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防范疫情下诈捐、诱导购物等诈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众对口罩等防护产品的需求量猛增,通过风控数据监测分析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迫切的自我防护需求,借机实施欺诈活动。据警方消息,有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名义炮制新型网络诈骗 “套路”,实施诈骗活动,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
据介绍,疫情相关诈骗及欺诈案件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是诱导购物诈骗。不法分子谎称可代购或囤有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消费者付费购买后,不法分子以各种理由拒不发货或将受害人 “拉黑”,骗取钱财。
二是不良商家制假售假、以次充好。商家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购买后不发货、不退款,长期占用消费者资金或售卖不合格产品,欺诈消费者。
三是假冒捐款诈骗。不法分子以慈善机构的名义,向消费者发送防控疫情 “献爱心” 的虚假信息,或搭建虚假官方网站、小程序等,利用群众的同情心骗其捐款。
四是冒充快递公司或客服退款诈骗。诈骗分子利用疫情期间部分快递滞留的情况,以退货赔款为名,诱导消费者按照指示操作 “退款”,实则是在引诱消费者输入验证码、套取个人信息,骗取账户资金。
对此,网联开展以数据为基础的建模分析工作,开展风险监测,协助成员单位加强风险交易识别及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发现风险商户后,网联通过与成员单位的风险交易协查机制,及时发送风险提示,预警可疑交易,提示收单机构加强对可疑商户的风险调查和监测,并及时对存在欺诈行为的商户采取风险处置措施。
提示收单机构警惕疫情期间交易异常的商户,及时排查风险交易,认真识别商户身份及经营资质。同时,呼吁成员单位向网联提供涉及电信诈骗等非法交易线索,多方联动、共同防范打击违法违规活动。
提醒消费者:购买防疫用品应通过正规渠道,切勿轻信个人的兜售行为;商家存在欺诈等行为的,拨打 12315 投诉。爱心捐助也要认准正规捐赠渠道,医疗、交通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提供银行卡号信息,更不会索要钱款。如果接到商品质量有问题或快递丢件的电话,都要立即挂断,自行联系购物网站平台或快递公司进行处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