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饮食文化中的“色,香,味”
经常看到央视饮食文化节目;其中,就“色,香,味”十分推崇;而鄙人认为:1,关于“色”:
显然,食品的“色”,一般是指食品的黄,金黄,焦黄,红黄,或带有黄色。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多糖物质),肉类在经过高温后,首先出现美拉德反应,出现黄色,焦黄色。这时,糖类,蛋白质类的大分子结构已经出现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有机物大分子结构,特别是已经变性蛋白质物质,是人体无法吸收的;甚至是有害的;甚至可能引起人体细胞变性,形成癌细胞。当然,癌细胞也分良性与恶性。
人们为了使食品带有黄色,发明了酱油。其中,将糖经高温熬制,经过美拉德反应,形成焦糖色素,添加到酱油中。
即使是经过日晒制成的酱,它的焦黄,或黑黄,其实也是美拉德反应形成的黑黄色;只不过其美拉德反应过程比较慢。
由此可见:饮食文化中,人们对“色”的偏好,其实是认识误区;至少,人们色斑的形成,面容灰暗,都与此有关。
2,关于“香”:
显然,食品的美拉德反应,也产生了人们喜闻的香味。这是食品美拉德反应时,其中一部分营养物质被分解后形成的。显然,食品经过美拉德反应后,它的营养成分已经减少了。
3,关于“味”:
(1),鲜味
蛋白质经过加工分解,形成氨基酸;其中,谷氨酸是典型的呈味物质,使人们的味觉感到鲜味。现代食品加工中,人们将谷物发酵,提取其中的谷氨酸,生产味精;将淘汰蛋鸡肉,水解,制成浓缩液,再与味精混合,经真空喷雾干燥,制成“鸡精”。这是利用鸡肉含有大量谷氨酸而为。
(2)香辛材料的辛辣味:
此类材料一般指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等。显然,这些材料对人们的味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们的口腔,肠胃,肛门,肾脏,肝脏,脾脏损害尤为严重。所以,消化功能不强的人,慎用这些食材。
当然,这些材料中的有机锌都比较高;而辣椒除此之外,它的维生素D也高;但人们完全可以从其他食材中获取这些物质;如苹果的有机锌;板栗中的维生素D 。
顺便说,有人认为活鱼比死鱼更鲜;其实,活鱼中的抗体,使人们难以消化;而活鱼经过宰杀后,放置一段时间(但不是腐烂,变味),经过自身水解,它的抗体消失,蛋白质自解,形成部分氨基酸,这时,其味更鲜;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而现代屠宰业对牛肉,猪肉的排酸处理,就是根据这一原理。
拙文;望行家指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