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喜庆,多数人家都有在门两侧贴对联的。门楹上还贴有楹联。 书写按照习惯,楹联字句若从左到右,导读上联在左。楹联字句若从右到左,导读上联在右。 上联末了一个字是仄声。 下联末了一个字是平声。 如果你不按照楹联导读方向,给上联下联贴反了。你的想当然,你的自我感觉,美滋滋的,一点也不脸红。会不会遭别人腹诽,我不知道。但,我没有那份雅致去腹诽你。 我不会说你贴错了。照样按照你楹联的导读先后顺序。——末了的那个仄声字。谁叫你错了,成了下联呢? 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会以声节之,把末句尾仄声字读出平声来。 如,仄字读作“zè”是正宗,落在下联的末尾,只得读作“zē”或者读作“zé”了。 这种改变声调的做法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可能会导致意义的变化或误解,因为汉字的声调是其意义的一部分。在诗词、对联等文学形式中,声调的改变还可能影响到作品的韵律和格律。 贴反了的对联,有臭味相投的在支持。懒得发声。 汉代人郑玄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 读一篇他人发表的垃圾文章,忍俊不禁,会惹得我发声的。我得空讽之,得空也诵之。讽诵既被删除。他人发表的垃圾文章。姑息养奸还留在论坛,就不一定像读对联那样简单了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