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24|回复: 21

论机会与成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9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说法叫机会,而且要与万一联系,要与冒险精神联系,这就太伤了机会。我不喜欢,因此杂谈。
    其实机会存在于每一时刻的选择,对路,就走下去。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近君子而远小人,都是对机会的选择。
    有了正确的选择,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所有的成功,除了机会,关键还是记住机会里的道义。只知道是钻空子的机会,不知道产生机会的原因,一旦得逞,定会产生更大的空子,让别的人有了机会,毁了你的成功。
    常听人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这句话是万年不间断的文明。其依中国历史为据。难不成,耻辱史,也是文明史。
    文明是中华民族怎样从产生到众生为了兴旺的选择。而不是捍卫每个变了初衷皇帝,相反的,是撤换方式,让腐朽的统治再烂些,让能者有机会做了新的皇帝。没有腐朽,就没有新生的机会。
    周天子有天下,分封许多国家,而国殄于后封之秦。
    八国联军攻清,遭后起之日本八年蹂躏。
    都不是先机。而是腐朽造成了别人的机会。
    外族入侵,都是国内统治者政治腐败,对内压迫人民,产生反压迫后外强中干。无力抗外。
    远的不说,讲点近代的。
    如果宋朝赵匡胤的子孙,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机会是怎么产生的。会有靖康之乱吗?如果南宋励精图治,继续重用岳飞,会对金国称臣吗,收复不了家国,对内坑杀,对外屈膝,就给了成吉思汗的机会,灭宋。
    而成吉思汗的后代,不记住占领宋室江山的机会是怎样产生的,元朝用鞑子特权奸淫汉人新妇。从杀鞑子开始引发大批起义,最后给了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机会,从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腐败起,到朱棣建东厂特务机构。内政一直腐败,如果朱元璋的后代稍有一代记起元朝对百姓不善,怎么会有李闯子进京,又怎么有机会给努尔哈赤呢?
    满人入关,强迫汉人易服剃头,大兴文字狱,跑马圈地。总以为自己强大了而不起,通过搜刮集资,京城富丽堂皇,个个酷爱烟枪。遇上兵荒马乱,百姓饥馁,一壶餐可得士,一羊羹可失国。可是清政府为了鸦片烟,亲洋人而害臣民。江湖百姓遭殃换来京城富丽堂皇。富丽堂皇列强一把火,百姓遭殃呐声喊。庚子一役,割地赔款,岂不是人怕有钱猪怕壮吗?
    日本裕仁天皇自以为完全有能力三个月拿下中国。这是他看到中国内政一盘散沙。机会来了。但是,当他的铁骑用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待中国人民的时候,卢沟桥清水节郎,一开炮,逼得中国这个醒狮要对付野牛了。一时之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我国以三千五百多万人的死亡代价相拼。赢得的经验告诉我们,机会不是万一,成功不是冒险。
    一个机体防腐的白细胞数少,细菌就无限扩散。初成炎症,继成肿瘤,后成癌症。机体为癌细胞提供足够的养分使机体自毁。中华人数众多,机体多不能灭尽,只要有生命迹象或者有再生能力,任何外敌都不能像细菌一样通过机会毁我中国。只有万一成功的机会,就更加不能。
    万一失败的概率还是要注意的,人跟人不一样,有的过敏,注射青霉素不做皮试就不行,过敏注射是要出人命的。磺胺类消炎药如果乱用,也会使白细胞减少的,白细胞少到极限,败血症癌变就会来临。
    不论万一讲成功,可能就被那万一的冒险精神要了命。



评分

参与人数 2SS币 +100 贡献 +70 魅力 +34 收起 理由
开心丸子 + 50 + 50 + 20 赞一个!
海门天柱玩童 + 50 + 20 + 1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0-1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赢得的经验告诉我们,机会不是万一,成功不是冒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跟人不一样,有的人过敏!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送了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注解:羊羹,壶餐
羊羹:是用羊肉来熬制的羹,冷却成冻以佐餐。通过僧人传到日本的羊羹是用红豆做的。
壶餐:用壶盛的汤饭或其他熟食。
“一壶餐可得士,一羊羹可失国”。引用《战国策·中山》。这里借用,为了阐述“民以食为天”。当时,清政府失土之先,先失德,丧丧国之先,失民心久矣!
[size=18.6667px]附[size=18.6667px]《战国策·中山[size=18.6667px]飨都士[size=18.6667px]》
[size=18.6667px]原文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译文
中山国君宴请国都里的士人,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其中。由于羊羹没有分给自己,司马子期一生气便跑到楚国去了,还劝楚王攻打中山。楚攻中山时中山君逃亡,有两个人提着武器跟在他身后。中山君回头对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饿得快要死了,您赏给一壶熟食给他吃。他临死时说:‘中山君有了危难,你们一定要为他而死。’所以特来为您效命。”中山君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在于正当人家困难的时候;仇怨不在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家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国,因为一壶熟食得到的两个勇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解:羊羹,壶餐
羊羹:是用羊肉来熬制的羹,冷却成冻以佐餐。通过僧人传到日本的羊羹是用红豆做的。
壶餐:用壶盛的汤饭或其他熟食。
“一壶餐可得士,一羊羹可失国”。引用《战国策·中山》。这里借用,为了阐述“民以食为天”。当时,清政府丧权辱国之先,先失德寡助,丧国之先,失民心久矣!
《战国策·中山飨都士》
原文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译文
中山国君宴请国都里的士人,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其中。由于羊羹没有分给自己,司马子期一生气便跑到楚国去了,还劝楚王攻打中山。楚攻中山时中山君逃亡,有两个人提着武器跟在他身后。中山君回头对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饿得快要死了,您赏给一壶熟食给他吃。他临死时说:‘中山君有了危难,你们一定要为他而死。’所以特来为您效命。”中山君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在于正当人家困难的时候;仇怨不在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家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国,因为一壶熟食得到的两个勇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肚子里装的真是一部百科全书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遥老师近安!虽然不出老师预料我也要来凑热闹,当然我亦推测老师早看到了我''好机会都是很遗憾的从'万一'中溜走"后,老师迟早会光顾斧削,当然也或许冲冠一怒!
     先从老师对"机会与成功"虽属精辟论述,但"正确与否"有待商榷。
一,1,老师对两者间关系,是狹义的阐述,无疑使答案受到正确的肯定。
      2,老师是以政治背景就事认事,显然符合时代所需,以致答案也就随之百分之百正确。
二,1,诚然,我们不妨抛开''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意识形态观念,以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对"机会与成              功"两个不同概念的词组进行广义上的探究已求共识。
      2,机会本就定义为,只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只有自己能抓住并为自己的成功有益,才叫机会。从老师上述举例佐证中,有哪一例的成功不是机会,加之努力把握得以如愿?
     3,文中提到"钻空子",文明说,是趁机,趁机不是机会吗?只能说他更高一筹,还有侍机,不都是机会
吗?
     4,秦统六国,为什么当时六国鼎立的情况会变成秦统六国?,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秦王不就是利用这个机会秦统六国吗?赤壁之战,不就是借东风之机吗,否则曹军败吗?毛澤东有信心和准备推翻蒋政权,不就是蒋内部贪欲腐败,致民不聊生,毛澤东同志才把握这一失民心者失天心的这一机会,成立了新中国吗?孙子曰:不战而胜善之为善,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不也是强调把握机会吗?蒋介石能退驻台湾,至今民国没被消灭,蒋当时不也是趁我军南下来不及进驻台湾这个空档机会吗?新中国的贪汚腐败由来已久,遂演剧增,习总未仼国家总书记前就心知肚明,现以总书记这个平台机会,反腐不手软,这不是机会吗?
     至所以机会一词没有人为的褒义与贬义之分,把握机会有9999的成功率,若怕万一怎么办!正因为才抱住了万分之一,放弃了9999的成功率。
      谈到成功,它与努力是分不开,如有机会就能成功,我承认,两者之间并无绝对的必然关系,与思路则密不可分,总的说,把握机会有成功的可能,放弃机会不可取!
      谨呈老师斧削指导,并恕我才疏学浅狂言胡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会多不故步自封  成功之门,则随时开启
成功,有的同志认为机会难得,一生只有几个机会,抓不住万一的机会,就望洋兴叹。悲观厌世,这就是以万一为机会的排除法,带来的苦恼。
世间并不是机会难得。有时丢了那机会来了这机会,反而更好。
有人认为机会就是干大事,小事就无足挂齿。或者只要是事,为之易,不为之难,学之易不学之难。这就要规定成功的道义。把好事弄砸,学坏坑人,就不道义了。虽成功有何值得褒奖?更有虐待狂,以虐待发泄为成功,也有“挥金如土杀人如麻”也认为是他们的成功。这些与我无缘,恕不屑一说了。
为与不为也是相对的。
如果盲目执行错误的决定,表面是为,且易成功,可能升官发财,多数人就成了受害者。【曹松《亥岁感事》说: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反过来,本当执行政策法规你不执行,而要懒政;本当互相救助,你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好像实现了“事不关己不劳心”的成功,却道义不行。本人不感兴趣,不说他也罢。
法律规定有注意义务。注意义务是指行为人作为时,应当注意有无侵害某种法益,不作为时,应当注意有无违反某种特定的法律义务的责任。
说起大事,反五次大围剿失败后,红军生死存亡可谓大事吧!
1934年10月中旬,在夜色掩护下,中央红军从赣南的于都县突破敌军包围圈开始长征。出发前夕的10月8日,中革军委做了一个《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里面分别统计了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军委纵队、中央纵队共计86789人。上述人员中除了红军部队外,还有中央纵队中的少量政府机关人员和几千名临时召集来搬运物资的民夫。
长征出发一个半月,人员损失大半 。
赣南、粤北突破第一、第二道封锁线时战斗并不激烈,却减员1.3万人。通过第三道封锁线即湘粤交界的郴县至宜章一线时,发生了激烈战斗,减员8600余人。由于红军在经过粤汉铁路时动员了部分工人入伍,部队略有补充,接近湘江前还有近7万人。
11月下旬中央红军进至位于湘江附近的第四道封锁线,经九天血战才杀出一条通道,减员高达3万多人。
如果盲目执行逃跑主义路线,必然进入蒋介石的埋伏圈一网打尽。在出其不意四渡赤水后终于突围了。
到1935年10月进入陕北时部队只剩6000人。留下了革命火种。成功地转移。
无锡人秦邦宪先生,执行安徽金寨人王明先生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共产国际奥地利人,(生于德国慕尼黑)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 先生,1933年9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顾问。在指挥红军作战中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战术,反对游击战,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致失败。红军长征开始时,是军事最高领导三人团成员之一。在何应钦率大兵压境,步步为营的堡垒战术围攻下。采用被动挨打的碉堡对碉堡的打发,执行的是保守主义,反围剿失败执行的是逃跑主义。
败势起于左倾冒险的攻打坚固城池,求万一能攻打成功。
败势行于分散当靶子待敌来围。求万一能把守成功。
败势见于亡命逃跑。求万一,就再也站不住脚了。
寄希望于万一,成功渺茫,失败立等可取。
军事术论成功有几分把握见《孙子兵法》,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再戏说,一个不顾道义小成功一个远房亲戚说了一个十岁女孩的故事。说的是早在整个生产队只有一部电话机的年代,开山炸石头买最来钱,山上人整天抡着10磅大锤子,打铁钎子钻孔炸石头,某日,日已三竿,女孩送饭回家,路上遇到一个视力不好的老人要到山上送饭去。
“杨奶奶,你才来呀”!
“啊,下雨后,柴火湿,不易生火做饭,就晚些呀”!
“别去啦,你儿子进城买炸药去啦,回吧”。
老人回。
半下午了,老人第二次送饭,挨了儿子一顿骂,根本没有买炸药一事。才知道是那女孩子恶作剧。
作为女孩童趣,需要纠正撒谎,而在有些人只认为好玩,夸赞撒谎的很成功。成功而不顾道义,值得什么褒奖的?

有的同志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错误认为是王自己成功的,这就错了。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尚且有成功的女人相助,何况要称王乎?偏偏有网友还要这么强调。我又不得已而回复。殊不知扶人成王,扶土成墙,确有道理。
成王,关键是别人扶起来的。战国七雄争霸,如无割地贿秦如何?赵宋如不给赵匡胤黄袍加身如何?刘宋文帝时,如果不是谢晦、傅亮、檀道济与徐羡之杀少帝刘义符,扶刘义隆上宝座,又如何?这是别人的成功,不是王本人的成功。而王不自爱的结局就是失败,失败则灭子绝孙,何谓成功有王耶?

扶王也是人民的选择错误,济南人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说,“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扶王的症结。一直到国父孙中山先生才废了帝制。可惜他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仍然不可能显示人民的民主民权,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下,人民才算有一点希望。成功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求索从略)
说“败者为寇”也不全然,拿三千五百多万抗战死难者个人来说,特别是抗战而死的,未报批为烈士的死难者来说,虽然因败而死,但是,虽死犹荣。这是献身精神的一种成功。他们洒下一腔热血,坚信能把日寇赶出中国。没有他们的敢于死亡,今天谁的成功都没有。

不是说怕万一就不去争取,要科学认识,要有所准备。
为了满足载人飞船的需求,像——长征二号F火箭飞船的顶部的逃逸塔,关系到航天员安全,逃逸塔下面连接着航天员座椅,上面装备有灵巧的逃逸发动机,一旦在发射时火箭检测出故障,航天员可以通过逃逸发动。也就是飞行高度在0公里至110公里时,万一火箭发生故障,它的顶端的11个火箭推进器可以拽着整流罩里的轨道舱和返回舱与火箭分离,并降落在安全地带,帮助飞船上的航天员脱离险境。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各人的奋斗目标不一样。成功理念也有悬殊。夺天功为己有者,夺他人之功为己有者,都是钻空子成功,都不是道义上的成功。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岂有时不再来之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岂肯冒险不防万一;机会多不故步自封,成功之门,则随时开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遥何日回家 发表于 2016-10-20 14:05
机会多不故步自封  成功之门,则随时开启成功,有的同志认为机会难得,一生只有几个机会,抓不住万一的机会 ...

我愚见:抓住机会,创造机会,很多事情如果你认为有风险不去做,就会没办法跨出去,只有跨越把握创造机会,才能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解:一将功成万骨枯
引用曹松诗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为了说明无道义的成功背后。附录《己亥岁二首》于后,供家乡网友欣赏
《己亥岁二首》
【七绝】(唐)曹松  作于僖宗广明元年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七绝】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诗作于公元880年庚子年,唐僖宗广明元年。记故事发生在公元879年,己亥年唐僖宗乾符六年的事情,875年菏泽冲天大将军黄巢起义。879年,横扫淮河南北各地,并乘虚南下渡过长江,镇海节度使高骈遣将击败农民军。黄巢率军南下,攻占广州。然后又领军北上,不料在湖北为刘巨容所挫败。黄巢起义军转而东进,经安徽马鞍山采石渡过长江北上。
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黄巢击溃唐将高骈主力,杀唐将张嶙,直取东都洛阳。唐东都留守刘允章被迫投降。起义军由洛阳西进,兵指长安东大门潼关。唐僖宗调集京城禁军和关内节度使之兵拒守潼关,十二月,黄巢率大军至潼关城下,亲临前线,并以先锋尚让绕潼关背后两面夹攻。当地群众1000多人自动赶来挖土填壕,支援农民军。黄巢起义军仅用六天时间就攻下潼关,并迅速向长安挺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4-19 19:26 , Processed in 0.0450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