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关注本论坛很长时间了,但是文思有限,在这个平台上发帖倒是很少,但是这两天看到的关于上海复旦大学黄洋同学惨遭投毒案件,深感痛心,一时难以抒怀,就借助家乡论坛这个平台,唠叨几句!下面先来介绍一下案件:
黄洋是该校2010级医科硕士研究生,今年刚刚考上了博士。据媒体报道,黄洋1985年出生,四川自贡荣县人,是家里的独子,黄洋的父亲是四川荣县盐厂的一名下岗职工,母亲也是当地供销社的下岗职工,家庭经济非常困难。黄洋的母亲因为肝病做过大型手术,黄洋也一直用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费用为母亲治病。在黄洋整个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所有费用全部是自己挣的,从没有用过家里面的钱。
在将近一个月前,黄洋参加了初试并顺利通过。
顺利几乎来得没有任何意外。黄洋的专业成绩不仅受到同学认可,导师更对黄洋赞誉有加。但一杯清澈透明的饮用水,改变了黄洋整个生命轨迹。
数月以来,被师友均笃定认为将稳进博士研修的黄洋,尚需为完成一篇漂亮的硕士毕业论文而继续努力。4月1日,按照黄洋的日程表,他会前往学校图书馆,为他的论文润色。
“时间不够,”勤奋的黄洋此前对身边同学说,“我的研究实验还没做完,论文也没写完。”
那个中毒的早晨
那是个阴霾的清晨。黄洋起床,打开寝室的饮水机,喝了一小杯水。黄洋立即觉得味怪,便将饮水迅速吐出,但剩余的部分有毒水,已径直被咽了下去。
毒物并没有立刻发挥作用。直到黄洋来到图书馆,最开始的呕吐方才出现。中午,黄洋独自步行前往距离学校仅一街之隔的中山医院就诊。当日,他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医生为他开出了抗感染及解痉的处方。
黄洋的同校学弟莫慈(化名)在当天中午接到了黄的电话。“他说感觉不舒服,要打针,希望我过去看他。”莫慈回忆。
大约下午两点,莫慈赶到点滴室。彼时,黄洋正在接受头孢滴注,手呈惨白色。在有暖气的注射室里,黄洋持续向莫慈抱怨身体很冷,因为体感难受,黄洋一度还像个负气的小孩子,对莫慈说,不想再打针了,要回学校。
迅速爬升的体温摧毁了黄洋坚持回校的念头。下午4点,黄洋的体温攀升至39.3度,坚持不愿打退烧针、吃退烧药的他终于松口,对医生表示愿意接受打退烧针。
对于突如其来的病痛,黄洋在当日就已对莫慈说,他怀疑清晨喝下的那杯怪味的水,可能就是突发急病的原因。莫慈说,在当日黄洋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时,医生即已由黄洋的主诉推测,寝室饮水机内的桶装水可能因置放日久,细菌滋生而引发食物中毒。
当日,N-二甲基亚硝胺远未进入任何人的视线。黄洋、莫慈和医生均推断,导致黄出现病症的原因是饮用水内可能滋生的细菌。在众多被考虑的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当时嫌疑较大。
这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由其引发的感染会导致患者剧烈呕吐。
但看似对症下药的处方并没有缓解病情。黄洋的病历显示,在4月1日完成所有注射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
第二天早晨,黄洋仍呕吐、发热,并感到腹部隐痛。当日,黄洋第一次接受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这两大项内的数个重要指标均不在正常值内。黄洋开始接受保肝及输血治疗。
病情随后急剧恶化。3日,黄洋的血小板开始减少,被送入住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7日,鼻孔出血;8日,陷入昏迷。在此期间,治疗团队不断尝试确定引发黄洋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毒素来源,直至9日,黄洋的一位师兄收到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提请注意一种化学药物,经过院方及师生努力,最后发现引发黄洋中毒的是N-二甲基亚硝胺。
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方明对媒体说,学校和中山医院曾组织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试图寻找黄洋的病因,但一直未能完全确诊,最后想到提请警方介入调查。
11日,在饮水机弯管的残余饮用水中,警方确认找到了少量N-二甲基亚硝胺,黄洋的室友进入警方排查视线。
一个“有点悲观倾向”的人
15日晚间,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4月12日,警方基本认定同寝室的林沐(化名)存在下毒嫌疑。
黄洋的寝室位于医学院20号寝室楼背阴的四层。寝室本可供四名学生入住,但在2010年黄洋开始就读研究生后,这个寝室一直仅住有三名学生。由于一位上海籍的学生经常回家,寝室实际上仅有黄洋及林沐日常居住。
林沐正是目前被警方认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黄洋室友。2010年,这位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的潮汕小伙,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部。
由于医学科室甚多,在医学院研究生部,寝室室友各自拥有不同研究方向的情况极为正常。黄洋在研究生阶段的方向是耳鼻喉科,而林沐则主攻超声科。
在科研方面,林沐的成绩并不逊于黄洋。2011年9月,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青年论文论坛上,林沐的一篇文献被评为优秀论文。第二年,在新一次的会议上,林沐又作为嘉宾在青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两段青春的悲剧交集?
《东方早报》引述林沐高中同学小吴的话称,林在中学时期“性格比较安静,不过待人真诚,挺聪明,是一个和善的人”,但有时候“脾气确实有点古怪”。
林沐的近照显示,他有着高颧骨、剑形浓眉、戴眼镜的青年形象。然而即便是去旅游,林沐出现在照片里的表情,大多数仍显严肃。
“那些良心被狗吃了一大半,不分轻重乱开检查,乱开药的医生,通通他妈的不得好死!”这是一条由林沐发布于2009年6月的QQ签名,目前仍被记录在他的QQ空间里。彼时,林正在中山大学本科就读。
在医学专门论坛丁香园,林沐针对如何防止医院暴力的帖子回复:“对待迷茫的患者的疑问要耐心,再忙也得平静下来解释。对于专门找事的就不能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
林沐对自己的情绪状况也曾有过不满。“周围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我的状况却像天气,反复无常——像个神经病。”在复旦读研的第二个学期末,林沐发表日志,这么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喜言辞,不善言辞……我想,我是个有点悲观倾向的人。这种悲观倾向会在不恰当的时刻提醒我事情的不确定性,让我动摇、害怕、继而放弃。”
即便在这篇日志里,林沐把自己称为“怪人”,他仍寄语说,“要成为一个简单的人,要乐观,要自信”。
一次悲剧的交集?
在莫慈看来,黄洋、林沐等三人组成的寝室关系看起来“挺好的”。
外人已无法从黄、林口中听到他们对彼此的评价。不过在去年底,林沐在微博上曾经透露他对黄洋的称呼是——“黄屌丝”。
“上海的冬夜,开着电脑,在小台灯的光照下,看着各种图文,听着电脑的沙沙声,还有黄屌丝的呼噜声。”林沐说。
外人也已很难确认,“黄屌丝”究竟是寝室好友间的一个玩笑,抑或是暗藏玄机的一种嘲讽。
黄洋的家境确实不好。他曾在演讲中提到,其来自四川一个普通的小县城,父母在上高中那年就双双下岗,母亲还体弱多病,光医疗费用已经让家里欠下了一大笔钱。
不过刻苦的黄洋在本硕阶段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由于家境的原因,黄洋对于继续攻读博士的选择曾有过两次反复。2012年,黄洋的成绩实际上足以让他获得直升博士的资格,但他却选择放弃。
莫慈回忆,黄洋当时并未想过考博,对他来说,医生这份工作责任重大,他觉得自己承担不起,他想要去公司。
“作为复旦大学枫林校区赛扶团队的前任领队,黄洋的领导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莫慈说,“无奈黄洋因事耽搁而错过了公司的招聘季,最后在2012年底才决定考博。”
莫慈强调,黄洋和林沐的专业和就读的医院都不一样,因此他们在获取博士就读资格的问题上,根本不会有利益冲突。
官方尚未披露林沐涉嫌毒害黄洋的原因。本报记者则从一位接受过警方调查笔录的黄洋同学处获悉,林沐已对警方供述了毒害黄洋的动机,但警方对动机的核实尚在进行中。
更多的人则在网上呼吁,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要“重证据,轻口供”,不轻易给嫌疑人下判断,并由律师及时介入。
莫慈说,黄洋直到去世前,都不知道他的病是因为被下毒。治疗期间,他还曾请超声波专业的林沐为他做B超检查。
黄洋曾对康复很乐观。大约在4月3日,黄洋打电话给复旦“圆梦墨脱”志愿者项目的负责人小高,说自己食物中毒,等痊愈后还会参与到志愿者的工作中去。
2010年,黄洋曾作为志愿者远赴西藏墨脱支教。而今年暑假,黄洋本计划带队再度前往墨脱,而前期的准备工作,黄洋一直亲力亲为。
林沐在黄洋发病期间,也显得并不慌张。黄洋入院治疗后,莫慈和同学在探视返回途中偶遇林沐。据莫慈回忆,当时林还与同学一起讨论黄的病情。
4月3日,黄洋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当晚,林沐则观看了同学推荐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影片讲述一个台湾青年因情侣猝死而走向犯罪道路。
8日,黄洋病重陷入昏迷。而林沐则在当天凌晨发布了被警方带走前的最后一条微博:“有时候挺痛恨这个行业的,名义上叫做医生,但是面对病人,尤其面对那些急切想从这里解决困惑的病人,帮忙总不能帮到底,好比带一个问路者走了一段路,然后跟他说,你找别人帮忙吧。”
这是林沐在社交网络上第一次对医生这个职业表达负面情绪。四年前,他曾在《内科学》扉页写下这么一句话:“我热爱医学,立志献身医学事业,为祖国医学发展与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就在将要踏进复旦校园前夕的暑假里,林沐在QQ空间写下:“要有一种执着:骂粗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唯有武力”。他的朋友打着哈哈开玩笑评论说,“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但能解决你。”
“我知道还有一条: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林沐回复到。
[投毒动机]
师生均否认“直博竞争说”
昨日,犯罪嫌疑人林某的作案动机出现了多个版本的猜测,记者通过多途径试图进行核实。目前,案件还在调查之中,警方尚未透露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
●版本一:直博竞争说
一种猜测是两人在直升博士生竞争时发生了矛盾,而最终黄洋胜出,林某怀恨在心。
不过医学院老师否认了这种说法——黄洋是来自四川的贫困生,平时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不错。但是他和林某并不在一家医院,也不是同一个专业,因此即便都在考博,也不可能因为名额竞争而产生瓜葛。
黄洋的同学也证实,投毒者与被害者两人成绩都很好,他们在两家医院不同科室研究不同方向,不存在竞争。复旦大学方面有关负责人也否认他们存在考博竞争的传言。
●版本二:为情杀人说
昨日,有人在网络上称,黄洋和林某曾一起追求过一个女生,最终这个女生选择了黄洋,这让林某难以接受,所以对黄洋进行报复。
针对这个问题,黄洋的父亲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据他所知黄洋并没有女友,在同学中人际关系很好,应该不会因此惹来杀身之祸。复旦大学方面也否认两人因争夺女朋友而产生矛盾的说法。
●版本三:误杀说
网上流传的另一说法为林某下毒目标本为同寝室的另一位同学,他们所住的宿舍共有三人,不想被黄洋误食。
对此,记者从多种渠道获悉,林某、黄洋所住的寝室确实是三人间,还有一名上海籍的研究生,但其平日里不常居住在寝室,因此在饮水机内投毒,让另一名同学喝的可能性不大。复旦大学也否认了这种说法。
浅谈鄙见:
如今斯人已去,逝者已矣,先不说一个国家培养一名这样的优秀人才,付出了多大的成本,就单说他这样的失独家庭,随着父母渐老,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如此一个优秀且从来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就这样说没就没了,任谁都是无法接受的,至今黄父还痛心的说孩子就是临死前也没跟自己说上一句话,真是痛煞父母心哪!再说说嫌疑人林同学,无可否认也同样是一名高材生,同样有着爱国上进之心,我们在同情悲悯黄洋同学的同时,更应理智,本着尊重事实的准则,不能冤枉了同样是人才的林同学,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寄希望司法机关不冤枉每一个好人,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不要冤枉了好人造成另一个家庭的悲剧发生!
同时,我本人作为一名九零后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也同样经历过应试教育的的摧残,我们或许不该以偏概全,但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要多注意到事情的本质,不管凶手是谁,可以确定黄同学之死系他人投毒,再联系十多年前清华校园里的“朱令事件”、马加爵案件等等这些都折射出了当代高等校园里存在着安全隐患,更值得注意的是高等学府里的天之骄子们,你们是无数家庭的骄傲,更是国家的栋梁,切不可只做高智商低情商的跛子,尤其是像我们八、九十年代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当然也不尽然都是独生子女),可能来自家庭太多的溺爱,人格跟性格方面有些缺陷,很多孩子都多少有些孤僻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遇事不理智心浮气躁,所以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这一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首先作为家庭,即便孩子再少,也不能过于溺爱,故人早就有言“慈母多败儿”,希望每个家庭为社会培养的都是茁壮的白杨,而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其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从小学乃至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注重孩子成绩的同时,更要多注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的健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心理的疏导,如果一个天才得到的是正确的引导,那么他能成为造福人民的伟人,但同样如果他的天分发挥到了相反的方向,那么他也可能会成为人类的恶魔;第三是作为主体的国家和社会在大的政策方向,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是不是真的要多往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向倾斜呢?最后是作为个体的孩子们,要更多的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多承担一份自己身上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你们有想过你们作完恶,你毁了被害人那个家庭,同时你们必须为自己的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后你们有想过自己父母亲人吗?你撒手而去,一了百了,但是他们活着的无依无靠的下半辈子里,垂垂老矣,还得替你背负一世骂名!
最后,借此平台愿黄洋同学放下人世的罪恶,笑往天宫,黄家人节哀顺变!也借此平台祭奠那些血洒校园的冤魂,愿你们早登极乐,天堂里不再有仇恨和血腥,只有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