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水又称雷池,自湖北黄梅县经宿松至望江雷港入江的整个水系。探讨雷池,一是事实,二是证据,三看文献。宿松,鱼米之乡,境内的大湖就是雷池。雷池经过千百年的萎缩,演变成今天——黄梅、宿松、望江三县连在一起和不连在一起的湖泊,大部分水域为宿松境内,也就是现存雷池遗址主体部分是宿松。 《辞海》: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宿松至望江县东南,积而成池,称为雷池。自此以下,东流入江,故雷水又有雷池之称。雷水=雷池,黄梅、宿松、望江三县低洼之处——龙感湖、黄大湖、泊湖等连成一片的大湖。 在中国地图出版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确标注宿松的龙湖、大官湖、以及黄梅的鱤湖为雷池。可以说《中国历史地图集》是集中了中国当代和近代最为有名的专家,他们的治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各地地名的认知,以及对湖泊的变迁,其权威性毋庸置疑。
请看三县连在一起的湖,参阅《中国历史地图集》。
327年,东晋历阳内史苏峻叛乱,进攻建康,当时驻军寻阳的江州刺史温峤整军平叛,丞相庾亮却做出非常举动,不准温峤行动,并说出自己最大的忧虑是西边的荆州刺史陶侃,书信上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寻阳,古县名,现黄梅、武穴一带,县治在今黄梅西南,即今龙感湖西岸。以庾亮的精明,不会说出离此垂直距离有两百多里的地方,只会说离驻军就近的大雷池。这一点还有其他依据,苏峻叛乱时为十一月,当时长江是枯水季节,如果温峤带兵救建康,必从水路顺流而下,就像大海,必有一个港湾停泊船只,雷池正是充当港湾的角色,可以肯定停泊了船只。 关于雷池,权威的《水经注》没有记载,只有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流入望江县界,东南积而为池。”这是最早的记载。北宋乐史编纂的《太平寰宇记》:“大雷水至望江积而为池,谓之雷池。”。这些文献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字:“积”。积——聚集,积水之地——水聚集的地方。宿松东南和望江紧邻,本是该县最低洼处,与望江低处连成一片,对于这些记载,我们能得到这样解释——大雷水从宿松到望江,在低洼处积而为池,谓之雷池。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想,在古代没有明确的县界记录的情况下,宿松、黄梅、望江低洼之处,含现在洲区,都为无人居住的水域,长江古代没有大堤,只要是大雨时节,江南的鄱阳湖、江北的大雷池水天一色。可以这样推断,三县的大湖,或者是古代文献记述之地。 《登大雷岸与妹书》。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西南望庐山;南薄燕阺,北极雷淀,削长埤短,可数百里。——南面是重重叠叠的山峦,东为一望无际的平原,北面是沼泽和河流,西面是曲曲折折的长江水,西南为庐山——雷池四址。南面迫近于燕,北面穷极于雷淀,削长补短,水流可至数百里,从这里可以看到雷池的大,雷池的波澜壮阔。这些描述,现在还有些许遗留,我曾亲历1983年的大水,乘船在湖中央,真的能找到鲍照几近相同的经历和感受。 县名侨置。宿松是雷池事件的见证者或者说是亲历者,公元337年,宿松的松滋县名侨置湖北松滋市。宿松古县城离湖区极近,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五公里,古代的湖包括现在五里乡六圩村。古雷池是东晋的军事要塞,可以说是经过战争的反反复复争夺,宿松的原住居民不是被杀死就是外逃,县名被当时一些舍不得故土的宿松原居民带走。东晋战争最为频繁的地区——宿松,附近有军事要塞,在冷兵器年代,作战最节省士兵体力的是船只,在长江流域打仗除了军士的武器以外,用得最多的是船只了,三县湖区无疑是屯兵的最佳选择,战时屯兵,闲时屯田。 两湖衍变。春秋至西汉时期,龙感湖与今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连为一体,称彭蠡泽。东汉时期,江北的大湖与鄱阳湖分离,南称鄱阳湖,北面——从东汉到东晋327年的两三百年间,宿松、黄梅、望江这个大片水域肯定在百姓口中有个名字,只是从东晋丞相庾亮书信中叫出了雷池,大湖至少部分地区叫雷池,但决不是望江人理解的区区一百平方公里,或者只在望江一县,其实望江只是个小县。 《三国志.吴志》记载孟宗为“雷池监”,“滨水之民,业渔以为生,国家设职吏以课之”。 “雷池监”是朝廷收税和管理渔政的命官,当时的雷池渔业收入对吴国很重要。到底这个官管多大的水域,从文献上来看,西汉一个官员管理近八千人,东汉不低于六七千人,在三国那个乱世,宿松和望江一会属魏一会属吴的记载来看,应该是战争的前沿,常住人口必然很少,渔民有江北、也含有江南的,这个雷池监管理的区域肯定很大。如果只在望江收税,可以不收宿松、黄梅税吗,在这个连在一起的水域,在三国,肯定不会再设一个一样的官职。以孟宗为官的经历来看,先朱据军吏——雷池监——吴令——最后大司空(至少为现在部级以上的高官),以这些经历来看,朝廷可定看重了孟宗的能力,相信他能够管好大雷池水域的渔业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