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安全感,从来都得靠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朋友圈看到爱心捐助、筹款治病的文章,有人因为家人或者亲戚朋友突患重大疾病,无法支付高额的治疗费用,会在朋友圈发文求助。 有次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同学发文求捐助,她捐了一百块钱,虽然和文章里说的需要的医疗费相比,差的很远,但总是一点心意。可不久之后,她和另一个同学聊天说到这件事,那个同学挺惊讶的,说感觉求助的那个人家里条件不差,每年都会出国旅游,家里去年还换了新车,不至于到了要筹钱治病的地步。 朋友说,虽然100元不多,自己也出得起,但是听到这件事心里还是不舒服了很久。翻翻这个朋友的朋友圈,已经设置了三天可见,想找到这条筹款文也没有了,到现在为止,也没收到过这个同学只言片语的感谢。 她说的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引发巨大争议的“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筹款的事。 吴鹤臣因突发脑出血住院救治,其家人为之在众筹平台“水滴筹”上发起筹款,拟筹款100万元。得知吴鹤臣的遭遇后,不少网友积极地为其捐款,截至筹款结束时,该项目已经筹得147959元,5269人次参与筹款。
在热心网友帮忙捐款、转发的同时,也有网友提出质疑,称吴鹤臣家里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怎么会需要众筹100万? 且不说吴鹤臣的家庭状况究竟怎样,这起事件的持续发酵,至少反映出网民对互联网爱心众筹模式的质疑。大家对筹款真实性的怀疑其实是在追问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有资格爱心筹款?换句话说,这些爱心筹款的发起人真的别无选择么?(二) 事实上,大多数发起网络筹款的中产家庭并不是骗子。
曾经,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当难以预料的变故突然袭来,一个没有做好准备的家庭的确很容易被击垮。
像这样因为突遭变故而陷入窘境的中产家庭有不少,尤其是当遭遇意外的是家里的顶梁柱时。 如果一个家庭最主要的劳动力突然倒下,而他又刚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处处需要钱的阶段,这时再拿出一大笔钱来治病,确实要承担巨大的压力。 这时,通过爱心众筹的办法向社会求助就成了最快捷、最有效的筹钱方式。
可是难道除了众筹,真的别无他法吗? 不,其实还有保险。 在欧美发达国家,保险覆盖程度非常高,他们已把各类保障作为构建家庭最基本的风控措施。
比如在美国。美国人生活有两样东西是想跑也跑不掉、想躲也躲不开的。第一是税,第二就是保险。 有媒体统计,美国人的投保率是500%,即人均拥有5份保单。有了这些保单,他们老了不怕没有经济收入,生病了不怕倾家荡产,房子着火了或被水淹了不会自认倒霉。 而在中国,原保监会在2017年曾发布数据,中国寿险保单持有人只占总人口的8%,人均持有保单仅有0.13张!很多人之所以无法理解保险的重要性,是因为他们生活一直顺风顺水,没遇到磕磕绊绊,但人们永远无法预知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
有人算了一笔账,就算34岁的吴鹤臣今年年初才想起来买一份保额50万的重疾险,一年花费的保费也就介于四五千元,这对他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那么现在不幸突发脑出血,他的家人第一时间想的肯定不是众筹,而是理赔了。
可以说,与其出事后手忙脚乱,不如一开始就做好充足的准备。
保险赔付看似只是福荫受益人,实则受益的是整个家庭。
例如家庭支柱购买了重疾险,一旦发生赔付,受益人是本人,但真正得益的是整个家庭,家庭不会因为家庭支柱暂时得病而崩塌。
所以,要彻底跳出爱心筹款的大坑,提前做好保障准备才是良策。
好在近些年,中国人的保障意识终于逐渐普及,可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保险的“保障”作用,而是把保险作为投资理财的一种手段,以“保本”、“返还”作为投保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后来,连保监会也看不下去了,出来发声:“保险姓保,保险的本质就是保障!”
可还是有很多人掉进一个个分红险、万能险等理财险的坑里。 后来看了孙明展老师的文章,才知道有些保险有多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