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人何时因何事迁徙陕西商洛
宿松人何时因何事迁徙陕西商洛? 先说历史背景。 我在《国武子死于齐》、《 闾丘不是闾邱》作文里,都讲到过姜太公七世孙,也就是高傒的爷爷。是齐文公的次子,称公子。封于高邑。而高傒的父亲,就是公子高。 这里有个故事插曲 齐僖公死后,子齐襄公接替,齐襄公对待下属不讲信用,齐僖公的侄子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史称齐前废公。齐襄公之子公子纠,公子小白,出逃。公子无知残暴,被齐襄公的大夫雍廪杀了。公子纠,公子小白都想抢先回来继承襄公王位,高傒、国懿仲拥立姜小白为齐桓公,所以周天子授予高傒、国懿仲为齐国上卿、天子二守。 齐桓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以功赐卢邑(今山东长清县),世为上卿,于是高傒成为高氏的始祖。 他的嫡系正宗传人,高止去了河北易县。高止的儿子高竖去了山西绵山。后人以地为氏,便有大户卢家。高家更多的支脉,以高邑为氏。成为秦后的高姓大户。 传到明清交替,大名鼎鼎的高杰。应该说一说。恐怕篇幅较长,这里只说个梗概。 李闯王部将高杰,与闯王妻子邢夫人有故事,怕败露,反戈一击,直至做了明朝总兵,镇压农民起义,因军功封副总兵、总兵。 崇祯皇帝自缢之后,那可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另一番景象。 走了闯王,来了大清。 无数明臣,发型一改,继续顶子朝服,跻身于大清朝堂,夸耀于前。 明朝遗老,高杰、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被封为兴平伯。 搞了个南明弘光帝。后,时间不长,反清复明大势已去,南明军照死里打他回去,弘光帝命其抵御清兵追剿。清军穷追不舍的是,明降清将许定国。高杰落难之时,遭前后夹击,不得不降清。 明清交替之际,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关内打马圈地,地块上旧民成了王爷的“包衣阿哈”——家奴。而在江南则是腥风血雨。 话说,兵部尚书史可发的部下李成栋降清, 5月,明朝礼部尚书史可法率军民于扬州阻挡清军南下,作战失败后,清军豫亲王多铎屠城十日,亡扬州八十万众。乙酉年五月,南京的南明弘光小朝廷覆灭。六月十五日颁诏书,削发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尔等毋得不遵法度。凡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 江南人犟脾气,认为“人之发肤皆属父母”,嘉定城不服,嘉定三屠,江阴城不服,开杀戒八十一日。 大清开疆扩土,百多年后,乾隆二十三年,嘉庆十九年,宿松人迁徙商洛,多是当初头难剃的江南人,还有高杰部下后世子孙。因不愿意迁陕而失去户籍流落外乡的人很多。曾经,山东打鱼船儿遍湖区,无户无籍靠渔生;如今上岸有安排,匹夫据此可撰文。 炮手老江 发表于 2024-1-9 08:52
曾经,山东打鱼船儿遍湖区,无户无籍靠渔生;如今上岸有安排,匹夫据此可撰文。
看来,你偷梁换柱地明知故问,恰恰说明你无言以对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