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磨佬
碎片拾遗《洗磨佬》文/杨贤明石磨,在逝去的岁月里,并不陌生。大小形制各易,游戏在每家每户,是农村,及城市郊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生活工具。 小如大碗,坐着单手可转,大似晒筐,用牛、驴等牲畜拉动,是一个自然村公用,或工厂作坊所专有。当时每个家庭的私用磨,直径大约五到六十厘米左右,厚薄不等,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自然磨损后,重新冼(修)一洗,会慢慢变薄,等薄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报废。实际上一个石磨,有时候都传几代人。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终于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洗磨佬,在我们吴头楚尾地区,其实也不算一个专门的手艺门类,因为这一地区,和北方不一样,以大米为主食,所以磨也是三用三不用,同时也不可或缺的工具。洗磨一般都是打石匠或尼瓦匠(石匠)代替,也有一部份是石磨加工场的工人,不忙的时候出来跑单帮,赚点油盐钱。 如果家里的私磨,却是不好磨粉时,没有专业的打石匠,也请尼瓦匠洗磨,家用磨不论大小一个工,三歺饭。工具很简单,一根平凿一把方锤,按照原先的老齿,加深并带一定的角度,如果角度没把握好,直接影响到此磨的使用寿命,过不了一年半载又要请专业的匠人重新洗。 专业的洗磨佬,一般都是外地的,在农闲季节,吆喝着走村串户,"洗磨、修磨"。背上背一个包,包里带点工具和配件。配件也只有磨的轴芯和磨上片的衬套,这两个配件如果磨损严重,就要换新,磨轴伸出来的一从部分是圆柱的,大约三到四公分,嵌入石磨里面的是方柱的,周围用木片塞紧就所完工。上片的衬套可换可不换,因为新的轴有加粗,只要配套就行。 专业的洗磨佬,计件算价,一个磨一块钱,吃一餐饭,换配件另算。因为他的专业性,一天两三个都能洗,质量还好,所以不是万不得已,一般来说是不请泥瓦匠洗磨的。 顺便再说说新磨,新磨买回来时,只有磨和里面的轴,回家也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请木匠师付,把磨的配套东西,配好才能算一个完整的磨。首先加工一个双面的凳子,找一根带点弧度的树对开,然后弯对弯合面装好,中间出现一个很自然的楕圆形的空间,再把磨架在上面,磨的上片装好一个长方形柄,柄上开一个合适的圆孔,和另外加工的一个丁字形带钩的手把相配套,用手把推磨时,首先在天上系好一根合适的绳子,再系到手把的两端,就可以单人或双人都可推磨。推动时也有一点小技巧,当推到跟人成一条直线时,必须跟着磨的势能,立刻改变成拉磨,否则到那个地点磨就不听话了。 现在农村偶尔还能看到磨,但基本上是闲着不用,可是现在时新的民俗博物馆和人造景区,到随处可见。更有甚者,有的景区用磨片装成一条道路,装成一面墙,称踏上此路摸一摸此墙,就时来运转,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各种各样的时来运转主题。这样既投其所好,美观大方而经济实惠,又达到了历史,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和交相辉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