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7|回复: 0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隘口乡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隘口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革命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近期来,组织部分人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走访知情者,撰写了发生在隘口乡境内的革命史料。现借清明祭祖、怀念先辈之际,刊登部分篇章(初稿),以祭奠英烈!
       大竹坪战斗
(陈霞明)
       1948年农历七月初一(8月5日)这是农村地中红薯藤蔓不足一抱长的时日,这个日子在上一辈人的脑海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深深地镌刻在他们记忆的河床上,这是大竹坪人民不可忘记的日子,也是整个丰声村人民不会忘记的日子,这是值得这片土地子民永远纪念的日子,也是值得西源山区人民骄傲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在大竹坪这贫瘠而偏远的小山村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有30多名解放军战士将生命献给了壮丽的事业,他们用鲜血侵染了这片土地。
       大竹坪,原属朱湾,土改后,属西源乡、丰声村。如今是隘口乡风和村的一个小组。西源山区是大别山余脉,崇山峻岭居多,大竹坪便是崇山环绕中的一个村小组,海拔900余米,状如口袋。该组西北南三面都是高山险岭,东边山凹处是人们出入西源、隘口、县城的主要通道。在三面高山的环抱中西方有一低矮的小山丘,形如犬伏于地。山丘前有一较为宽阔的平坦,人们称此为大竹坪。解放前,有风水先生称此处为 “卧犬戏月” 之地,人们过着平凡而朴素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村民生活。
       横亘在大竹坪南面的大山叫大埂,自东向西逐步升高,延绵到蒋家山屋后与七祖山遥遥相望。西北大山与大队林场相接。大竹组有三条通道与外界相连。东边小路东行可到毛家坦、周家冲,小路南行可到黄岩、叫岭,今年东边水泥大路修成可直达县城。北边羊肠小径直下可到滴水岩(崖)大明府、朱湾。西边小路实为大埂山与西北大山相夹而成的大山沟,穿山沟、翻山岭、下山路,可到蒋家山、叶家山、直到陈汉各地若是翻山向北,则可抵达太湖县境。
       1948年,宿松处在解放前夜,国民党反动派异常嚣张,穷凶极恶,各种伎俩层出不穷,真可谓到了狗急跳墙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了把解放区干部、武装挤出去、剿灭掉,配合军事清剿,恢复陈汉山区的保甲制度,全面推行  “五户连坐” 制建立起由猎户队员、保甲长、自首分子三位一体的情报系统,规定“先报有功后报有罪”,斗争形势异常复杂严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革命者的头颅的杀不完的,正义的事业永远不会向恶势力低弯腰的,胜利永远是属于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
       1948年7月下旬,在黄宿、蕲宿、太宿边区坚持独立游击活动的一个多月的县、区干部和武装部队,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便转移到英山、太湖交界的陶家河,找到了皖西一地委。皖西一地委领导听了宿松的情况汇报后,留下部分干部编入地委干部队,由左达率一支150多人的精干队伍回宿松山区坚持斗争。
       左达率队利用大别山复杂的地理环境,利用崇山峻岭为依托,利用声东击西、居无定所的方法,利用黑夜作掩护与顽敌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8月,这支英雄的队伍经蕲春张家塝,柳坪邱家山、朱湾大明府,于5日上午如同天兵一般到了大竹坪。
       也许是左达县长以为队伍暂时甩掉了敌人进入了相对安全的地方吧,也许是考虑到战士们奔波得太疲乏的缘故吧、于是决定在此安排岗哨,驻地休息,补充食物。因此吩咐武工队长薛金成带领部分战士到附近村庄富裕一点的人家买些粮食充饥(据我大叔陈新保说,我爷爷陈少甫奉献了两担稻米,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其余士兵就地休整。主要干部便在北山脚下村民周庚友家召开会议,明确行动方向、午饭后,经叫岭进军七祖山。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隔墙有耳。左达部队行踪,被敌情报员蒋良士察觉,密报敌第25师。于是敌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蒋良士作向导,经蒋家山从大埂上自西向东朝大竹坪袭来,一路去西北黑石寨埋伏,绝断解放军退路,企图一举歼灭左达部队。
       午饭过后,左达命令集合部队出发,武工队长薛金成应命而行,集合队伍。不料大埂上的来敌居高临下,疯狂扫射,薛队长倒下了,数名战友牺牲了,在这万分危急之际,独立营教导员郭清泰挺身而出,当机立断,沉着指挥战斗,一边还击,一边掩护部队向北山撤退,以便占据有利地势进行强有力的反攻。当退到周月钧屋背后芋头地洼时,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为了掩护主力撤退转移,四五十多名战士在教导员的指挥下,承担起了阻击敌人的任务,他们把仇恨的子弹向敌人猛烈地扫射过去。有人边扫边大喊 “反动派们来吧,来的越多死的越多。” “叫你们有来无回” 枪声、喊杀声、爆炸声震动山谷。经过一下午的激战,左达等得以翻过葫芦埂,实现了向太湖方向的转移。直到天黑,敌兵25师一个营和猎户队,才撤出阵地。此时,大竹山野才又恢复了不同寻常的宁静。
       这次战斗,左达部队牺牲了30余人,被掳10多人。。第二天在太湖黄家大山汇合时,只有80余人,有20余名战士生死不明。事后,在叫岭陈地坤等十人的帮助下,大竹人对长眠在这热土地上的英雄们进了掩埋。他们满含着热泪,寄托着沉痛的哀思,把那些姿态各异的牺牲的战士们放入了大地母亲的怀中、其中芋头地洼掩埋的烈士最多。宿松县烈士陵园竣工后,一些烈士的尸骨被迁葬在纪念碑的左侧。小圩烈士陵园建成时,在西源乡党委书记杨万贵的带领下,又迁葬了一些烈士的尸骸安息于小圩大地。
       五六十年代,大竹 人在芋头地洼种植庄稼的,经常挖出子弹壳,有时也能挖出爆炸后的手榴弹弹体。可见这场战斗的火力之猛。
       就此文走访了大竹组陈长安,黄岩组的陈新保和今年90高龄的陈旺德等同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9-25 02:44 , Processed in 0.0190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