审判机关,对事件的偶然和必然进行分析时,一定想到随机事件的一个极端性,这就是不可能事件和确定事件。这堂课在高中一年级数学就已经讲过,此处从略。
这里我们暂且不要把炮手老江所有的故事,全部说成是虚构的,炮手老江的官司,也不要全部说成是败诉,只要他有一丁点,对社会服务有益,我们都认为,他的发言有益。值得研究。但是,我没有必要对他的官司审理好与坏感兴趣。只就某些故事碎片,说点看法。存在疑问处,少不得点评几句。不为别的,只看看他答辩口才是否像那么一回事。
例如《由“普京:我们没有朋友帮!”之言所想》错误第打成普金,的原因。炮手老江认为是吹毛求疵,作了推理不严谨的辩护。
例如《哀嚎》,提出:一、从发现有溺水者到施救目标失踪,到精疲力尽,呼吸急促,整个过程这么长时间里,为什么此时无声胜有声,见不到他人参与?二、在1966年7月下午2时,发现嘉陵江心求救的嚎叫。路远程度,江水面声音嘈杂,逆光,都不可能发现和听到。炮手老江觉得“听惯此声”,“ 自然会环顾四周。这是情理所在,完全符合刑侦逻辑。”炮手老江作了唯心论的辩护。特别是嘉陵江渴水期,江面没有那么宽,江心到江岸道路的距离奇怪地减少了,作了不符常理的辩护。
例如《毕业证》,提出: 1966年,依据那时候的初中毕业证规定,不同于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是三年期满,就可以发给毕业证。而是要修业期满,还要求成绩合格。那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为文化大革命运动,影响了学生完成学业,那时有很多孩子,学校老师都怕学生揪辫子,因惹不起,成绩不合格也给了毕业证。只有某学生公开表示思想上与文革对立的,说国家坏话的不给毕业证书。炮手老江觉得刺痛他那一根神经——“辩论的结论,是我‘思想意识存在问题’,这是校长最后作出结论。期间,在一次全校大会上,宣布不发给我毕业证”。炮手老江说,重庆狮子口,给他们1966年的初中毕业生完成了教学,炮手老江作了难以置信的虚假辩护。
从这些琐事的极端辩护看,是因辩护不力,疑似确定事件,也暴露出不可能事件的要素。假设在司法大堂上,炮手老江也以这种心态辩护,辩护推理也不求严谨。辩护也迷入唯心境界。辩护也出现有悖常理。辩护也无据疑似虚假。则,炮手老江答辩效果必然有限。即使江智君在某一点事件上,有一点胜算概率,少不得也被这个辅佐给耽搁了。咸的扯淡,荒的扯破,近的扯远。简单的扯成复杂。为小而失大,一拍而两散。无果而终局。于是乎,人家对事件的偶然和必然性进行分析时,说你交代不清,证据不力,与案无关,那您可就白辛苦了。你那种一向听不惯批评的虚荣心,一下子,就会跌进低谷,羸弱的精神寄托就会崩溃。非但满足不了贪欲,而且对健康也没有一点好处。建议,先生您,整些有用的作文。免得在无益的东西上痴人说梦,纠缠不休。即便万般不如意,也要正直地活着!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19-1-13 08:56

{:5_233:}{:5_233:}{:5_233:}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19-1-14 20:31

此文句句见真情!路遥先生明事理!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19-1-14 20:31

{:5_233:}{:5_233:}{:5_233:}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19-1-14 20:44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19-1-13 08:56


路遥先生面对炮手这种人,说理,是说不明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