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87|回复: 6

[随笔杂文] 哭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8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哭    嫁

      哭、是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还发出声音。嫁、是女子到了结婚年龄,女方娘家嫁出,男方婆家娶入的一种形式。哭嫁自然就是女方在这种形式上,难舍难离的一种感情流露。哭、民间有发的意思,叫哭发,越哭越发之意,娘家、婆家有一个好兆头,所以过去女子出嫁一定要哭。而且这哭腔一定要有韵味,哭词一定要有内容。它既能表现女方心里素质又能显示家庭文化素养。哭嫁的原由有伤离别、念亲恩;换身份、忧前途;怨婚姻、骂媒人;不平等、怨命运。
      这哭嫁在宿松还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一个后娘与出嫁女斗嘴斗智的传说。
      话说古时宿松有这样一个家庭:出嫁女娘亲死得早,父亲给她讨了个后娘。后娘必经是后娘,无论出嫁女怎样小心谨慎,勤快麻利,后娘总看不顺眼她,不是骂就是打,并且还在父亲面前说她的坏话,好在出嫁女己到了待嫁年龄,再怎么着也有出头之日,所以始终都是忍着,免得因她的搅和惹得爹娘不和,家庭紧张。
      出嫁女这天出嫁,婆家花轿打到家门口,出嫁女由牵娘涌入花轿,这时后娘在众人面前借着舍不得女儿为由头就哭起嫁来,但哭里吐出来的言词却恶毒异常。
      后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儿啊儿!你上了轿,订上钉,头上搭的盖面巾,今日花轿门前过,明朝想也莫耐何。”
      后娘哭声情真感动人,哭词含糊胡乱人,别人听不出,唯女字分明——这是后娘骂她死了,只有棺材才订钉,只有死人才盖盖面巾,马上也在轿里哭了起来:“娘啊娘!我花轿嫁,红轿回,麒麟送子抱儿回,还不知家婆袋不袋(在不在)。”
      你看这一对母女演的多默契,以牙还牙多自如,别人看不出,内中更精彩。后由于此女聪明伶俐,心地善良,苦日熬过头,婆家有发迹就纷纷有女出嫁效仿其母女哭起嫁来,表难舍难分,言吉祥如意。此也可以说是“哭嫁”的来由。宿松就有这样一首童谣:“一粒谷,两头尖,爷娘(爹娘)留我过千年。千留万留留不住,婆家花轿大门边。娘哭三声牵上轿,爷哭三声锁轿门;哥哭三声抬轿走,嫂哭三声别人家人”为证。
      出嫁的哭嫁一般是男方向女家行辞家礼的当天晚上开始到离开娘家为止。当天晚上,娘或娘请来的婶婶或会哭嫁的女性教出嫁女哭嫁,邻里会有好多女孩子或马上要出嫁的姑娘都来学见识,她们并且能分亨得到辞家礼里的胭脂花粉,那是女孩子最想得到的。
      哭嫁的内容有:辞父母、辞哥嫂、辞姐妹、辞叔伯、辞陪客、辞媒人、辞梳头、辞上轿、辞祖宗、辞家什。这个辞有原来都属于她的,现出嫁了,要辞别,现不属于她的,因她马上要成为客边了——别人家的人。
      辞祖宗。出嫁女从闺房里出来首先是辞祖宗,这时就有人很快用男方办的香、纸、炮、烛准备好,出嫁女哭道:“祖啊宗!你养了我的人,可我数不得你家的艮(人)。好在哥嫂弟媳替我身,清明会上多感情!”(女、出嫁后,就不再是一家的亲戚,而是一屋的亲戚了,就是这个理——女、是清明会上的)
      辞家什。出嫁女口里哭,眼里看,心里想,那要见事生情,触景生情。看到碗就哭:“这个碗,里面圆圆外面花,哥哥、嫂嫂、弟妹做事有人夸!”看到饭就哭:“这碗饭,粒似粒,哥哥、弟弟会用笔。”看到圆子就哭:“这个圆子圆又圆,哥哥弟弟做官人撑权。”看到鱼就又哭道:“这碗鱼,有头又有尾,哥哥弟弟走江又走水。”看到碗里条子哭道:“这碗条子根似根,爹爹妈妈做事条路清又清。”
      辞亲人。辞亲人,母女间最精彩,也最纯真。母亲面前下一跪,那一跪是最有情真,那一跪是最有份量。牵娘代过女儿接过礼钱,因一般是腊月黄天女儿出嫁就哭道:“嗯妈啊娘!难舍难分哭断肠。俗话说的好:寒露霜降水推沙,鱼归长江客归家,只有我无用之女黄天腊月别人家去,人家脚脚是生路,眼眼是生人。你上前三步嫌我好大胆,你退后三步又嫌我好碍懒,那有每天陪我娘亲好自在~~~~~~”娘接着回哭道:“儿啊儿!要学乖,不象娘家可胡来。公姑孝敬妯娌顺,邻里随和得失轻,脚脚生路夫带熟,眼眼生人婆领亲,上前三步紧眨眼,退后三步缓开口,平时多做女儿红,闲时常习女儿经,今朝是人媳,廿年是人婆,人生就是这样过,一代更比一代和~~~~~~"
      哭嫁也是一种文化,只是现已失传淡化。挖掘搜集整理,显我博大中华。  (郑英豪)




发表于 2015-4-29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9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宿松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想当初我出嫁时一句都哭不来,只知道抹眼泪。今天学习了,备用以后女儿出嫁。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9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9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宿松很多传统的好的文化现在失传了!怀念那个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3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多整理出来,宏扬传统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6-26 21:16 , Processed in 0.2206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