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6|回复: 0

铜陵等“零择校”城市:不打招呼不写条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7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开一个口子,不打一声招呼,不写一张条子,引导每个孩子按划定的片区就近入学”——这是百姓期盼的“零择校”实现的美好愿景。那么,已经宣告“零择校”的城市是不是真的能堵住择校漏洞?家长和孩子对此如何评价?记者带你探秘河北邯郸、安徽铜陵和山西晋中等“零择校”城市。
   邯郸:扩强扶弱推动均衡
  邯郸市自2004年开始采取“盟校、并校、设分校、建新校”等方式,一方面壮大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对薄弱校倾斜投入,通过“扩强扶弱”推动教育资源均衡,目前已基本消除主城区内的“差校、弱校”。以邯郸24中为例,原来因为教学水平低、学风相对差,片区内5所小学的学生严重流失,而如今被名校11中兼并后,片区内80%的小学生毕业生都留了下来。
  此外,不少学校通过建设“特色校”,打破了唯升学率择校的单一标准,学生家长“因材择校”、学校“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独特校风。走进邯郸市29中,记者看到每个专业教室里大提琴、小提琴、古筝、二胡等乐器都摆放整齐,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鲜明。学校秉持特色办学理念,把音乐教学作为主要校园文化,通过装备一流的音乐设施、聘请知名音乐家指导,以专业特色吸引片内学生入学率达到90%以上。
  邯郸市教育局副局长赵小今说,以“特色学校”打破“千校一面”的格局,通过重构教育内容、手段、模式和教育方法,让每所学校的“特色”之光分流学生家长的择校需求,也是当前破解“择校热”的一个有益探索。
   铜陵:“无缝衔接”对口招生
  与许多正在发展扩建的二三线城市一样,铜陵市原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基本都集中在主城区,新城区内的学校吸引力明显不足。为此,铜陵市采取加强“薄弱校”基础设施建设、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优先强化“薄弱校”信息设备等措施,使新城区学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同步实现质的飞跃,“薄弱校”成为优质校,学生家长不再热衷择校,而是将就近入学视作最佳选择。
  同时,铜陵在推行“指标到校”的同时,努力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的对口招生,以“无缝衔接”消减择校热情。每年幼儿园结业前,小学老师都会到学区内的幼儿园大班了解孩子们的成长、性格等情况,而初中老师也会下沉到学区内的小学毕业班,向学生介绍即将升入的中学基本情况。每年暑期,毕(结)业的学生都会到新学校参观、提前上新生适应课,消除原本的陌生感。
  实行“入学衔接”的家长说:“孩子上完新生课后,我们觉得班上的小朋友都是就近入学,“上学环境熟悉、人头又熟,我们根本没考虑过择校。”
   晋中:划片、招生全部公开
  山西晋中从2008年开始,对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体进行标准化建设,坚持把每个乡镇的初中都办好。同时,把区域内16所优质高中80%的招生指标按人头比例全部下放到初中,另外20%的指标作为奖励,分配给综合评价而非单纯是升学率较高的初中学校。同时,向广大家长宣布,小升初择校者不得享受优质高中统招名额。同时,晋中将学区划片全部公开,招生编班全部公开,对学区适龄儿童人口进行摸底、登记,每年在招生启动前通过媒体告知广大家长学生所在学区及学校。
  晋中市榆次区家长段大姐告诉记者:“经过三年的学习,孩子在一所很普通的初中发展良好,顺利考上优质高中,门口卖菜的大嫂家孩子在另一所普通学校同样考取了优质高中,可见各学校的水平差异不大,择校真的没必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11-29 02:36 , Processed in 0.0208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