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ANX 发表于 2019-6-13 16:10

什么叫“敬宗收族”

忽一日听人说“敬宗收族”这个词。敬宗好懂,收族是啥玩意儿?上网一查,啊!“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用土著人的话说是“套近乎”吧!世上有自欺欺人的,但莫过于认祖不能归宗。草民不讲究,财主却不同。一日,某人身阶显赫,就说是某某名人之后代子孙,拉大旗作虎皮,以为阔气。某些名人,先时显赫,后来也遗臭万年,纵然仇家无数,其子孙后代,不捏他的痛处,择优而鸣之。有些不着边际的,硬是要做人家的小。像后晋高祖石敬瑭,像宋孝宗赵昚。通世上只有一个人例外——只有阿Q要过一回大。这里就写三个人物:一、阿Q 。二、赵昚。三、石敬瑭。
一、阿Q 。有一回阿Q说,赵秀才是本家,比赵秀才长了三辈。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后来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于是忽而想到赵太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的得意起来。就这么胜了赵太爷。鲁迅先生作品中阿Q不知姓什么。瞧见赵太爷当上了卫庄的村长,有钱、有势、有权、有女人。宣统三年闹革命,阿Q也闹革命。阿Q不长记性,偏要像赵太爷,高低要也姓赵。也要有钱、有势、有权、有女人。诸位看官,可想。如果阿Q得势,阿Q就是卫庄的村长,成了卫庄的赵太爷。那时,恐怕连赵太爷就该是第二个阿Q了。少不得也不配姓赵,也被提溜住黄辫子往南墙上撞,非撞出几个大青包,不能算完。
二、赵昚。为何人家那么崇拜要姓赵呢?说赵姓有人当了大宋皇帝。于是乎,挤进来争着要尊赵匡胤为一世祖。赵宋王朝,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应该说志向不错,但是一直不能如愿以偿。原因是一直腐败来着。转至宋徽宗赵佶,只因天子脚下,尽是对人民作恶的官。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离心离德,非但讨不回燕云十六州,反而把淮河以北给断送了。其结果是,宋徽宗“北狩”,宋高宗“南渡”。 1162年宋高宗禅位做了太上皇,孝宗登基,1163年改元隆兴。对金不宣而战,命张浚秘密渡淮备战。张浚账下两路人马,一路由李显忠率领,攻打灵璧。一路由邵宏渊指挥,攻打泗县。取得灵璧,增援并拿下泗县,本是正确的。邵宏渊觉得没面子。进攻符离集时,李显忠孤军作战于宿县,邵宏渊按兵不动,反而带头南逃,致使符离集兵败。宋孝宗调整部署。调汤思退为左相指挥作战,张浚为右相服从指挥。汤思退与金人暗通,金兵轻而易举地突破宋军两淮防线。十一月,楚州、濠州和滁州相继失守,长江防线再度告急。汤思退主张放弃两淮,退守长江,尽快与金议和。隆兴二年岁末,南宋放弃战争收复的六州(海州、泗州、唐州、邓州、商州、秦州)给了金国。双方疆界恢复绍兴和议时原状;双方交换战俘。获得了每年比以前少5万两白银,少五万匹绢。可怜的宋高宗皇帝向金称臣也就罢了,隆兴北伐失败后,投降派又重新掌权。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仍然要向金国给岁币20万两白银,给金国20万匹绢。争取了向金称叔侄关系,金世宗完颜雍1164年才41岁,是满族完颜世家。而宋孝宗,宋高宗赵构的养子赵昚,已经37岁的人了,太上皇赵构,非要让赵昚认完颜雍喊大叔,以为很有面子。赵家与完颜家族是哪跟哪呀?真是笑掉大牙。
三、石敬瑭还有一位,关于燕云十六州人物。认祖不能归宗,其耻又大者也。石敬瑭的老祖宗,本来是西突厥大沙丘处,唐朝人呼之为沙陀,唐时沙陀领导人朱邪赤心平叛有功,他本人被大唐天子赐姓李,他的部下将官也得到封赐姓氏,其中有康、安、曹、石、米、何、史等等。这个石敬瑭的石,就是其中人的后代。沙陀也建立了后唐(沙陀第一王朝)、后晋(沙陀第二王朝)、后汉(沙陀第三王朝)、北汉(沙陀第四王朝)四个政权。其中石敬瑭就是灭后唐坐上帝位。乃初,邀请契丹灭后唐,拱手相送燕云十六州。自称儿皇帝。契丹主作册书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大晋,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于柳林(今山西太原市东南)。石敬瑭依靠契丹自藩帅而夺得帝位。所以每年除了向契丹贡奉大量的财物外,吉凶庆吊,从未遗忘。使者相望于道,奉表称臣,称契丹主为父皇帝。其实,石敬瑭他比耶律德光还要大九岁。石敬瑭的封赐姓石。而蒙古阿鲁科尔沁耶律德光,姓耶律,是鲜卑分支的宇文部落。契丹国的耶律家族。两家姓氏扯不到一起去,还不说,哪有儿子比皇父还大九岁的?注解真正的敬宗收族,是寻找自己的几十八辈祖宗。人的基因遗传,可能与家族的DNA的百分之九十七的非编码区有关。只要DNA基因非编码区碱基不产生插入、缺失和替代的基因变异。大都可以从古墓骸骨中 寻找基因,证实自己的几十八辈祖宗。

HJANX 发表于 2019-6-15 11:15

张学久 发表于 2019-6-14 10:14
"敬宗收族"是物质条件优越,无政治偏向,精神文明下的传统产物。例如,有后人爭夺秦桧是他族祖宗吗? ...

在我的解释里,“真正的敬宗收族,是寻找自己的几十八辈祖宗。”为什么说,只敬自己的祖宗,而不是别人的祖宗呢?因为从分支开始,出现了族内与外姓氏一样的竞争。因竞争,产生了比与外姓氏竞争更加直接的矛盾。有些矛盾使自己这个分支逐渐走向衰落。有些矛盾严重地阻碍了自己这个分支的发展。而自己的祖宗就不同,他们是一代一代用尽毕生精力向下传播的。从感恩的角度看,没有自己的祖宗,就没有了自己的一切。所以敬宗是正确的,人性的,高尚的。 收族,表面上是那个姓氏群的团结愿望。一个高尚的团结愿望就不止小分支,也不只大分支,而是争取更大更多人数的大团结。这个大团结,就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如果把大团结局限在某个姓氏内部,对国家团结就不利。仅仅姓氏内部团结,来排异外姓,可能引起派性斗争一样的恶果。例如村霸、族霸,就是这个方面的产物。其实某个姓氏内部,十个指头不是一般齐。为了自私自利,包括出卖灵魂在内,所有能换取自私自利的,都有被出卖的可能。只要自私仍有市场,出卖就不择手段,有公开操作和暗箱操作。所以,某个姓氏内部,所谓的团结,掩盖着族霸和黑恶势力。 先生说到群专棍时期,儿子斗父母的怪现象。我看这不是代沟,多半是少数人性的丧心病狂的出卖现象。而不一定是条件优越,条件优越是有伸缩性的。像“礼义生于富足,贼盗出于贫穷”一样,伸缩得没有边界,照样有石崇富得流油,保暖思淫欲而不思礼仪,自寻死路。范丹揭不开锅,廉吏典范,《范丹碑》曰:“仕不为禄,故不牵於位;谋不苟合,故特立于时,是则君之所以立节明行,亦其所以后时失途也。”颜渊箪食瓢饮,在于陋巷。自得其乐。岂是所有贫贱者,皆为盗贼呼? 我也听说过群专棍时期的一个故事。故事说——有个人三岁够上了划地主成分,一日在什么消息里,他联系了一个被公安破获的邮箱。公安顺藤摸瓜,找到他家,发现他家门墙上吊挂着一把绿豆壳。经调查了解,这个人好像表现很积极。在活靶子批判会场,他曾经向群专队指证他生母,哪年哪月说过他父亲是活阎王捉去的。他生母被吊打逼供,“不投降就叫它灭亡”,弄得披头散发,裤裆里掉臭屎。从三岁就划成地主成分的这个人,看他的行为,是牺牲生母,来掩盖“门墙上吊挂着一把绿豆壳”的反动行为。他虽然没有机会实施剥削行为,但他是属于剥削阶级;他的行为是未造成反动破坏的反动行为。所以执行拘留改造。用那个时候的口头禅说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复杂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母子之亲,血浓于水,却在自私这个词汇上,包括灵魂在内,什么都可以出卖。母子竟如此,就不好说姓氏内部别的关系了。则知收族二字,就显得那么的没有力度。先生跟帖讲得很好,我没有需要补充的。斧削二字太谦虚了。谢谢观赏我的拙作。祝老先生一切安好!

张学久 发表于 2019-6-14 10:14

   "敬宗收族"是物质条件优越,无政治偏向,精神文明下的传统产物。例如,有后人爭夺秦桧是他族祖宗吗?文革期间,不少人申请与所谓的"地富反坏右"家庭和父母划清界线,脱离父子关系。实可痛心残酷的是,其子女站在万人斗争讲台上,拿着红棍指着烈日暴晒,背上驮着"反坏右"大黑板,跪在尖石头上的父母破口唾沐四臭飞溅边骂边打:"打倒走资派,坚决与政府领导狼狈为奸,与这些牛鬼蛇神划清界线,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它永不翻身"。父母昏死斗争台上,畜牲笔挺衣装,向革委主任汇报批斗战果和心得。
   由此可见,认祖归宗,敬宗收族同样有政治色彩。但,还不能排除"穷在路边族不见,富在山中有宗亲"!请"已回家的"路遥老师斧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叫“敬宗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