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墓地的歌声想到
清明时节,祭扫先人,心情沉沉。墓园人山人海,四处烟雾弥漫,人声噪杂。忽然,墓园一角传来了一阵悠扬的歌声,寻声望去,只见墓园的一片松柏旁围着地群人,一墓碑空地边上,许多扫墓者都在看一对男女歌手在唱歌。两位歌手打破传统习惯,走进了清明的墓园,在扫墓家属的盛邀下,男的弹奏吉他,唱起了嘹亮、悠扬的歌曲,女的在轻轻伴放乐曲,很有一方悠闲的浪漫。歌声响起,墓园的噪音倾刻之间变得静下来……大家议论纷纷,都说用歌声扫墓的方式很时尚。看到这一感人的场景,我不禁思绪万千。
【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墓园里面都是人,香烛元宝处处烟,墓园朦胧不见春。”这是这些年来人们在扫墓后突发的感想,有无名氏写此小诗,表达了一种企盼改变和改革旧式扫墓的心愿。这诗,竟然也在扫墓大军的人群中互相传阅。看来人们对现今的扫墓已经有点不习惯了,人们在责疑的同时,也有了一种迫切的需要,希望能改革一下扫墓的习俗,这也成为情理之中的事。
今天,人类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被扫墓的先人们,如果真有在天之灵,也许会提出改变这种沿传世纪的旧习。墓园的歌声一改往日的习俗,藏着的是一道鲜活的希冀,这是新时代的一种新风尚的展示,尽管不是尽同,但却给扫墓带来了一种时代的情趣。想到每次去祭祖慰先人,总是献花、供品、烧纸的老三步曲,事后便乘车返回家里,虽然在亲人的情感上得到某种抚慰,但留不住值得回味和加深记忆的东西。我想:如果先人有灵,他们真的也需要娱乐和音乐了,所以歌手进墓地唱歌实在开了一道创新的先河,是一道不可不欣赏的风景。
这些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呼唤:提升一年一度扫墓的品位。这是一件好事情,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一座墓园,如果只有松柏下的墓碑是不够的,如果长此以往,这无疑就是在看以前的灵堂牌位一样,显得单调。试想,如果不是清明节人挤人,谁平时会到去随便到墓园走走?所以,时代的发展也在催生墓园建设和文化的发展,绝对不能搞成一个风潇潇雨阴沉的地方,墓园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怎能建得千遍一律?
【二】
在国外一些国家,它们大多把墓园建成为艺术的让人能欣赏的人文公园,可以供社会人士欣赏参观。那些墓地中雕塑林立,所示先人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一处独特的艺术世界。因为艺术的存在,所以就没有一种亡灵在旁的恐惧感,没有一种阴沉的感觉,有的只是对艺术的欣赏和赞美,是一道诱人的风景。前几天,刚从国外回来的文友给我讲述了国外墓园和祭扫的故事,很有感触。
一是法国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他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墓地,占地面积118英亩,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在这里被葬的大多为法国做出贡献的名人,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人来扫墓,同时每年还会吸引数十万来访者和参观者。
如波兰著名音乐家“钢琴诗人”肖邦的墓就坐落在墓园的小坡上。当年肖邦为情感而来,39岁时因肺病在巴黎逝世。死后葬在这里,每年的逝世日,祭扫的人上以万计。墓碑虽然低矮,但上面有一个怀抱小提琴沉浸在忧伤中的少女雕像,寄托着人们对天才大师的惋惜和哀悼;《国际歌》歌词的作者欧仁•鲍狄埃的墓碑很特别,形状如一本打开的书。“书页”的左边刻着鲍狄埃的生卒年,右边是国际歌歌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一座艺术墓园,没有阴沉的恐惧感,有的是追寻音乐的人们和追逐嬉戏的天真孩子,他们排队向自己喜爱的人献花。
二是台湾邓丽君墓园。著名流行歌曲的歌手邓丽君纪念墓园位于金宝山墓园的“爱区”,五百余平方米的墓园绿树葱茏,幽静,园内的筠园每天24小时播放邓丽君的成名歌曲,除了国语外,还有粤、日、英文歌,如果前来凭吊,歌迷还可点歌。邓丽君甜美的歌声长悠园中,醉醒了幽雅的芳草地……
三是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公墓。这是一座美丽的有个性的艺术公墓,墓园内墓碑个性化艺术化十足,有用高低不一的立柱建成的墓碑,让人遐想不已;有用女神像塑的墓碑,似乎看到美丽的天使;有爱至深的少女墓碑,有音乐、体育、文学人的墓碑,有体现快乐的,悲壮的,感动的,祈祷的,金人像的墓碑……总之,走进墓园,当你凭吊献完花时,你只觉得是看到了千年难逢的艺术雕塑,看到了艺术和亲人、仿佛好友就在身边……
有文友在欣赏了这些墓园的艺术后激动地说:到这些地方去扫墓,其实就是走进艺术馆和音乐厅欣赏,人的生死也许是命运注定的,只有把死亡当作人生生活的一次平淡迁移,才会人性化地给他们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这是多么的好。
【三】
近年来,我国也有人开始提出艺术墓园的构想,并己有人在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似诗似画的艺术墓园,对后人永远是一种教育。这一处神秘的天地,注定会有人去探寻它的美丽。艺术的墓园是欣赏的墓园,人离开了世界,不只是纪念,更是一种追思过程中的欣赏。如果你想当画家,你可以去墓园写生;如果你想当诗人,你可以去墓园浮想联翩;如果你想当作家,你可提起抒写的笔走进墓园。不要因为一提到墓园就去想到鬼神的可怕场景……总之,有艺术特色的墓园是有人文色彩的,能供大家观赏的,以失却了或者没考虑到的,应当逐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从去年起,有些地方尝试开展网上扫墓的形式。网上扫墓虽说有争议,但还是得到不少人的认同,认为在距离相对遥远的地方,对每年不便或没有时间回家扫墓的亲人来说,使用一下网络也不失为是一件上好的事情,比起没有亲历场景的代理扫墓肯定是优越得多。看来倡导用不同形式的方法让墓园旺起来,洋为中用也不失为是件好事。只要能行得通,又受到人家的欢迎的事,倡导和赞赏一下又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的清明节前夕,看到电视台记者亮出景头为墓地的建设说话,这实在不失为是否种倡导。记者说的是一位船厂设计员志愿调往家乡墓园重视墓碑的雕塑设计,所设计的墓碑人物,根据其墓主人的要求,按不同逝者的工作和个性特点设计,把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松鹤、山岗、江河、山峦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特色的艺术墓园,,成为了一道闪亮的艺术风景而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给寂静的墓园增添了新的生机。
除了这种改变外,今年的扫墓又增添了不少新的花样和方法,既有家庭组合成的集体献花式的诗朗诵,又有了墓地歌手来尽兴,墓园里的歌手有男有女的,她们能用心唱好每一首歌曲,她们把歌声带进了墓地,这就是一种做人的大气和勇敢,且不谈他们得到的报酬有多少,这一举动可以惊动亡灵。试想,先人们在墓地躺了一年,让他们听听音乐也是人之常情,虽是小小一改,何乐而不为。
据文友介绍,某墓园有对老夫妻,生前是街道合唱队人员,喜欢唱歌,谁知道去年冬天时在一个雨天外出时,俩人一不小心在车站石板上滑了一跤,结果都中疯躺在医院一病不起,后来又突发脑溢血先后去世。追悼会上,子女为他们播放了他们爱唱的歌曲。下葬后,子女们一直希望能为他们能播放几首爱听的歌曲,但无奈条件有限和不放便,一直成为子女的一道心病。这次,适逢二位青年在墓园背着吉他和手提音响歌唱,在家属邀请下便踏上墓地唱歌,而且是真情实唱,没有假声。他们随身还带着的点歌节目单。每首歌根据长短不一付款,五至十元不等,价不贵,扫墓人家都能承受。有不少家人排起队来点歌,这些歌曲中有:《真的好想你》、《回家》、《小雨伞》、《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天堂》等,一曲曲浑厚轻柔的歌声从他们的口中唱出。不仅给肃穆悲凉的墓地点燃了轻松的一刻,而且还消除了祭扫者的精神疲劳和心理上的压抑感,起到了一定的舒缓的作用。
墓地歌手还可根据墓主需求,按逝者的不同身份随意点唱歌曲,既有音乐伴奏,也有清唱,也有播放轻音乐和独奏的,当然也可来一段他们并不拿手但是熟悉的歌曲。这种墓地歌手的出现,实在是一种墓园文化立园的新途径,不能说对墓区环境有什么不好,这与一束鲜花、几柱清香的文明祭扫方式如果能结合起来就非常合拍。
【四】
当今,喜欢唱歌表演的年轻人大多爱在剧场或广场露面,有的曾为自己没有用武之地而悲伤叹息,其实大可不必,人施展才华的地方不是一时一地,而是应该多方面的,高档的排场固然是好,但狭小的地方不一定不能施展才华。如果我们的媒体稍稍触及这块属于墓地神秘的地方,那么,这一人类归宿的生命遗留之处,亦能重放异彩的。
歌手和音乐人,请你们献出一份爱吧,把歌声和乐声带进墓地吧,每年的清明节或冬至前后,希望能有纯美的歌声飞来墓园,人们会感谢墓地歌手的,用你们清亮的歌喉,为扫墓人带来一种心灵的安抚,这不也是一种创建文明扫墓,展现自身价值的体现吗?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