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当你不慎将钱物遗失之后,你会怎样?当你无意拾到钱物之后,你又会怎样?这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变化又会演绎出一段怎样的故事?且看——
当钱物遗失之后······
一 纳闷, 这钱包咋就不见了?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
今年5月6日,宿松二中刘志强老师拿着刚刚到手的工资,带着钱包,内有身份证、驾驶证和各种银行卡,习惯性地前往县内各种缴费点缴纳各种生活必需费用,并顺便添置和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上午8:30分左右,刘老师第一站赶到了电信局交纳电话费用。尓后,赶去供电缴费大厅,交纳电费。他在大街上一家洁具店买了一些洁具,随后去了县内黎河公园旁供水缴费大厅,办理水费交纳。此时,是上午10点左右。
因为,大厅里还有为数不少等着交纳水费的人。刘老师只好在大厅里面找了一个座椅坐了一会,作耐心的等待。等到刘老师交纳时,这大厅里的人也走得差不多了。
就在刘老师要掏钱付款时,突然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包不见了。面对如此窘境,刘老师一时颇有些慌了神,也傻了眼。这钱包哪去了?难道会不翼而飞?
钱包当然不会飞。肯定的是自己不小心掉了,或者是被人偷去了。刘老师是快60岁的人了,记忆力不是很好。他怎么也想不起来,这钱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极有可能被掉、被偷。如果掉了,遇有好心人捡到,那还有一线希望。如果是被偷了,那就该自己倒霉。
刘老师来不及多想,走出了供水缴费大厅。他将来时的路重走了一遍,并一一询问,在作努力回忆,回忆那些极有可能出错的地方和细节。刘老师是一名老师,自认为还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可这一刻,他全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这钱包哪去了?
二 纠结,这钱包哪去了?
找了一圈也没找到,闷闷不乐的刘老师又返回了供水缴费大厅。这时的大厅里已经没有了一个顾客。怎么办?站在大厅里的刘老师怅然若失,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刘老师想到了他的一位学生,就在这水厂上班。于是,他了打一个电话,叫学生过来,想请学生帮助他查找一下缴费大厅内的监控录像。学生听说老师遇到了这事,倒是如约而至。可打开电视监控录像资料,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可疑情况。这让刘老师很是失望,想要通过自己找回这钱包,看来这希望很是渺茫,几乎是没有了可能。
刘老师带着一脸的郁闷和沮丧回到了家里。可刘老师的心里始终是一种纠结,难以平静。他知道,他钱包里的钱虽然不是很多,只有1000多元的现金,价值在15000多元。特别是身份证、信用卡之类,这些证件要掛失、补办起来实在是太麻烦,费时费力,刘老师想都不敢去想。
怎么办?这东西还能失而复得吗?只能是往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努力了,一切听天由命。刘老师在坐立不安中想到要到派出所去一下,于是,他起身前往县城辖区内孚玉派出所,一来报个案,二来也好对自己的证件作个掛失。刘老师也知道,这丟失的钱物因为不是很多,派出所一般是不会立案帮你找回的。他这么做无非就是想宽宽自己的心,权当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他的这些举动是无异于大海捞针。
三 意外,这钱包出现了!
当刘老师赶到宿松孚玉派出所时,已经是中午快接近12点了,正是下班时间。刘老师在派出所转了一圈,也没见到个熟人,正下楼准备离开,下午再来。就在这当口,见门外有两个年轻的警察回来了,他走上前去,想把自己遇到的事情说一说。
说者无心,听者有已。两名警察听了刘老师的叙说,叫他把事情的经过再重复一遍。问他钱包里到底有多少钱?又有哪些证件?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刘老师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向两个警察一一答来。
奇迹就是在这一刻发生的。两个警察很明确地告诉刘老师,他们这之前,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说是捡到了一个钱包,内有现金和证件之类,要交给派出所。这两个警察就是为这事刚刚出警回来。
听到这一消息,这让刘老师喜出望外,简直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奇迹发生。在听了两位民警的解说后,刘老师的心头只感觉一热,眼眶立马湿润了。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在办理好交接手续后,面对真的失而复得的钱物,刘老师没有犹豫,他要赶去看看这位拾金不昧的好人。
作为一个老师,他知道这钱物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这捡拾钱物,归还失主,不计分文报酬好心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思想和品德。这会是什么人呢?他想去看看、见见,当面表示一下自己的谢意。 在去的路上,刘老师想,这捡到钱物归还给失主的人,你再拿出钱作出答谢,他肯定是不会接受。他如果贪恋钱财,这钱物是不会归还的。既然交给了派出所,那他们就不会有任何所图。细想之下,刘老师还是决定买上一些水果去当面谢谢这位好心人。
四 惊异, 拾物者原是这样一位老人!
记者闻知此事,很快向失主刘老师证实了此事。提起这事,刘老师感慨万千,是异常的激动和兴奋。听刘老师说,捡到他钱物的是一位70多岁的农村老人,这让他很感动。
于是,记者于5月13日中午联系上了这位拾金不昧的老人,并赶到了老人的家。老人的家就居住在县城复兴车站旁一条巷内。
初见这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村老人,他身材不高,上身穿着一件灰色的工作服。老人显得很干瘦,头发是花白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当老人听说了记者的来意,一个劲地说,这能有什么?捡到别人的东西,何况是钱物当然要还给别人。
老人向记者讲述了那天的情景,他也在交水费,就在大厅的一角看到了一个钱包。于是,就捡了起来,可一时找不到失去。没办法,他回去只有打电话找到派出所,把情况告诉了他们。老人说,谁丢了东西都会着急,何况这里面还有现金和证件。我没有想什么,只想把东西尽快还给人家。
在和这位老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老人叫刘天昔,是个木匠,老家在该县许岭镇。早年,他在县房地产部门干过多年的木工活。如今,他年岁大了就和老伴一起,在城里陪伴正在读初三的孙女上学。听老人说,他有3个儿子,可有2个儿子是残疾人。大儿子是个聋哑人,在县城一家福利厂上班。小儿子是个智残人,跟着二儿子在外打工。就二儿子是一个健康的人,这孙女就是他们帮二儿子带的。老人说,我们家境虽然不是很好,但我们人穷志不穷。我们不会发不义之财,何况这些飞来的横财。老人回忆说,他们一生中做过不少这样的好事。但做过了就做过了,他们也从没想到过要去图什么名和利?
在一旁刚刚放学回来的孙女,对爷爷的这一做法深表理解和支持。孩子说,她爸妈虽不在身边,可爷爷奶奶经常教育她在学校里要乐于助人,不能随便拿同学的东西。爷爷奶奶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可这些思想品德没少给她言传身教。对此,他十分感谢和敬佩她的爷爷奶奶。
老人在和记者的交谈中,不时拿出黄烟筒抽上两口。而这时正赶上一位来他家送液化气的周师傅。当周师傅听说老人的事后,一再说这真的是两位少见的好老人。谁碰上这事,碰上这两位老人真的是一种幸运和福气。
临别,记者在心里祝福好心人,真诚地祝福这位老人。(媒体人)
记者手记: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这个故事里,从刘天昔老人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正是一种至真、至善、至美吗?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个人的思想品德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
记得今年3月,记者曾写过一篇新闻稿——《一部手机的“风波》,曾引起社会一片热议,舆论哗然。相比之下,我们看到的感受到了又是什么呢?在现实的环境和范围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物质文明,更需要我们去崇尚精神文明吧。愿每一个宿松人努力!
2013年5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