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6|回复: 0

[随笔杂文] 大雪不见雪 只是天已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不觉地,今日已是二十四节气里的 “大雪” 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这个季节往往是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眼下,一轮红日高高挂,将温暖的阳光洒遍人间。民俗说:瑞雪兆丰年,无雪可遭殃,这说明雪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好处。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农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同时积雪待到来年春天融化,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份,有助于冬小麦返青;还可冻死泥土中的病毒与病虫。
      在我国,有关大雪的民俗众多,但在我的记忆深处,主要只有打雪仗、赏雪景和腌腊肉等记忆了。小时候,这个季节,如遇天降大雪,我们这些小伙伴便在冰天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雪人也不尽是 “人”,有猪、狗、牛、羊、狮子等形象,然后有人从家里拿出一些石粒儿、废算盘珠子儿作它们的眼睛,拿出一些碎花布片之类给它做头巾或衣物,为的是让这些 “雪人” 或雪狗、雪羊之类更具灵性。那时的乡下,没有电视、没有空调、没有网络,我们这些小伙伴冬季的 “课余生活” 大多数就交给这些晶莹剔透的雪粒儿了。
      有一句俗语说:“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是到了大雪纷飞的季节,我们到大街小巷随便走走,就会发现许多小区居民楼的屋檐上都挂满了腌肉、香肠、咸鱼等食品,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记得那时母亲腌肉都要用大子盐,加上八角、花椒等香料,放在铁锅里炒香,凉后把盐往肉上搓,搓好后放到坛子里,把剩下的盐撒到腌肉上,找块石头压好。大约一个星期后把肉拿出来,把血水去掉后继续腌。母亲说这样腌制出来的肉不仅颜色不会发黑,而且味道特别香。除了腌肉,那是大雪季节还有灌香肠、吃饴糖等习俗,只是随着岁月的更替、时序的变迁,这些习俗慢慢地淡出了我的记忆。
      儿时的这个季节虽然寒风嗖嗖、大雪纷飞,但有一些事儿是温暖人心的。我的一个小学同学曾经给我讲过一个他亲历的故事:
      30多年前的一个冬日,那天正是 “大雪” 节气,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傍晚时分,正在在乡下邮局前台值班的我同学正准备下班,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 “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雪。同学仔细一看,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大娘,她衣着单薄、脸色铁青,一边搓着双手,一边哈着气,轻声问:“拍电报是在这里吗?”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 “拍电报” 这个词不知所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电话还没普及,更遑论网络;不在一块生活的亲朋好友之间最常见的联系方式是写信,但这样很慢,往往要数天乃至数十天才能收到;遇上急事,人们最好的联系方式是拍电报。拍电报缴费论字数。所以老大娘接着问:“多少钱?” 同学答:“一毛五一个字。” 同学说,这位老大娘看起来很贫穷,衣着寒酸。如果不是有要紧事儿她是不会花钱拍电报的。同学试着询问老大娘为何要拍电报,老大娘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有联系。现在我们这边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为了给大娘省钱,同学给大娘设计好的字数很少,内容是 “天冷,多加衣”。简洁,意思完整。可大娘一听,感觉少了点啥,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同学笑了,说:“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您不说这四个字,你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多六毛钱呢!” 同学特意在 “六毛” 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老大娘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语气坚定地说:“不!我就是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 她一边说一边打开包了一层又一层的毛票子,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了我同学,忽然轻轻地握住同学的手说:“同志,我是真的好想我的儿子啊……”
      这个故事在我脑海里盘亘了很久,有时虽然行走在寒风中,但只要一想起人世间有这么崇高的、无私的爱,冷风也不那么刺骨,反而感觉春风扑面了。
  (王宇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11-29 05:18 , Processed in 0.0210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