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天香 发表于 2019-6-5 22:24

宿松迁商移民后裔 寻亲记

踏遍商南寻宗族——宿松迁商移民后裔张扬成寻亲记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祖宗崇拜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作为人,无论哪个地方、哪个民族,尤其是男性,对地方父母官可以不闻不问,但鲜有对自己祖先漠不关心者。除了了解自身生命信息和血脉传承宗支外,还存在家族和个人姓氏荣誉和认同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概莫能外。改革开放以来,禁锢国人的极左路线被废弃,优秀文化传统得以恢复,长期被禁止的家族文化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由南到北的续修家谱热潮风起云涌,南方各地家族寻亲、认祖、联谊活动此伏彼起,中国信史三大系统之一的家族史,得以全面复兴,且呈重新进步之势。      我于上世纪末参与续修家谱时,开始接触、研究家族和移民文化。在这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对于致力于家族和移民文化无私奉献人士,都由衷赞叹。家族事业,是一项自发性的公益事业,没有人强迫,也没有硬性指标和任务,更谈不上报酬,出力、耗时自不用说,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还得自掏腰包,花钱落抱怨,非情操高尚和具备无私奉献精神者,不会于此倾注心血和精力。      近几年,我在安庆和陕南地区接触过不少对家族事业做出贡献之人,都对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对其事迹了解甚少,想写点什么也难以成篇。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了解到一个非常熟悉之人,为寻找老家和宗亲坚持十几年的故事,从而产生了为其写篇文章的想法。      今年四月七日晚,我在北京出差,接到安庆市宿松县张氏家族十修家谱的主笔张晓钟先生微信,信中说,宿松县张氏清代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商南移民后裔张扬成,为寻找老家和商南张氏宗族,踏遍商南县丹江南北山山水水,为延续家族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十几年来,张扬成只身徒步到赵川石沟、水沟炭沟、博鱼沟、紫岭沟、试马等地,寻找亲族,查找祖坟,抄写墓碑,不计个人得失,不为名利,联络上了清乾隆年间宿松张氏迁商氏族三百多人,续接了宿松张氏外迁家族。请我在正编印的《宿松张氏迁陕家族祭祖纪念册》,上写篇文章。      张扬成,商南县富水镇黑漆河五组人,与我同在一个生产组,住处距我不足半里地,大我几岁,儿时常在一起洗澡、打鱼、砍柴、玩耍。他弟兄二人,是我们刘家老庄生产组两户外姓人家之一,其祖母是我们家族姑奶,其母亲是我们家族姑姑,与我这一辈弟兄以老表相称。虽在一起长大,但成年后很少在一起生活,对其家族历史一无所知。受张晓钟之邀,我便向他了解家族历史和商南张氏移民情况,以便从中收集安庆迁商移民史料。      张扬成迁商始祖传坚公,江南省安庆府宿松县北门人氏,于清乾隆二十年沿丹江溯流而上,顺黑漆河逆流行至商南县东乡森龙寨保宋家沟安居。宋家沟是现在富水镇洋淇村的一个河边小沟,现已无人居住。张氏先祖传坚公迁徙至此,觉得地方不错,便于此安居。光绪年间,张氏后人自来娶刘氏姑娘为妻,随迁居黑漆河刘家庄后学堂包居住,生子永善、永印、永清、永南。永印公又娶刘氏姑娘为妻,于一九四七年从王氏家族手中购得大楯槽沟口房屋,在此屋生育扬成兄弟二人,居住至今。      相比我们刘氏家族,扬成算是单门独户,从小到大,几乎无人与他交流家族历史,他也没有看到祖传家谱,上世纪末以来,经常从别人口中和电视中听到,陕西大槐树移民遍布全国各地,他也误以为自己是大槐树移民。凡有人问他祖籍何处,她都回答山西大槐树。二零零二年,张扬成无意中发现了祖上手记的家谱,首次知道祖宗是安庆宿松移民,产生了寻找老家的念头,由此一发而不能停步。      二零零七年,他到西黑漆河办事,遇到一行人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迎接外地归来之人。他询问后知道,这是当地刘氏家族召集全族迎接赴江南某地修谱归来之人。面对此情此景,张扬成越发感到寻找老家的紧迫性。      从此之后,他每逢熟人都要询问对方老家在什么地方,希望找到宿松迁商家族,查找老家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二零零九年的一天,他见到了本镇茶坊的老熟人梅开仓,又问起老家之事,梅开仓告诉他,梅家也是安庆宿松县迁商移民,已经同宿松老家取得联系。张扬成请老梅留意宿松张氏家族的信息,随手把谱派写在一张纸上交给他。      梅开仓受了张扬成之托,还真当回事,不断上网查找宿松移民家族信息。有一天,梅开仓看到张晓钟博客里的文章《江西寻根访祖记》,文中谱派与张扬成这一支排行相同,便把谱派发给张晓钟,晓钟立即回复:你说的字派,与我们是正宗的一家。张扬成听说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寻找数年的老家,终于找到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随后,张扬成与张晓钟通话中得知,宿松北门张氏家族外迁宗支,都只参加了嘉庆二十五年(1820)五修家谱,之后的数次续修家谱,因没有外迁宗支信息,未能纳入修谱。二零零八年,宿松张氏启动第十次续修家谱,在网上公开发布了续修家谱信息,也因不知迁商宗支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未能及时联络。所幸在十修家谱时,与张晓钟取得联系,但因迁商家族资料未能及时提供,没有赶上了十修家谱。联系上老家后,张扬成就倾注全力四处查访宿松张氏迁商家族。      张扬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入伍,八十年代初复员回乡,利用在部队上学的修理汽车技术,在县城开了一个汽车修理铺,接触人多,信息灵通。他萌生查找迁商张氏宗亲的想法后,就利用这个便利条件,见人便问,是否知道哪里有张姓显、扬、绍、修这些辈分的人。问的人多了,信息散布范围也就逐步扩大,各地信息不断汇集成一个寻亲网络,就了解到城关镇任家沟有个张扬新,水沟乡炭沟村紫岭沟扬字辈宗亲张建军,赵川赛水台的张绍奎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张扬成已找到了宿松张氏迁商亲族三百多人。      几年下来,张扬成发起的寻亲人数如同滚雪球一样,发现一个宗亲,吸收一个,队伍不断壮大。继他之后,扬新、建军、张坤、张翼、绍奎、绍成陆续加入到寻亲中,他们多次结伴往返赵川、水沟、炭沟、柳树湾、博鱼沟、东沟等地寻找宗亲。为便于查找、辨认宗族派系,张扬成把宗族派系分支印成卡片,发到每户宗亲手中,告知同族宗亲,乾隆年间宿松张氏家族迁至商南的宗支有十几支,谱派多为彦、传、宗、泽、贤几辈先祖。      寻找宗亲,是一项出力又细致的工作,往往怀着极大兴趣驱车百十里找人,结果见面核对谱派、堂号,发现并不是同宗,只好给人家解释,跑了冤枉路还要给被打搅的人家道歉说好话。这种事在张扬成寻亲过程中时有发生。二零一二年,张扬成听说赵川有个张显宏,按辈分应该比他长一辈,他不敢马虎,赶紧开车赶到赵川找到此人,结果这人不叫张显宏,而叫张相宏,一个字之差,让他白费一天功夫。二零一三年又听说城关瓜山村有个张显印,他马上骑摩托找到此人,一看家谱,显字辈虽同但不同宗。二零一八年还听说富水桑树有个张显成,他前去寻找,经过了解家族历史,此人是安庆太湖迁商移民,与他们同姓不同修。      在寻访宗亲的同时,张扬成还不遗余力查找迁商先祖墓碑,通过墓碑了解宗族后裔。经过数年查找,他在炭沟脑、小西沟等地已找到传骈公、宗数公、泽正公、泽望公、泽立公、贤四公、贤才公大夫人、二夫人等十座墓碑,其中有破损的地方,就买水泥和胶仔细粘接好。又一次,张扬成在水沟发现三个祖坟墓碑斜卧在墓旁草丛中,一看便知此墓长久无人祭扫,他和建军就把坟茔周围清理干净,又给坟茔培上新土,祭拜之后将墓碑立了起来。      张扬成从家谱中了解到,乾隆年间迁商一世祖宗斗公,因生葬失考,无法查找。宗斗公之子泽台公及其夫人梁氏,葬于赵川石沟,泽台公葬南向,梁氏葬东向,子孙外迁不知去向,祖坟也不知葬在何处,查无所踪。张扬成面对这个情况,深为这位先祖身后凄凉感到难过,从二零一零年到二零一七年,多次前往石沟调查这位先祖坟茔。石沟全长二十多里,从沟口到沟脑葬有无数座老坟,到底哪一座是这位张氏先祖的墓葬,着实难以确定。张扬成从沟口到沟脑挨家挨户地问,所问之人都不知道石沟住过姓张的人家,张扬成无不遗憾地告诉同伴,可能找不到了这位先祖墓葬了。他嘴上虽然这样说,但心里仍有不甘,还在私下不停打听。      二零一八年三月,张扬成听说赵川赛水台有个人叫张绍奎,电话了解得知,此人祖上确实在石沟居住过。张绍奎还告诉扬成,他的小叔张成扬,几十年前搬到南阳居住,他知道的情况比他多。扬成便让张绍奎联系他小叔,相约到石沟寻找先祖墓葬。      张成扬应扬成之邀,不顾八十高龄如约回到商南,同扬成一同驱车到石沟寻找祖坟。扬成带着成扬和绍奎,顺着石沟边走边回忆,走到一个地方,成扬觉得此地似曾相识,周围的环境终于让他想起来,八岁时,跟随父亲路过此地,父亲指着路边的老坟告诉他说,这是我们家的祖坟。靠张成扬的回忆,最终确定了墓葬地点。      他们几人走到坟前祭祀时,张成扬激动得跪地放声大哭,自责身为张氏子孙,八十多年没有为迁商始祖扫墓,真是愧对祖先啊!张扬成寻找数年,终于找到了这位迁商始祖宗斗公、泽台公墓葬,了却了一桩心愿,也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找到石沟迁商始祖之墓,对于宿松迁商张氏子孙而言,是个巨大喜讯,大家都纷纷前往墓地祭拜,并表示要捐资立碑纪念,传承张氏宗脉。宿松老家修谱负责人张晓钟听说商南家族有此善举,积极支持,撰写碑文,协调、组织举行立碑仪式。为了纪念宿松张氏迁居赵川始祖宗斗公,扬成与晓钟商议,在泽台公坟前立一块父子合墓碑,永享子孙祭祀。      二零一八年夏历十月十八日,张杨松带领宿松张氏家族和宿松外迁湖北郧西县等地几十位宗亲,齐集赵川石沟祖宗墓地,举行迁居商南赵川始祖立碑仪式。通过为迁商先祖立碑仪式,安庆宿松张氏家族及外迁商南、湖北宗支后人,聚集于先祖墓前,重温了祖宗迁移历史,加深了外迁家族与老家氏族之间的血源亲情,增加了家族联络,发展了家族文化,同时,也为宗族年轻人进行了一次实实在在的家族传统教育。此举也为安庆和商南之间的移民文化交流活动,树立了典范。      张氏家族立碑仪式,引来了当地外姓家族前来观看,一位王氏家族老先生不无感慨地评价说:“在赵川地区,为祖坟立碑,张家是最晚的家族。但是,历经数年寻找祖先墓地,召集四个省的族人共同举行隆重的立碑仪式,在赵川尚属首次。”立碑仪式,不仅说明了张氏老家与外迁家族之间的凝聚力,也说明了宿松张氏对外迁家族的重视程度,不远千里前来立碑、扫墓。敬仰先祖之虔诚,于此可见一斑。      宿松张氏家族,此次前来商南,不仅只为葬于赵川石沟的迁商始祖立碑,还带来了宿松张氏族人对所有迁商始祖的纪念和凭吊举措。宿松张氏宗亲会特意为葬于商南县富水宋家沟的传坚公、葬于水沟的传容公、葬于小西沟的传骈公、葬于石沟的泽台公四大祖墓捐款一万六千元,支持商南张氏家族为四大迁商始祖修墓、立碑,永享祭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宿松迁商张氏家族与宿松老家之间频繁联谊活动,之所以开展得如此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皆得益于张扬成不遗余力寻找族人与祖墓等一系列付诸行动的基础性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查访、甄别、联络和付出。      我相信,张扬成三个字,将会永载宿松、商南张氏家族史册。                             商洛市博物馆刘作鹏宿松县陈汉教委张晓钟己亥年四月于商洛大云寺

shipushui 发表于 2019-6-6 08:57

{:5_233:}{:5_233:}{:5_23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松迁商移民后裔 寻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