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城河道发臭 何不引水入城净化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镇的发展和城区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区河道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仅今年夏天的一段时间里,就有网民在网上发帖反映山水公园、绿道、城区渠道水质污染,臭不可闻的问题。针对网民的反映,环保局回应了,水利局放水治理了。然而,就宿松城区水源污染的事情依然是水面上按葫芦,那里起来那里按,最终没有解决污水问题,反而将该问题变成了无法根治的顽疾。 宿松是一个水源丰富的大县,然而,宿松城区却又是一潭死水的县城。虽然钓鱼台、黄大水库常年有水排放,经二郎河白白的流入大湖。而途经县城的渠道除雨季和抗旱时有短暂的活水流出外,其余时间常年干枯,积存的水流变为废水、死水,最终成为“黑水”,臭得让人沿路骂娘。 纵观宿松周边县城,谁家的河道不是水清岸绿,河水从不间断的更新净化,给人清新舒适的感觉,而宿松城区的渠道倒是成了摆设,常年干枯失去了有水则灵的那股灵气,没有一点活力。 据了解,宿松的黄大水库有丰富的水资源,常年流淌从未干枯,该水库与城区渠道落差较大,无须人工辅助即可放水进城。然而,宿松县水利局从未着眼全县一盘棋的统筹考虑,也没有考虑用水搞好宿松黑水的环境整治,更不要说打造水上宿松的文章了,他们没有这种眼界。 黑水治理,说难不难。山区每年流下来的水都是从二郎河里流至大湖。如果水利局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流调节,让部分水流从渠道流过县城,途经绿道、龙湖公园、白洋河再回到二郎河下游入大湖,让城区的死水变成活水,彻底改变宿松面貌。此举不仅净化了城区水源,又美化了环境,更给县城增加了灵气。 创新作为方能促发展,城区涉水的环境治理,水利局还是要动动脑子了。宿松百姓论坛网友:你好!
您于2021年8月16日在宿松百姓论坛的留言,已转我局收悉。针对您反映的情况,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到实地进行察看并进行了认真研讨,现就您留言中提出的有关质疑回复如下:
1、关于“黄大口水库的水资源调配”问题。黄大口水库是一座小(1)型水库,库容为720万m3,水库的控制运用原则是根据批准的汛期控制运用方案,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蓄水兴利,汛期服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调度,汛末,根据天气形势及洪水规律及时蓄水,保证干旱时期灌区下游11个乡镇6.5万亩农田的灌溉供水,使水库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的灌溉效益。受水库库容所限,水库水资源只有汛期较充足,在保证防洪抗旱供水水源满足的前提下,局属单位钓鱼台水库灌区工程管理处每年积极响应县政府及县防指的号召,参与和配合开展县城区环境整治的各类行动,自今年3月起,专门为县城区域内渠道冲污输水多轮次,累计引进水量为1200万m3。
2、关于“钓鱼台干渠从钓鱼台、黄大口水库引水,常年流淌不枯”的问题。钓鱼台水库灌区干渠工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以来,已运行五十多年,受工程建设资金限制,干渠工程自建成后除部分工程已加固外,其他的配套工程已达不到现行体制下的灌区运行要求,干渠长期大流量输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汛期,各类工程设施需要频繁调度运用,导致灌区运行风险和成本大幅增大,另外,灌区管理单位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单位收入来源主要靠收缴灌区受益乡镇的农业灌溉水费,管理人员、工程运行经费难以自给,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营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流调节,让部分水流从渠道流过县城,......更给县城增加了灵气”的美好宿松景象,是每位居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水质污染,黑水治理”应从源头抓起,要多头治理,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才有效。针对网友您提到的“宿松县水利局从未着眼全县一盘棋的统筹考虑......”涉及我局管理问题,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以落实渠道全面加固处理及管理人员经费,使灌区在设施和人员上有切实的保障,从而使灌区的工作和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继续大力支持城区涉水环境治理工作。
宿松县水利局2021年8月18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