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老江 发表于 2021-3-20 09:20

“虚心”、“心虚”、“实心”议

      近来,路遥先生两次以“经典话语”在百姓论坛留下关于“虚心”、“心虚”、“实心”的高论。据此,本人认为: 这只不过是文字游戏:   显然,从“虚心”、“实心”看,两者都是褒义词;或者称中义词;前者针对的是对他人、后者针对的是自己;虽然后者在语法上人们感觉有些别扭。
    而“心虚”则是贬义词;指因自觉自己对公义的违背而内心感觉惭愧而无底气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此,路遥将“虚心”与“实心”作了比较;认为“实心”比“虚心”好,并据此发出诘问:
   “谁养儿只培养实心而不培养虚心呢?”
    我感觉奇怪:
    有谁提出过“养儿只培养实心而不培养虚心”这样的命题?可见,这是一个无由命题。
    “实心”与“虚心”有可比之处吗?
   可见:路遥的“经典话语”,其实就是一场文字游戏;一场哗众取宠的自我表演。
    真是本性使然。




HJANX 发表于 2021-3-25 11:24

人,萌发“上进心”,最初是得到了某种启示才萌发的。例如,懂得什么是无能就会落后,无能就会被动。
人,要想转化被动为主动,就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最直接的是以虚心的态度获得外力来增长自身的能力。
儿要虚心,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的家长。一个从来就不虚心的人,被世人讥笑为“没有教养”。
与虚心相搭配,常见的如“虚心学习”,是对学习的态度。
常见的如“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是接受意见的态度。
不虚心,反而自满的人,学,学不进,接受,接受不了。学不到本领,接受不了别人的意见,怎么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呢?
宿松老乡说过,“商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语录尚有“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则知“获得外力来增长自身的能力。”这个获得的外力,有时就是从与之对垒的那一方去虚心地学来的。


实心,是“实心实在”的缩写。实心用于口语时,表示以诚实可信的态度去处人。与人和平共处,除了自身具有与人平等相处的能力,还必须诚实可信地为人处事。
正所谓“人无诚信不立”。


以上是本人对虚心、对实心两个词的理解。
虚心和实心互补,浅显的道理,人人明白。
明知实力全靠自己培养,然而,每一个人的心态不同,不一定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虚心、实心。
做到了,成功了一半,
做不到必败无疑。


老汉我签名中发出感叹,“谁养儿只培养实心而不培养虚心呢”。把虚心、实心如此看好。把它作为路某在线签名,来重视它。
并以座右铭的名义伴随路某人论坛在线。
路某下线了,路某的那个签名,你就看不到了。
今日,我在外拾粪,拾得狗屎一土巴篼,回来后,心情不错,一上网就看到了炮手老江先生的作品,发现炮手老江又发帖攻击。可是,先生用以攻击的言辞,除了向论坛网民透露出江礼平屡屡不成功的原因是处人心态不正确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效果。
哎!也就是我一个拾粪的老农在拾粪时,觉得屎越是臭越是值得收拾,这里想着拾粪,这里也顺便以拾粪的心情,回复炮手老江这篇奇谈怪论。写得不好 ,请多多担待。




炮手老江 发表于 2021-3-21 15:08

显然,“虚心”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谦虚;而“实心”{虽然这个词汇可以说是路遥“发明”的;而用“坦荡”,可能更贴切些}则表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言论,行为表里如一。
      所以,这两个“词汇”没有可比性;它们是对一个正直,有修养的人的心理素质的慨括。

张学久 发表于 2021-3-26 19:14

HJANX 发表于 2021-3-25 11:24
人,萌发“上进心”,最初是得到了某种启示才萌发的。例如,懂得什么是无能就会落后,无能就会被动。
人, ...

   老师剖析精深玄妙,字里看重自我适意,行间清白质朴,不求与人相同迎合。虽受到江老先生质疑重重,仍不后悔,纵然最终也得不到江先生认同仍不感到苦闷,只是江先生与一位挚友擦肩而过实为学识方面的重大损失。
   

HJANX 发表于 2021-3-27 18:38

一个人的能力,绝对小于他那个群体的能力。群里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之所以能获得群体相助,是因为互惠而值得一助。值得一助者而不是自始至终都依赖他人的帮助。所以人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自立能力。虚心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人为本,实心实在,诚信处人,量力而行,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德又大者,总有一日获得多数人的支持。
与之相反,失道寡助的,距离被制裁,只差一步之遥。
所以,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如何,便决定了他的终极目标能不能如愿以偿。
江先生在这个点评里,发散思维,煞有介事地提出用舌战的形式,挑战万某林法官。那是多么不现实啊!人家法官,在执法职位上执法,在生活场所生活,岂能够伏高就低在里弄巷尾与伶牙俐齿之人去比口舌呢?
江先生,你说什么“如果那些家伙敢于山人面对面论战一番,山人定叫它驳得颜面扫地,原形毕露”。
恕我眼拙,看不出先生这句话的主謂语。不知你在说些什么。
如果那个“山人”没有经历过法庭论战。权当是“某某人定驳得他如何如何”,如果那个“山人”曾经经历过法庭论战,而“山人”一无所获 ,是不是“山人”定被他驳论得如何如何?
我就不敢考究先生的语法方面了,在路某人看来,此句话的一重意思是犯了浮夸风,另一重意思是把被他二字错误地写成了“叫它”。可不是吗,要不是因为错误,那一个“于”字,又从何说起呢?
先生既然认为实心与虚心没有可比性。就发帖攻击。试问先生,没有可比性又如何?没有可比性,路某人就不可以说“谁养儿只培养实心而不培养虚心呢”吗?
滑稽!
明朝有个叫还初道人的,俗家名字叫洪应明,有篇著作叫《菜根谭》,其中就有“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我仅对虚心实心一句理解而已,先生就受不了了,先生就发帖进行了恶意攻击。
先生自诩舌战能赢,先生如果读过洪应明的著作,倘若知道《菜根谭》上有许多的语言至今在民间流传,岂不要到处找人舌战?舌战不赢,岂不要投井上吊吗?
滑稽。
以此回复,不成敬意,祝先生花招日有个好心情!


作者:路遥何日回家
作于辛丑年花招日

HJANX 发表于 2021-3-27 20:58

张学久 发表于 2021-3-26 19:14
老师剖析精深玄妙,字里看重自我适意,行间清白质朴,不求与人相同迎合。虽受到江老先生质疑重重, ...

谢谢张学久先生好评!
我很惭愧,躬耕于野,不思闻达。对一些谚语时不时发些感叹,总是想检查一下自身有没有对不起亲戚朋友的地方。有没有未尽事宜愧对祖先,愧对儿孙。有没有该交接的附言遗漏了。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明朝人洪应明编写的《菜根谭》就是流行于普通百姓家的谚语汇总。这里,因江先生作文牵扯到拙老汉我,谈不上在议论人生意义, 就事论事选取一段《菜根谭》与张先生分享: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
总不如自悟之了了;
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
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虚心”、“心虚”、“实心”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