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谊堂的典故。
【辩说宿松县董家畈陇西郡正谊堂董氏,是蚩尤后人】 姓氏文化,传承文明,严肃行为规范,它对新时期道德教育有贡献。这里以陇西郡正谊堂董氏家训为例。孝廉以笃根本,友爱以敦手足。睦族以广孝友,恭敬以事长上。善教以成子弟,重丧祭以崇先。正嫡庶以定分,谨闺门以范礼。戒淫邪以惩恶,严赌博以立品。禁健讼以惩刁。 董氏(文股)家训,见宿松文人石兵的《宿松县姓氏》文股,始祖董文二、董文四、董文五。于洪武二年由江西南昌迁松,卜居长溪山冲。上古亩、董家畈、董家山等地,现已繁衍至25代秀字辈。才良妙世允,中廷应志一;三正仕再佑,甲定彦裕芳;嵩高钟毓秀,莘吉叶祯祥;忠厚传家本,继述乐繁昌。以上是老派。老同学董松春董松良老谱嵩字辈。董延寿家齐婶,董方友表叔是芳字辈。既然董家畈是正谊堂董氏,堂号得名于董仲舒传,必是董仲舒后人,董仲舒上十四代到晋太史董狐。
前文讲到宿松董姓之3、相传董姓以董草为图腾。草绳就是他们崇拜的准绳。说什么莘shen辛xin同音,最起码是不懂汉语拼音。夏禹之子启,夏启封支子于莘,辛居于莘国,商灭夏周灭商,辛有来自莘国有可能,后人姓董,也不是“乱董”。而是恢复董姓。 董姓以董草为图腾,岂能是莘姓抛弃了草呢?辛有家族,是西戎董姓,及蚩尤九黎之董氏。见《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夏,宋公伐郑。子鱼曰:“所谓祸在此矣。”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適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译成现代文】当初周平王把辛有下放到伊川。披头散发在野外祭祀先祖。说不足100年,这里不就是辛氏西戎的地方吗?东周第三代周庄王(公元前696年)的大夫辛伯,生二子,鲁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宋襄公的哥哥子鱼说,后患就在这里啊!秋天,晋文公果然把一个只有皇帝才享受六匹马车的西戎王,迁徙到伊川。《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这段话,前后印证,辛有是西戎蚩尤九黎的董姓部落后人。前文书讲到公元前635年,东周天下大乱,晋文公助周有功受赏,开始辛有的后人,进入晋朝为太史官,得封地于董,恢复董姓,于是有《左传·宣公二年》太史董狐公元前607年,直书赵盾弑君晋灵公夷皋。则董狐是西戎蚩尤九黎董姓。
【续接正谊堂的典故】
续【正谊堂的典故】
陇西郡正谊堂,正谊典故,见《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原文】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問仲舒曰:“粵王句踐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粤有三仁。桓公决疑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闻昔者魯君問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於我哉!”徒見问耳,且犹羞之,况诈以伐吳呼?繇yóu此言之,粵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以仲尼之門,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 【浅译】汉武帝把董仲舒派到他哥哥易王刘非的江都任相。易王说“粤王勾践有三个大夫,泄庸文种范蠡,出谋伐吴成功了。我看粤国泄庸、文种、范蠡是三个仁人”齐桓公有事问计于管仲,寡人有事问计于你董仲舒”。董仲舒说,我不一定回答得正确,但我听说鲁孝公之子展获封于柳下邑,谥号惠,人称柳下惠,能言善断,执掌刑狱,齐孝公进犯鲁,鲁僖公问柳下惠“我想讨伐齐国如何?”柳下惠说不可以。柳下惠回家后,面有忧虑之色,说:“我听说攻打别的国家不去问有仁德的人,国君想攻打别国为什么问到我呢?”柳下惠只不过被询问罢了,尚且还对此感到羞愧,更何况是设诡诈计策去攻打吴国呢?由此说来,越国根本就没有一位仁人。仁人,就是端正他的义,而不去谋取私利,阐明他的道,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功劳,所以在孔子的门徒里,即使是未成年的儿童也羞于谈论五霸,因为五霸,先推崇欺诈、武力,而后注重仁义。越王君臣不过是施行不正当的诈术,所以不值得孔子的门徒谈论。五霸比其他的诸侯贤明,可是和三王相比,就好像似玉的石头和美玉相比一样啊。易王说:“说得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