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8|回复: 5

[随笔杂文] 在《平凡的世界》中,你读懂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凡的世界》为何感人?它究竟凭借何种力量打动千万读者,激励不平凡的人生?这部小说的五个关键词:向上、独立、自尊、真诚、逐梦,虽然无法涵盖《平凡的世界》所有的精神内涵,但他们确实代表了时代和人心的共鸣,有助于更深层地理解我们当下的生活与应有的价值观。
    关键词之一:向上
    一位研究生曾在纪念路遥的研讨会上讲叙,自己早年从乡下来到城里的重点高中,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讲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在周围都是城里孩子的校园里,当时产生了很强烈的自尊心受挫感。那时看到《平凡的世界》,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很多像他这般,怀着自尊,带着热情,但又沉默的乡下孩子。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在路遥的那个年代,城乡落差更多体现在经济上;而今天,城乡落差更多体现在文化上。“比如,一个城里人觉得,我虽然只是小白领,收入一般,但是我懂艺术,喜欢喝咖啡。”文化自卑,让今天的乡村青年进入城市后,依然感受到了失落。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基层人群向中产阶层流动,人们向上、向上、再向上流动。这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城乡有别的普遍现实,形成了“向上”这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之二:独立
    人到中年的上海白领许秋依然记忆深刻,曾经,对着空荡荡的家,一个人边吃米粉,边听广播里播放的《平凡的世界》-------这是她高中生涯每天重复的画面。
    许秋是那种“挂钥匙”的上海小孩,父母工作忙碌,每天中午自己回家吃饭,把爸妈前一天烧好的菜温一下,偶尔再加一点青菜,混成一碗米粉,边吃边听广播。
    按理说,她的人生经历与《平凡的世界》毫无相似之处。但是,当她第一次听到《平凡的世界》时,整个人被震住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似乎在她面前敞开。小说中,那些比她年长的青年,在人生岔道口的迷茫和奋斗,深受吸引了她。
    究竟是什么,让她这样一位城市少女产生了共鸣?许秋用了一个词:独立。
    “我在厨房一个人烧饭,书中的主人公独自在矿山奋斗。”许秋说,这让自己感到,一个人独自地面对生活,实在不算什么。因为这世界上还有比自己生活更艰苦的人。
    “这本书对我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最糟的,永远有比你境遇更差的人,他们在昂扬地生活着,自己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这让还没有踏入社会的高中生许秋,从此有了成熟的心态。
     尽管时代背景不同,然而书中的主人公,一个人独立地面对命运,面对世界。那种力量,对今天失去集体组织的集体归宿感的现代人,反而更有感召力。个体的坚韧,个体的苦难,更能打动现代人,打动年轻人。
    关键词之三:自尊
    自尊是文明的核心。比如公共汽车上让座。不是为了要别人心怀感谢,而是自己应该让座,这是自我人格修养的体现。
   《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每每为对方考虑,放弃了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这在今天的生活里,对活得十分自我、表面光鲜灿烂的现代人来说,特别有启发。路遥笔下的人物那种自尊人格的力量,是现代人极其缺少,却又内心极度渴望的东西,是一个精神价值的支撑点。
    纪录片《路遥》的制片人吴建荣曾说:《平凡的世界》不仅是一个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小说世界,路遥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活在我们中间,而且还打开了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人生格局就此改变:空阔、宽容、坚硬、柔软、写实。
    关键词之四:真诚
    《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的真诚、厚道,让人感动与感怀。
    在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有许多无奈,需要遵循一套公共通则。客气就是冷漠,寒暄并不走心。不悦、压抑、紧张感倍增。陌生人相处,每个人面对不同的人,都带上不同的面具。想表现真诚,反而增加了生存难度。
    真诚的稀缺,使读者面对主人公那样的德行和善良时,感到心灵被净化,激情强烈的喜欢和欣赏。对浮躁的社会来说,真诚太宝贵。“所以,路遥的书、书中焕发出来的那些基本价值,不会过时,它们对未来永远有意义。”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梁永安如此评价。
    关键词之五:逐梦
  《平凡的世界》提供了一种来自纯粹精神世界的力量,一种选择梦想的力量。《平凡的世界》今天的读者依然以普通的、乡镇的、三四线城市青年为主。他们一方面在基层干活,另一方面又怀有梦想,希望跨越平凡世界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沟沟壑壑。
    这批今天的新读者。新梦想者,是中国中产阶层的后备军。这批人的成长与梦想,与《平凡的世界》里描述的主人公的奋斗历程,有太多相似性。
    上海白领许秋说:20多年前,当她听说路遥逝世的消息,第一次为一个陌生人襟然泪下。路遥与许多人未曾谋面,但是他让无数读者立志要一个有意义、不一样的人生。
    尽管在专业评论家眼里,这部小说有种种的弱点,但是从大众得到的激励中,能看到一个中国社会在转型、变迁的阵痛里,如何走向明天的奋斗精神和向上的精神。
    有人说,它传达出的内涵,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自觉。这是超越文学范畴的流行,因为它直指当代人的内心,直指社会稀缺的那些共鸣。

(本文综合自网络)


发表于 2015-3-2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4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4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4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8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完了,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6-16 12:38 , Processed in 0.0198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