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长江绝岛,屹立江心,独具一格。如笔、如钟、如椅、如傲啸苍龙。素以奇、险、独、秀著称,而引得文人墨客留下多少豪情之作。 多年来,有关小孤山的文字资料,除孟晋老先生编的《小孤山》《小孤山志》和方济仁老先生主编的《小孤山古今诗联选》外而无他作。因年岁已久,现存世不多,对宣传宿松小孤山极为不利。 宿松小孤山启秀寺现任主持释行义与陈虹经过2年多时间,翻阅诸多资料,3次前往福建湄洲岛等地采集资料,收集整理《小孤山》一书,供寺中交流资料,让更多的人,比较全面的了解宿松小孤山,宣传小孤山。 本书集山志、诗词、楹联、传奇故事、文人墨迹为一体,图文并茂。但因文化有限,难免有差错或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编者 小孤山 小孤山座落在安徽省宿松县东南,位于长江中下游,距离县城65公里。与江西省彭泽县的彭郎矶隔江相望与江西的石钟山、龙宫洞遥相呼应,和国家级风景区庐山,湖北省黄梅县的五祖寺,安徽省的天柱山雄距长江两岸,形成三角之势。构成了天然的旅游网络。素有“海门第一关”,“长江天柱”,“江上蓬莱”之美称。为遐尔闻名的旅游胜地,风光旖旎。小孤山以奇、险、秀、孤而闻名于世,被历代诗家学者吟赞为“长江绝岛、中流砥柱”。 小孤山原是江中石屿,开始形成于两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它孤峰独峙,三面环水,直插江心,气势险峻。巨石悬立奇峭,大有“障百川于千里,纳群山于足下”之势。此山其高不过百米,周不过里许,然而其形特异,如一出水芙蓉,孤峰耸立。山上幽洞沧波,玉竹翠亭,峻梭碧阁,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山虽小却志傲群山,上锁金焦,下阻千浪。大别山恭其俊秀,五老峰逊其不峙。而引得历代诗家学者对小孤山的青睐,留下无数比苏东坡的:“大孤小孤江中央”更加脍灸人口的诗句。千百年来,小孤山以奇、险、独、孤而著称。“东看太师椅、南望一支笔、西观似悬钟、北眺啸天龙”为其最形象的描写。正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曰:“江水东流直下吴,狂澜倒挽一人无,世间枉说奇男子,砥柱还须让小姑”。 小孤山的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治水时,曾至此刻石记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上,盛唐时期小孤山的名字正式见于诗人的笔端。小孤山的“孤山”是以其独立不倚而得名,至于小者,是为区别江西鄱阳湖的“大孤山”而言。小孤山山势挺拔,独立江心,北望靠天柱,南观倚匡庐。世人因山形长势犹如古代妇女头上发髻,故又称为髻山。世俗又因小孤与小姑同音,逐转小孤为“小姑”相传日久,有好事者将对岸的彭浪矶说成“彭郎”,遂生发出许多小姑与彭郎相爱的美丽传说,更给此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上有奇花异草,下有长江湍流。据说海潮至此不复往上,故又有“海门山”和“海门第一关”之美称。环山而上层层叠叠,弯弯曲曲,忽而接近波涛,忽而悬空托起,令人一步一个新奇。那奇峰缀怪石,古木裹云衣之景色,则令人顿入神仙福地。山上绿草如茵,茂林修竹,庙宇亭台,层次分明。迎山而上则胜迹迭,如:一天门、龙角石、龙耳洞、关圣殿、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界潮祠、御诗碑、梳妆亭、观涛亭、启秀寺、藏经楼、圣母殿、大雄宝殿等十多处景点,且每一景点都有每一景点之雅观和民间传说,并有历代名人的匾额和雅士墨客之碑文,攀得顶峰历经三百六十五级台阶,取登山一回。度过一年之意。其道曲径通幽,其景奇观迭出,若上“天梯”一站,一边一个山峰,万事万物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小孤山不光风景优美,其地势也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后,曾在此设立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清朝彭玉麟的湘军与太平军均在此对垒交锋,以争成败,故又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说。 小孤山地处长江之滨,三面环水,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历年来,据不完全的统计每年有香客600000多人次、游客65000多人次前往此山游玩。1999年安庆市旅游局、港务局合资兴建了小孤山旅游专线码头,由上海至三峡,南京至重庆,芜湖至九江等客轮和旅游轮均在此停靠。陆路方面,位于三省交界七县相连的宿松县,城内公路纵横交错,南至九江、南昌、西至湖北武汉,北至合肥。105、318及京广铁路贯穿宿松,安九沿江公路临山而过更是便利。由于政府的关注和小孤山优美的风景及便利的水陆交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 小孤山为安徽省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它独具特色的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构成了高品位的旅游胜地。198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小孤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一天门 为清顺治九年宿松前邑宰孟瑄所建。这里有一天然石洞,依山就势,傍洞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山门。门首题额曰启秀寺,并镌有乾隆篆书“灵昭江屿”于其上。洞门深处,峭壁高耸,断岩凌空,内有七十九级石阶,曲径通幽,扶摇直上。上有阳台一座,半入山门,直望云天。旁有兰烟缭绕,碧苔浮壁,玉树拱合,绿荫如云,故称之为一天门。 先月楼 楼高数丈,飞阁重檐,依山临江而建,前虚后实。同正殿正好叠为三层,各立廊门,萧然绝俗,游客漫步其中,倚窗而望,并不知阁下有阁,楼上有楼也。入夜,在这里赏月,只见江风习习,波光粼粼,浩月千里,明窗映辉,会使有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感觉,故名曰“先月楼”。明安庆郡守胡缵宗登天柱阁诗云:与客上江楼,横江山欲浮,云当天柱出,月傍小孤流,帆外收吴楚,樽前看斗牛,弥漫忽千里,倚槛思悠悠。堪称登此楼赏月的绝唱。楼内朱书“春江赋”的石刻残迹,至今尚夏,隐隐可辩。 弥陀阁 此处风光奇异,别有洞天。其上,危崖半倚,飞阁凌空,如悬如挂,阁中壁雕一弥陀,跣足垢面,笑容可掬。其下,有一天井,深约十丈,与龙耳洞相通。天井四周,石滑苔厚,野棘倒长,古木斜生,圆叶叠翠,闪闪发光。回头再看殿后门楣上“琼崖滴翠”石刻,更觉妙笔生辉,造物天工。 半边塔 又名送子塔。塔身结构主体,为一天然石壁,半边嵌入石内,半边露出三方五层,上有圆顶,下有门窗的塔形,故名半边塔。由于其玲珑精湛,美观古朴,造形奇异,独具匠心,似出自神匠之手,俗又误作送子塔,吸引不少善男信女在塔下膜拜求子。塔右有一神龛,内塑鸣凤,屏开七色,爪动羽张,啼唤欲出,俗又把它当作拯救苦难的海神名象征。塔前两侧岩石上,刻有卢仝、释定法、傅若金、刘伯温等咏小孤山的诗句。塔下,壑深千丈,浊波横溢,盘涡翻滚,涛声如雷,与对面澎浪矶相与呼应。悄立塔前,倚岩悬望,伏耳静听,则水光山色与竹影涛声,历历可收。 观涛亭 又名半边亭,89年建成。亭建在山悬崖之上。百丈绝壁之下便是江水。是观赏拦江石和海眼的最佳处。 梳妆亭 又名牧羊亭,在小孤山绝顶,为宋宝庆二年所建。相传南北朝时,有一隐士结庐牧羊于此,故名牧羊亭,至今亭畔,还留有一群俯仰倚偎的卧羊石,洁溜光滑,状若睡羊。元代亭浙荒圯,安庆府判李维肃新修,改名一柱,亭内石上刻有“独立华表”四字。明嘉靖重修,始改名梳妆亭,一作妆亭,被誉为“小姑”梳妆处。亭前楹联是:“梳长生鹤发,妆不老峰头”。亭有六角三层,结构美观大方。登上亭楼眺望,大江南北,云山迭映,沃野平畴,红绿相间,万千景象入帘中,真令人陶醉。 龙角石 相传小孤山为啸天龙的化身,而此石则是龙头上的一角。石高数丈,破壁推岩而出,状若虬龙刺角,锋芒毕露,直逼苍穹。站在山旁,仰观长石,鼎足笋尖,独立在山崖之外,黑压峥嵘,危危欲倾。观者莫不惊叹其险绝。 拦江石 相传为女娲炼石补天时遗落在长江中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窄长兀直,柱立江心,挡住波涛,故称之为拦江石。宋王十朋诗称:小孤之石锐以高,削立江岸之当洪涛,滔滔逝水东流去,拳石崔嵬屹天柱。明杨溥诗云:谁凿拦江石,成功大禹先,百川同赴海,一柱独擎天。盖指此也。石高数丈,植根波底,紧偎在小孤山石壁旁,若离若合,朝夕相依,故又称之曰郎君石。石下,乱流萦绕,急湍似箭,舟帆上下,大江东去;石侧,老蟹抱崖,沙鸥翔集,水绣石花,瑰丽晶莹;石上,有一棵胡椒树,孑然独立,长不过二尺。由于此树盘根驼背,枝桠婆娑,笑傲风月,与孤石为伴,更显得木石峥嵘,江山多娇。 御诗碑 在梳妆亭背后,卧羊石南边。原为明嘉靖帝朱厚 所建,存放在护国寺内,民国十五年移置于此。碑甚厚,高约七尺,正面镌有御诗一章,音节铿锵,字亦庄重遒劲,反面刻有重建御碑记。碑首嵌有双龙环抱的圣旨,碑下镇一石龟,伸头缩颈。碑后紧接龙口,壑险岩危,真是“寒光溜碧空,峻势凌江壤,松挂紫虬髻,石垂玄虎掌”,与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相似。赋而有兴,叹为观止。 界潮祠 在天妃宫和关圣殿之间。拾级而上,迎面即望见“界潮祠”三字,两旁刻有“潮回海眼涛声壮,柱砥江心浩气孤”的楹联。联下注云:海潮止小孤为界,與志皆云,故立界潮祠以襄山川灵气。唐人句中有“浔阳江上不通潮”,盖指此也。出界羊潮祠北折东上,两旁岩石峙立,若雄狮把关,道隘且陡,仅容一人,攀铁链匍匐而行,石磴几欲触额,险如蜀道,宛若云梯。岩回路转,柳暗花明,又见恬适的竹林。 海 眼 在小孤山下石棱北转处。那里峭壁撑天,直立江心,与对岸澎浪矶相峙,水面极其狭窄。江流至此,回旋澎湃,形成了斗大的盘涡,迳入江底,宛如其下有门,可以通海,故称之曰海眼。宋谢枋得到此题诗赞道:“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说的就是此处壮景——山高、川险、江窄、流急。过去小舟误入此眼,常遭颠覆;而今大轮游戈,履险如夷,蔚为壮观。 龙耳洞 洞口岩壁多孔,如鳞似爪,玲珑中空,斗口见天。阳光从琼崖滴翠上洒来,宛如流银滚珠。洞门前石壁上刻一佛陀,宽袂长摆,修然静立,慈善可亲。旁边镌有明舒芬题龙耳洞的诗句,堪称得此地佳境的绝唱。洞门夹如合掌,约二米左右,愈往前行,山洞愈窄,仅容一人侧身横步。再行数米,豁然宽敞,螺旋宛曲,深不可测。洞内石幻殊形,寂寞幽深,置身其中,如坠蟾宫,别有一番兴味。 竹 林 在梳妆亭前面,启秀寺后边。这里有修竹万竿,亭亭玉立,倚坡穿石,互抱朋生,迎风摇曳,叠翠翻青。游客探过山险,在竹林中稍憩,或寻野草,或觅芳踪,或抚瘦石,或攀古藤,或逐鸣蝉,或悦鸟音。“独坐幽 篁里,弹琴复长啸”,顿觉另开心境,别有天地,清新俊逸,快哉竹林,叫人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