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5|回复: 7

[随笔杂文] 善于合作就会成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8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前,有首歌这样唱道:“一双筷子哟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哟抱呀抱成团”,向人们表达了这样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是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善于合作才会赢。
      常识告诉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只有融入到群体中去才能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出价值。这就犹如一盘散沙,尽管它金黄发亮,也仍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建筑工人把它掺和在水泥中,就能成为建造高楼大厦的水泥板和水泥墩柱。单个人就犹如沙粒,只要愿意且善于与人合作,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变化,变成不可思议的有用之材。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在日益缩小的地球村里,合作对人们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人与人之间怎样合作,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呢?
      首先要做到相互尊重。人生九等,各有差异,惟有和谐相处,生活才会美好。和谐是人人向往的社会关系。要实现真正的人际和谐,并不意味着忍让和迁就,也不能一味靠权力征服、驯服,重要的是人人地位平等、彼此之间相互尊重。而尊重的前提是要承认——承认他人的存在与价值,承认他人与你有着同等的权利;是欣赏-——欣赏他们的长处和创造的业绩;是自尊——失去自我的人不是真正的对他人尊重,妄自尊大的人也不可能尊重他人。在尊重他人的故事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堪称楷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因反对白种人种族隔离政策入狱,被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上二十七年,受尽了残酷的虐待,白天从采石场砸石料,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海带。专门看守他的三个人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但是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时,在就职典礼上,他在介绍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宣告他最高兴的是那三名看守人员也在场,并邀请这三人起身介绍给大家。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这就是一位黑人总统的胸怀——连折磨过自己的人都尊重!
      其次要做到和平共处。现如今各单位各部门用人的基本准则是“能干事、会共事、不出事”。会共事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在高度重视群体效应的当今社会,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更不可孤芳自赏。与人相处,要以诚相见,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矛盾。关键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在团体中不争功诿过、不以势压人。人也许会由于观点、趣味不同,情感、个性差异而产生误会和纠纷,在这时,我们就要正确对待。不能惟我独尊、刚愎自用。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这就要求我们自己首先较好的修养和心理素质。如果对方牢骚发对了,指出了你的毛病,就应“闻过则喜”;假如对方讲过了头,你也要“无则加勉”,它至少可以当作一种参考或警示,让你更加清醒。毛泽东曾说“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因此,一个人最大的智慧,不是自己没智慧,而是能否善于吸取别人的智慧。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将相和”故事就是人际关系和平共处、共谋大业的有力佐证。
      再就是要宽容大度。同别人打交道、交朋友,就需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理解别人的痛苦和需要。要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真诚待人。还以南非总统曼德拉为例。2000年,南非有人将他的头像在电脑上变成了大猩猩,南非全国警察总监和公安部长闻之勃然大怒,全国人民也因之义愤填膺。消息传到曼德拉那里,他反而非常平静,对此事并不“十分在意”,他说:“我的尊严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后来在一所农村新建学校的落成典礼上,曼德拉不无幽默地对孩子们说:“看到们有这么好的学校,连大猩猩都十分高兴”。试想,如果曼德拉不是怀有一颗宽容豁达的心,如果他要追究那个在电脑上丑化他的国民,其后果将会怎样?历史上流传很久的发生在安徽桐城市“六尺巷”的故事更说明宽容能使人间更加和谐、美好。清朝宰相张英的家人为宅基地与邻里发生纠纷,于是修书一封要张英做主。张英回信道:“修来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里得知宰相这么豁达宽容,也主动让地三尺。于是就留下了闻名于世的“六尺巷”。如果说象掌握生死大权的总统、宰相都能容人之过,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由此可以看出:人生就是合作,合作才会双赢。 “千人同心,则有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什么难关不可以度过,就没有什么业绩不可以创造。人与人之间有了尊重、共处和宽容,再加上个人的努力,离成功也许就不远了。


发表于 2017-4-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将“合作”一词在此做了一个很好地诠释,值得学习和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3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贴杂说
我喜欢探讨人生的帖子,河西山下先生这一篇文讲的是人生与和谐共处,
先生以“人有三六九等”例举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成功后还照样尊重曾经虐待过他的人。说明尊重他人。我认为,这是成功以后的举动,不代表合作就能够成功的举动,可以舍去。
如果要引例,可以讲在遭受虐待时期,是怎样合作的,最终成功了。
先生本文说过“人有三六九等”。即不单有合作成功,也,必然有个人努力成功的,甚至于,在逆境中,个人努力成功的例子。
司马迁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文王姬昌,拘于朝哥,著周易;
孔圣人仲尼,厄于陈蔡;著春秋;
屈原,放逐沅、澧,作离骚;
左丘明失明了,靠口述给子孙,作国语;
孙伯灵士魏惠王,被庞涓残割髌骨逃到齐国,作孙膑兵法;
吕不韦,秦始皇不认生父,迁蜀作吕氏春秋;
战国韩国极弱,思想家韩非公子(国王韩桓惠的儿子),秦始皇读韩非《孤愤》,仰慕韩非,出现秦攻韩,韩非遣于秦,被李斯下了大牢。写下了《楚人养鸦》天下乌鸦一般黑,《自相矛盾》和大量的诗篇。
这些都是在逆境中独立主持下取得的成功,与合作才能成功反命题。
即成功不一定必须合作。
所以说河西山下先生,例举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成功后还照样尊重曾经虐待过他的人。这是成功以后的举动,不代表合作能够成功的举动,我认为,可以舍去。
河西山下先生,讲到共处,举例了河沙加入水泥参与混凝土建筑。
河西山下先生,讲到合作双赢,举例了毛主席关于明主集中制语录“总之,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
这是《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62年1月30日) 》
引用的比较好。应该说,算合作的方法之一。也适合讨论合作双赢。
我认为这些都是外界条件因素,即不可抗拒的因素决定的下的必然选择。
如果要进一步讨论合作双赢的终极目标——成功,就要考虑怎样造成和或怎样改变外界条件因素。
还拿上两例来讲。
一、混凝土中的沙子们均匀分别结合,
二、饥荒年代的浮夸帮们的思想改造。
改变混凝土中的沙子们均匀分别结合,就要用搅拌机,让砂石水灰调和均匀,不至于各族分离,要用振动棒合理震动,既不能过震动得石沉浆底,灰浮浆表,强度减弱,也不能欠震动,使构件内形成糠心空洞,结构松散,强度质量不达标。
饥荒年代的浮夸帮们的思想改造。
首先是要考察一下,1962年1月30日北京召开的《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再次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
再次强调明主集中制。
这就是【怎样造成和或怎样改变外界条件因素】。舍此,只说沙子们的用途,不说他们与相关的石子水泥的严密结合。
如果,我是说如果。只说浮夸风造成了四千万左右人口的非正常死亡,或者说句“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了事,是不够的。
必须设法子开个扩大会,在延期会议机会里。说“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
首先,今天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讲什么?怎样做,可以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呢?
是不是题目有点大了?
河西山下先生,欲言又止,文章草草结尾了?
比对河西山下先生以往之作不一样,
如《行善也需要弥补》、《云在青天水在瓶》等,条理清晰。
我知道,此文中多个不必要的,是成文后附加的琐碎。个见。

这个7118人的五级干部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
会议反省了【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生产上的瞎指挥风】
华东局要数安徽最严重的。我们的同志叫它五风。
1961年安徽人口比58年减少406.47万,1960年比58年户数减少27.1万户,饿、病、逃、荒、死,五风肆虐。【写至此,老夫想哭,几乎不想写下文】
七千人大会初期,全国被定为重灾省的有河南、山东、甘肃、青海四省,安徽没有包括在内。
在1月底中央准备结束会议时,一封来自安徽的匿名信【时任蚌埠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马骞】和另外的【明朗等人】几封来信,猛然搅动了看似平静的一池水面。几封信几乎传递着同一个信息:
省委压制民主,不让人讲话。就安徽来说,使人感到安徽省委汇报的死亡数字不真实,【实际非正常死亡六百多万呢!外带还隐瞒了责任田】不少人对曾希圣有意见,但没有人敢讲。他们是抱了很大的希望,想在中央的会议上把安徽的问题讲出来,看来没法子讲了,因此很失望。
1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讲话,批评有的省委书记不让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知情人心里明白,这些摸不得的“老虎”中,就包括曾希圣。
会议期间着重批评曾希圣领导的安徽省在三年自然灾害时,饿死人甚多,
同时批评曾希圣搞的责任制是“单干”,是复辟资本主义,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中央派人发动大家“揭发批判”。当时会议的气氛十分紧张,曾希圣连座位都没有,自己拉把椅子坐到会场边上。在会上,曾希圣做了深刻检查,但对其推广的责任制持保留态度。于是,会上有的人主张开除曾希圣的党籍;毛泽东没有表态。
最后中共中央决定,免去曾希圣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职务,调离安徽,任华东局第二书记。安徽省第一书记由李葆华继任。
1月30日,安徽省地、市、县委负责人,揭发了安徽省委,特别是曾希圣的错误。
它对家乡的影响是,缓解灾情的责任田发令人曾希圣,被调离安徽,撤销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等职。李葆华接任“积极谨慎”的办法对待责任田,责任田拖到1964年春种前结束。
曾希圣发现了自己先前批右倾,走上的极左路线。后来,曾希圣执行刘少奇的责任田,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缓解灾情。(叫单干风,叫复辟资本主义)
会议原本会议日程18天,到1月28日结束,与会代表,强烈反映压制民主,刘少奇又讲“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会议影响到大跃进的提出,这还得了,于是会议延期到2月7号,于是有河西山下先生引用的毛主席语录“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
直到1962年9月24日八届十中全会,还在批判的责任田单干风,
邓子恢、曾希圣在会上作检查。
而李葆华采取的是“积极谨慎”的办法对待责任田,安徽的责任田没有在1963年内改过来,责任田拖到1964年春种前才结束。
我们这些老不死的,都记着他的好。
怎么能不使人伤心呢?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才三年啊,中国非正常死亡四千万人左右呢!
一个八年抗战,日伪烧杀,制造无人区,中国不才死亡三千五百万吗?
和平环境三年安徽非正常死亡,竟然六百多万人,绝户二十七万一千多户,以致在高压取缔责任田时,李葆华不得已也拖延了两年多呢!难道这不是不可抗拒的条件因素吗?
小子们和上一代,可能经历过人口缓慢增长,经历过只死不生的负增长的年代吗?
或者有关部门,用当时人口粮票和回销粮供应,知道死亡名单。(从杂牌的网络和知名度不高的信息可能不实在),后生们,可以了解一下知名度高的,就会知道的。
历史学学者。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树基)。有著作《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安徽非正常死亡633.0万人,全国非正常死亡3245.8万人。见网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主任您好!您电话改号码了吗?联系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shipushui 发表于 2017-4-14 10:09
王主任您好!您电话改号码了吗?联系不上。

石先生好,我的号码15505060898宣传部有

点评

原来不是15178675998吗?  发表于 2017-4-25 14: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西山下 发表于 2017-4-25 13:23
石先生好,我的号码15505060898宣传部有

前几天从宣传部找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遥何日回家 发表于 2017-4-13 15:55
读贴杂说我喜欢探讨人生的帖子,河西山下先生这一篇文讲的是人生与和谐共处,先生以“人有三六九等”例举了 ...

先生确是博学,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了,能否给个姓名电话,也好面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11-25 12:25 , Processed in 0.0233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