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29|回复: 9

乡贤石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良在宿松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人物。他在程岭有保境安民的石良寨,复兴有他建功立业的石良河,九姑有宰相府、洪武诰敕碑,他的坟墓1983的11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14日,石良墓成为安庆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版道光《宿松县志》7处介绍石良。349页 “武士” 有 “石良,武节将军”; 398页 “武功。人物志”:“石良,号松颜。天性果毅,谋略沉雄……” ;275页 “武备志。寨堡”:“石家寨,在县东三十里黄泥庄平地跱垒,邑人石良聚义战守之所,明季废。”; 112页 “冢墓” 介绍了石良墓:“武节将军前统兵元帅石良墓,在杜溪,墓后有洪武诰敕碑”;354页 “诰敕” 有石良两道诰敕;645页“艺文志”收录明吏部侍郎、延陵人吴宽撰《元帅石松颜赞》;670页 “艺文志” 有乡绅汪仁写的一首《将军破贼歌为石松颜良赋》。
      1990年版《宿松县志》“人物志” 对石良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还记载了 “石良墓” 及 “诰敕碑”。
      “石良,号松颜,宿松县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二月,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四月,享年75岁。元末群雄并起时,石良率一方义勇,归顺明太祖,挂统兵元帅印,镇守宿松一带。后在攻克湖广,策应同安、舒城中屡建军功,于洪武二年封武德将军,洪武十年又进敕武节将军,由英武卫管军正千户,加洪塘湖屯兵千户,晚年致仕归老于乡,葬杜溪。明武节将军前统兵元帅石良墓,座落在县境新安乡杜溪村石宰相屋后。墓高1.08米,周环8米,墓后不远处,立着一块高大的诰敕碑,上端嵌有圣旨和双龙拱日图案,正面刻着洪武二年诰命,字迹端庄苍劲,记述了墓主生平业绩。县人民政府已于1983的11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版《宿松县志》卷二十五 “人物” 专题介绍石良。
  石良(1319——1394),字松颜,本县新安乡杜溪村人,系南宋都统辖石兴宗的后裔。幼习兵书,晓畅大义,元末群雄崛起,石良在乡招集义勇,筑城设寨,屯田养兵,以保境安民为己任。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太祖率兵攻克江洲,良率宿松户籍及所属义勇,赴九江归顺,太祖甚喜,即授良为统兵元帅,留镇宿松。次年,朱元璋被陈友谅围困在鄱阳湖,一时粮草断绝,派俞通海来松向石良求援,传出 “谁送粮,封宰相” 的口谕。良满口应承,随即派船运粮,亲率部卒三千,连夜开挖一条长达三十余里的新沟,直通前江,把粮草运到明军手里。太祖得救,重赏石良,许待江山定下后,再晋升相位。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又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谅战船被烧,败出湖口,至泾江,石良率兵伏击,陈友谅中流矢而死。陈军败逃武昌,不久,良奉命带兵直捣湖广,冲锋陷阵,战无不克,获得了西征胜利,全歼陈友谅军残部,立了大功。此后,他又在策应同安、舒城诸战役中,节节奏捷,成为战功显赫的名将。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亲下诰命,敕封石良为武德将军,镇守亳州。十年(1377年)又封为武节将军,屯军中都重镇洪塘湖,直属中军都督府统辖,足见太祖对他的倚重。十九年(1386年),国家平定,朝廷大罢功臣,石良告退。太祖忆起许封相位诰言,深感自疚,乃嘱返里营造相府,做个田园宰相,安度晚年。就这样,良还乡后,营造了一进九重的宰相官厅,石宰相屋因此而得名。
      洪武二十七年(1393年)四月二十九日,石良在家病逝,享年75年,葬于杜溪虎形地,墓旁有丰碑高耸,斑斑敕文,展现了他开创洪武帝业的功勋。
      作为乡贤,我们今天怎样认识石良,怎样努力发现他身上的正能量,做到古为今用呢?
      一、保境安民、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
      保境安民是石良石人生辉煌的一页。
      石良青少年时期生活在以蒙古人为核心的元朝。元朝建国之初,有人主张 “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把汉人全杀了,把耕地用来放牧。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元朝统治者采用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汉人的地位极低,成为了蒙古人与色目人驱使的对象。为了加强对汉人的防范,他们禁止汉人、南人打造和私藏武器,不得打猎、聚众、学习武艺,甚至不准夜行,对民众徵收的苛捐杂税更层出不穷。蒙古人自身文化水平较低,鉴于汉族传统士人地位高、影响大,难以管理,便加以打击。当时社会的职业有官、吏、僧、道、医、工、猎、倡、儒、丐十等,儒生的地位仅在乞丐之上。
      石良青少年时期耳闻目睹元朝政权的黑暗统治和民族压迫政策。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十三路农民共十五万人修治黄河,点燃了红巾军起义的导火线。红巾起义爆发以后,一时 “贫者从乱如归”,不出数月,黄河长江两淮之间,到处揭起起义的旗帜。
      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日子里,宿松盗贼蜂起,民不聊生。乱世英雄起四方。在兵荒马乱的年月,石良在家乡招集义勇,筑城设塞,屯田养兵,以保境安民为己任。
      “石家寨” 是石良保家卫国的一个重要物证。清道光版《宿松县志》载:“石家寨,在县东三十里黄泥庄平地跱垒,邑人石良聚义战守之所,明季废。”(《宿松县志。武备志。寨堡》275页)石家寨,又叫石良寨,在今宿松程岭乡彭桥村。这是石良的老家,他的父母兄弟生活在这里。在兵荒马乱的年月,石良兄弟们纷纷加入保家卫国的队伍中。他的二哥仁三公就是其中之一。《石氏族谱·仁三公传》写道:“公为真一公第二子,讳子华,号均实。器深沉。元季兵兴,公与仁八公为保障计,招集义兵,联缀壁堡,以御寇乱。每军行,必先戒士伍,毋暴掠,毋妄杀,所过无横罹锋镝之苦。世平叙功,公不乐仕,居田里,教植子孙,绰有良法。”
      元至正六年(1346年)冬十月,盘踞在黄梅县冯茂东山(今黄梅县五祖寺)的一伙盗寇,打着红巾军的旗号,为了扩大地盘袭击宿松县城。石良带领义勇奋勇杀敌,三战三捷,并且乘胜追击,直捣敌巢穴。这事当时家喻户晓。宿松乡绅汪仁亲眼看见石良班师回营的场面,写了一首《将军破贼歌为石松颜良赋》,对这场战斗写得极其精彩:
      “……一捷二郎河水赤,再捷停前驿草腥。三捷直断鴞巢路,僵尸暴露四长亭。贼奔莲峰坚壁守,新蔡城前插我营。红巾乘夜空垒去,铙歌满路载欢声。余卧东山扶竹杖,喜同田叟望回旌。力除大患安桑梓,惟君智勇兼严仁。……”(清道光版《宿松县志》670页)“二郎河”、“停前驿” 均是宿松地名,“河水赤”、“驿草腥”,血流成河,草木皆沾血腥,战争何等残酷!而 “铙歌满路载欢声。余卧东山扶竹杖,喜同田叟望回旌” 则描写石良凯旋归来受到人民热烈欢迎。“力除大患安桑梓,惟君智勇兼严仁”,是对石良保家卫国的热情歌颂。
      “守城之役” 是石良保家卫国的第一场战役,初出茅庐第一功。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一年,石良才27岁,可谓少年得志。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辛卯十一月,红巾军首屠宿松,城馁。为解松城守城之忧,宣慰付使余阙恳请石良招募训练乡民义军,担负松城守城之责。河西山地处宿松县城西南,是黄梅到宿松的必经之道,与县治仅一河之隔,是县治之屏障,处于极其重要的军事和交通位置。石良认为守住了河西山各寨,就等于守住了县治。他以军事家的胆略,利用河西山的复杂地形和熟悉其地理环境之有利条件,毅然决定实施 “空城计”,守好河西山、御寇于城外。他采用这样军事布局:县治仅留各处城防哨所,加强巡逻。主要兵力移至河西各寨,构筑加固防御工事,严阵以待。经过精心策划,他们以车鼓寨为中心主寨,重兵把守,高竖石良帅旗。两侧以城西寨、大河西寨、小河西寨为双翼副寨、巡防守护,各副寨分竖宣慰付使余阙的元军帅旗。交战时,一寨鼓起,各寨相应。这种布阵让敌方弄不清虚实,起到迷惑对方和威慑作用。寇终不敢侵,民敕以安。这一年,石良32岁。
      从守卫家园的石家寨,到三战三捷的 “守城之役”、河西山保卫战,表现了石良保家卫国的高尚品质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石良领导的不是政府军,没有朝廷粮饷,没有武器弹药,没有向老百姓摊派,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他自力更生,带领穷苦百姓团结起来,垦荒种田,养兵练武。他有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有一种英勇果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卓越的军事才能。
      需要指出的是,与石良同时的宿松 “乡义统领” 还有掌管着四十八寨的陈汉,有筑其规模被誉为 “南国长城” 白崖寨的吴士杰,而石良只掌管着三十余处营寨,但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卫宿松县城的只有石良!
      二、审时度势 “知天运而识时务” 的政治智慧
      “盖自宿松仗义之初,能遏众寇,使一方无警,民庶咸安”,这是朱元璋对石良的最高评价。
      “当是时也,群雄并起,汝未尝轻于服从。” 朱元璋所说的 “群雄” 包括元朝末年的刘福通、徐寿辉、彭莹玉、张士诚、陈友谅等等起义军。在群雄逐鹿,血雨腥风中,石良韬光养晦,静观其变。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石良筑寨,垦荒种田,养兵练武,不是占山为王,而是相机而动,有道是 “良禽择木而栖”,这是孔子在卫国时说过的话。
      石良深谋远虑,审时度势,在烽烟遍起、群雄逐鹿的复杂形势中他选择了朱元璋。朱元璋在洪武二年二月《封石良敕》中说 “石良……及予大业已定,汝乃籍其人民,率其士伍以归于我,可谓知天运而识时务者矣。” 这是明太祖对石良的嘉奖与赏识。
      “群雄并起,汝未尝轻于服从”,这是石良的政治智慧和深谋远虑;“及予大业已定,汝乃籍其人民,率其士伍以归于我,可谓知天运而识时务者矣”,这是朱元璋对他最高评价!
      三、该出手时就出手——抢抓机遇建功立业的胆识
      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的决战,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支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传说朱元璋被陈友谅困于鄱阳湖,粮草皆尽,军情危急中遗使俞通海传谕于石良,速送粮草,且告知:“谁送粮,封宰相”。石良受命后一边筹集粮草,一边率军民三千余人日夜兼程挖河道三十余里,三天后,大批粮草救兵自内湖经河道进入长江直达鄱阳湖,解救了朱元璋被困之危。朱元璋得救,重赏石良,许待江山定下之后再晋升相位。(《安庆掌故》324—325页)。这条河沟就是 “石良河”,又叫泾江,也叫西口河。道光版《宿松县志》“二十三年……八月,友谅食尽,突出湖口。太祖顺流搏战,及于泾江,泾江军便遮击之,友谅中流矢死。”(270页)。泾江军,就是宿松石良的部队。
      “石良河” 不仅立功于大明王朝,而且造福宿松子孙后代,后人在坝头之北立有一 “良公庵”。
      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培养人才的勇气
      石良《兵部供袭职文状》中说 “十月内,蒙调将引本部军马攻取湖广,敬奉令旨,着侄男石铎同本部下头目张民万户,管领军马,与同毕院判在营听征教毕。石良赴京住坐参侍。甲辰年(1364)三月内,蒙安庆守御官何叁政调拨本部军马,仍令侄男石铎、男石镜跟同,克取舒城、庐州,接应安丰。”
      1363年十月,石良奉命引本部军马攻取湖广。石良带领他的侄子石铎(胞兄仁七的次子,后来以武功授平山百户),同本部下头目张民万户管领军马,与同毕院判在营听征教毕。甲辰年(1364)三月,安庆守御官何叁政调拨石良本部军马。石良命令他的侄子石铎、大儿子石镜(当时才仅仅10岁)跟同,克取安徽舒城和庐州,接应寿县中南部的安丰。
      这场克取安徽舒城和庐州的战斗,被朱元璋称之为 “同安、舒城之捷” , 特别强调 “报国之心尤为可纪” 。由此可见,这场战斗打得特别漂亮,在皇帝心中留下深刻印象,5年后朱元璋仍然记忆犹新。
      “上阵父子兵”,石良带领子、侄前往。一位是他胞兄仁七次子石铎,后来以武功授平山百户,另一位是他的大儿子石镜。请注意,石镜当时才仅仅10岁,一个童音未变的孩子,不是跟随父亲游山玩水,而是前往胜负难测、血雨腥风的战场!石良就是从小培养儿子勇敢无畏精神。“庭院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明朝时,我们宿松石氏一家封授将军衔的一共有17位,他们是石良、石镜、石润、石温、石洪、石彬、石玉、石玺、石坚、石奎(明锦衣卫,授武德将军)、石金(石坚子,明山海卫指挥,授邵武将军)、石淮、石梁、石瑜、石硡、石议、石忠,石良直系11人,他的胞兄七哥家6人。
      石氏17位将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五、“江湖廊庙一般心” 的赤子情怀
      宿松当地人都习惯把石良叫 “田园宰相”。
      1363年朱元璋被陈友琼围困于鄱阳湖,弹尽粮绝之际,他派俞通海来宿松向石良求援,传出 “谁送粮,封宰相” 的口谕。自古 “病急乱投医”,“搬兵如救火”,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朱元璋肯定说过 “谁送粮,封宰相” 的话,不然,谁敢假传圣旨?有道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石良带人日夜不停开挖出一条三十余里的新沟,率部卒把粮草运送到朱元璋军中。俗话说,“人不为利,谁肯早起”,石良可能明明就是冲着 “封宰相” 的高官厚禄而豁出命来的!事实上朱元璋得救后,当时也跟石良煞有介事的许诺待江山定下之后再晋升相位。只是后来朱元璋也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而已。古往今来,“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何况出身卑贱的朱元璋早年曾经是流氓无赖一个,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他心知肚明,谁敢跟皇帝争辩不成?何况,那时朱元璋自己做皇帝还八字不见一撇呢!一直到石良退休了,告别之时,朱元璋想起当年许封相位的诺言,这位还算讲诚信的皇帝忽然良心发现,于是多给赏银,嘱石良返故里后营造相府,做个 “田园宰相”。
      这就是民间流传 “田园宰相” 的由来。
      有宰相官厅为证。因为有皇帝的金口玉言,石良回到故里后,四处遍请高地仙选择风水宝地,终于在离老家石家寨不远的地方,选择一块北边是平缓的山坡,东南方是沃野千里,面临烟波浩渺的 “大官湖” ——可能石良喜欢这名字,背山面水,背风向阳,一个难得的好地方。
      石良在这里大兴土木,营造了一进七重的宰相府(有人说是一进九重)。宰相官厅雄伟气派、富丽堂皇。四周围起高高的护城墙,东头是几百亩的 “操兵场”,石良带回来的兵马,农忙时屯田,闲时操练。宰相府前挖了一口大大的 “鹅塘”,“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何等热闹!塘下是一望无际的良田,称之为 “积谷仓” 。“鹅塘” 上头还有 “洗马池”,上边是石桥。宰相府前一箭之地的高坡叫 “灯台”,即烽火台。一时间,这里宝马香车络绎不绝,宾客盈门,人欢马叫。迎来送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种繁华,那份荣耀,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风光不再。只可惜诸多建筑均毁于清朝太平军。但是宰相官厅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前还在,只是它已经破旧不堪,再没有昔日的辉煌。宿松图书馆馆长雷鸣先生曾经拍下一副珍贵的照片。
      宰相府有石良两幅对联。
      其一:俎豆甲兵千载业   江湖廊庙一般心(石良撰)
      大意是:我带着三千宿松子弟兵和大批粮草救驾,助太祖解救鄱阳湖之围,跟随太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创下大明千秋伟业,为石氏光宗耀祖;我深感皇恩浩荡,不管是在朝廷为官还是退职告老还乡为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对朝廷的赤胆忠心和对老百姓的关爱之情始终不变。
      其二:祖泽千年崇礼乐、家风百世擅箕裘(石良撰)
      如果说第一幅楹联是石良述志,那么这一幅就是家训,是告诫石氏后人:要学习秉承先祖石碏、石奋的优良家风。
      大意是:我石氏祖上有德,忠于祖国,大义灭亲,奉公守法,崇尚礼乐,“忠纯” “孝谨” 优秀家风称诵当代,流芳百世;我等石姓后辈当恪遵祖训,学文习武,知书达理,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美德家风代代流传。
      六、民间至今还在打 “石良” 牌
      宿松民间还流传着石良的另一大贡献,他打造了宿松名产 “马陵打瓜子”。传说石良当年率军队参加鄱阳湖水战时,正值酷暑季节,石良所带 “打瓜”(即西瓜)深受将士欢迎,朱元璋之妻马氏娘娘品之亦赞不绝口。南京建都后,马氏亲口将打瓜命名 “马陵瓜”,打瓜子定为贡品。从后,马陵打瓜子名扬天下。成为我们馈赠外地亲友的宿松特产。
自洪武七年至洪武十年,石良在朱元璋老家凤阳带领部队兴修水利,修筑道路,改天换地,改造山河。他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
(石普水 2017年6月5日星期一 草稿)




发表于 2017-6-6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6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握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6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好作官容我隐,我专筑室待君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者 发表于 2017-6-6 15:34
君好作官容我隐,我专筑室待君归。

{:5_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到来!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乡贤石良
石普水
石良在宿松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人物。程岭有他保境安民的石家寨,洲头有他建功立业的石良河,九姑有他宰相府,他的坟墓1983的11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14日成为安庆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版道光《宿松县志》有7处介绍石良。349页“武士”有“石良,武节将军”; 398页“武功 .人物志”:“石良,号松颜。天性果毅,谋略沉雄……” ;275页“武备志.寨堡”; 112页“冢墓”介绍石良墓:“武节将军前统兵元帅石良墓,在杜溪,墓后有洪武诰敕碑”;354页“诰敕”有石良两道皇帝诰敕;645页“艺文志”收录明吏部侍郎、延陵人吴宽撰《元帅石松颜赞》;670页“艺文志”有汪仁的一首《将军破贼歌为石松颜良赋》。
1990年版《宿松县志》记载了“石良墓”及“诰敕碑”,卷二十五“人物”专题介绍石良。
石良(1319——1394),字松颜,本县新安乡杜溪村人,系南宋都统辖石兴宗的后裔。幼习兵书,晓畅大义,元末群雄崛起,石良在乡招集义勇,筑城设寨,屯田养兵,以保境安民为己任。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太祖率兵攻克江洲,良率宿松户籍及所属义勇,赴九江归顺,太祖甚喜,即授良为统兵元帅,留镇宿松。次年,朱元璋被陈友谅围困在鄱阳湖,一时粮草断绝,派俞通海来松向石良求援,传出“谁送粮,封宰相”的口谕。石良满口应承,随即派船运粮,亲率部卒三千,连夜开挖一条长达三十余里的新沟,直通前江,把粮草运到明军手里。太祖得救,重赏石良,许待江山定下后,再晋升相位。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又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谅战船被烧,败出湖口,至泾江,石良率兵伏击,陈友谅中流矢而死。陈军败逃武昌,不久,良奉命带兵直捣湖广,冲锋陷阵,战无不克,获得了西征胜利,全歼陈友谅军残部,立了大功。此后,他又在策应同安、舒城诸战役中,节节奏捷,成为战功显赫的名将。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亲下诰命,敕封石良为武德将军,镇守亳州。十年(1377年)又封为武节将军,屯军中都重镇洪塘湖,直属中军都督府统辖,足见太祖对他的倚重。十九年(1386年),国家平定,朝廷大罢功臣,石良告退。太祖忆起许封相位诰言,深感自疚,乃嘱返里营造相府,做个田园宰相,安度晚年。就这样,良还乡后,营造了一进九重的宰相官厅,石宰相屋因此而得名。
洪武二十七年(1393年)四月二十九日,石良在家病逝,享年75年,葬于杜溪虎形地,墓旁有丰碑高耸,斑斑敕文,展现了他开创洪武帝业的功勋。
我们说石良是乡贤,今天怎样认识这一历史人物,怎样发现他身上的正能量,做到古为今用呢?
一、保境安民、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
保境安民是石良人生最辉煌的一页。 石良青少年时期生活在以蒙古人为核心的元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元朝统治者采用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汉人的地位极低,成为了蒙古人与色目人驱使的对象。为了加强对汉人的防范,他们禁止汉人、南人打造和私藏武器,不得打猎、聚众、学习武艺,甚至不准夜行,对民众征收的苛捐杂税更层出不穷。石良青少年时期耳闻目睹元朝政权的黑暗统治和民族压迫政策。
红巾起义爆发以后,一时“贫者从乱如归”,不出数月,黄河长江两淮之间,到处揭起起义的旗帜。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日子里,宿松盗贼蜂起,民不聊生。乱世英雄起四方。在兵荒马乱的年月,石良在家乡招集义勇,筑城设塞,屯田养兵,以保境安民为己任。
“石家寨”是石良保家卫国的一个重要物证。清道光版《宿松县志》载:“石家寨,在县东三十里黄泥庄平地跱垒,邑人石良聚义战守之所,明季废。”石家寨,又叫石良寨,在今宿松程岭乡彭桥村。这是石良的老家,他的父母兄弟生活在这里。在兵荒马乱的年月,石良兄弟们纷纷加入保家卫国的队伍中。他的二哥仁三公就是其中之一。
元至正六年(1346年)冬十月,盘踞在黄梅县冯茂东山(今黄梅县五祖寺)的一伙盗寇,打着红巾军的旗号,为了扩大地盘袭击宿松县城。石良带领义勇奋勇杀敌,三战三捷,并且乘胜追击,直捣敌巢穴。这事当时家喻户晓。宿松乡绅汪仁亲眼看见石良班师回营的场面,写了一首《将军破贼歌为石松颜良赋》,对这场战斗写得极其精彩:
“……一捷二郎河水赤,再捷停前驿草腥。三捷直断鴞巢路,僵尸暴露四长亭。贼奔莲峰坚壁守,新蔡城前插我营。红巾乘夜空垒去,铙歌满路载欢声。余卧东山扶竹杖,喜同田叟望回旌。力除大患安桑梓,惟君智勇兼严仁。……” “二郎河”、“停前驿”均是宿松地名,“河水赤”、“驿草腥”,血流成河,草木皆沾血腥,战争何等残酷!而“铙歌满路载欢声。余卧东山扶竹杖,喜同田叟望回旌”则描写石良凯旋归来受到人民热烈欢迎。“力除大患安桑梓,惟君智勇兼严仁”,是对石良保家卫国的热情歌颂。
“守城之役”是石良保家卫国的第一场战役,初出茅庐第一功。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一年,石良才27岁,可谓少年得志。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辛卯十一月,红巾军首屠宿松,城馁。为解松城守城之忧,宣慰付使余阙恳请石良招募训练乡民义军,担负松城守城之责。河西山地处宿松县城西南,是黄梅到宿松的必经之道,与县治仅一河之隔,是县治之屏障,处于极其重要的军事和交通位置。石良认为守住了河西山各寨,就等于守住了县治。他以军事家的胆略,利用河西山的复杂地形和熟悉其地理环境之有利条件,毅然决定实施“空城计”,守好河西山、御寇于城外。他采用这样军事布局:县治仅留各处城防哨所,加强巡逻。主要兵力移至河西各寨,构筑加固防御工事,严阵以待。经过精心策划,他们以车鼓寨为中心主寨,重兵把守,高竖石良帅旗。两侧以城西寨、大河西寨、小河西寨为双翼副寨、巡防守护,各副寨分竖宣慰付使余阙的元军帅旗。交战时,一寨鼓起,各寨相应。这种布阵让敌方弄不清虚实,起到迷惑对方和威慑作用。寇终不敢侵,民敕以安。这一年,石良32岁。
三战三捷的“守城之役”、河西山保卫战,表现了石良保家卫国的高尚品质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石良领导的不是政府军,没有朝廷粮饷,没有武器弹药,没有向老百姓摊派,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他自力更生,带领穷苦百姓团结起来,垦荒种田,养兵练武。他有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有一种英勇果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卓越的军事才能。
与石良同时的宿松“乡义统领”还有掌管着四十八寨的陈汉,有筑其规模被誉为“南国长城”白崖寨的吴士杰,而石良只掌管着三十余处营寨,但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卫宿松县城的只有石良!
二、审时度势“知天运而识时务”的政治智慧。
“盖自宿松仗义之初,能遏众寇,使一方无警,民庶咸安”,这是朱元璋对石良的最高评价。“当是时也,群雄并起,汝未尝轻于服从。”朱元璋所说的“群雄”包括元朝末年的刘福通、徐寿辉、彭莹玉、张士诚、陈友谅等等起义军。在群雄逐鹿,血雨腥风中,石良韬光养晦,静观其变。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石良筑寨,垦荒种田,养兵练武,不是占山为王,而是相机而动,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这是孔子在卫国时说过的话。
石良深谋远虑,审时度势,在烽烟遍起、群雄逐鹿的复杂形势中他选择了朱元璋。朱元璋在洪武二年二月《封石良敕》中说“石良……及予大业已定,汝乃籍其人民,率其士伍以归于我,可谓知天运而识时务者矣。” 这是明太祖对石良的嘉奖与赏识。
“群雄并起,汝未尝轻于服从”,这是石良的政治智慧和深谋远虑;“及予大业已定,汝乃籍其人民,率其士伍以归于我,可谓知天运而识时务者矣”,这是朱元璋对他最高评价!
三、该出手时就出手——抢抓机遇建功立业的胆识。
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的决战,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支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传说朱元璋被陈友谅困于鄱阳湖,粮草皆尽,军情危急中遗使俞通海传谕于石良,速送粮草,且告知:“谁送粮,封宰相”。石良受命后一边筹集粮草,一边率军民三千余人日夜兼程挖河道三十余里,三天后,大批粮草救兵自内湖经河道进入长江直达鄱阳湖,解救了朱元璋被困之危。朱元璋得救,重赏石良,许待江山定下之后再晋升相位。(《安庆掌故》324—325页)。这条河沟就是“石良河”,又叫泾江,也叫西口河。道光版《宿松县志》“二十三年……八月,友谅食尽,突出湖口。太祖顺流搏战,及于泾江,泾江军便遮击之,友谅中流矢死。”(270页)。泾江军,就是宿松石良的部队。
“石良河”不仅立功于大明王朝,而且造福宿松子孙后代,后人在坝头之北立有一“良公庵”。
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培养人才的勇气。
石良在给朱元璋《兵部供袭职文状》中说:“十月内,蒙调将引本部军马攻取湖广,敬奉令旨,着侄男石铎同本部下头目张民万户,管领军马,与同毕院判在营听征教毕。石良赴京住坐参侍。甲辰年(1364)三月内,蒙安庆守御官何叁政调拨本部军马,仍令侄男石铎、男石镜跟同,克取舒城、庐州,接应安丰。”
1363年十月,石良奉命引本部军马攻取湖广。石良带领他的侄子石铎(胞兄仁七的次子,后来以武功授平山百户),同本部下头目张民万户管领军马,与同毕院判在营听征教毕。甲辰年(1364)三月,安庆守御官何叁政调拨石良本部军马。石良命令他的侄子石铎、大儿子石镜(当时才仅仅10岁)跟同,克取安徽舒城和庐州,接应寿县中南部的安丰。
“上阵父子兵”,石良带领子、侄前往。一位是他胞兄仁七次子石铎,后来以武功授平山百户,另一位是他的大儿子石镜。请注意,石镜当时才仅仅10岁,一个童音未变的孩子,不是跟随父亲游山玩水,而是前往胜负难测、血雨腥风的战场!石良就是从小培养儿子勇敢无畏精神。“庭院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明朝时,我们宿松石氏一家封授将军衔的一共有17位,他们是石良、石镜、石润、石温、石洪、石彬、石玉、石玺、石坚、石奎(明锦衣卫,授武德将军)、石金(石坚子,明山海卫指挥,授邵武将军)、石淮、石梁、石瑜、石硡、石议、石忠,石良直系11人,他的胞兄七哥家6人。
石氏17位将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五、“江湖廊庙一般心”的赤子情怀。
宿松当地人都习惯把石良叫“田园宰相”。
1363年,朱元璋被陈友琼围困于鄱阳湖,弹尽粮绝之际,他派俞通海来宿松向石良求援,传出“谁送粮,封宰相”的口谕。自古“病急乱投医”,“搬兵如救火”,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朱元璋肯定说过“谁送粮,封宰相”的话,不然,谁敢假传圣旨?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石良明明就是冲着“封宰相”的高官厚禄而豁出命来的。事实上朱元璋得救后,当时也跟石良煞有介事的许诺待江山定下之后再晋升相位。只是后来朱元璋也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而已。古往今来,“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何况出身卑贱的朱元璋早年曾经是流氓无赖一个,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他心知肚明,谁敢跟皇帝争辩不成?何况,那时朱元璋自己做皇帝还八字不见一撇呢!一直到石良退休了,告别之时,朱元璋想起当年许封相位的诺言,这位还算讲诚信的皇帝忽然良心发现,于是多给赏银,嘱石良返故里后营造相府,做个“田园宰相”。
这就是民间流传“田园宰相”的由来。
有宰相官厅为证。因为有皇帝的金口玉言,石良回到故里后,四处遍请高地仙选择风水宝地,终于在离老家石家寨不远的地方,选择一块北边是平缓的山坡,东南方是沃野千里,面临烟波浩渺的“大官湖”——可能石良喜欢这名字,背山面水,背风向阳,一个难得的好地方。
石良在这里大兴土木,营造了一进七重的宰相府。宰相官厅雄伟气派、富丽堂皇。四周围起高高的护城墙,东头是几百亩的“操兵场” ,石良带回来的兵马,农忙时屯田,闲时操练。宰相府前挖了一口大大的“鹅塘”,塘下是一望无际的良田,称之为“积谷仓”。“鹅塘”上头还有“洗马池”,上边是石桥。宰相府前一箭之地的高坡叫“灯台”,即烽火台。一时间,这里宝马香车络绎不绝,宾客盈门,人欢马叫。迎来送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种繁华,那份荣耀,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风光不再。只可惜诸多建筑均毁于清朝太平军。但是宰相官厅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前还在,只是它已经破旧不堪,再没有昔日的辉煌。宿松文化馆馆长雷鸣先生曾经拍下一副珍贵的照片。
宰相府有石良一幅对联:俎豆甲兵千载业   江湖廊庙一般心
大意是:我带着三千宿松子弟兵和大批粮草救驾,助太祖解救鄱阳湖之围,跟随太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创下大明千秋伟业,为石氏光宗耀祖;我深感皇恩浩荡,不管是在朝廷为官还是退职告老还乡为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对朝廷的赤胆忠心和对老百姓的关爱之情始终不变。
自洪武七年至洪武十年,石良在朱元璋老家凤阳带领部队兴修水利,修筑道路,改天换地,改造山河。他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
最后还要说,宿松民间至今还流传着石良打造了宿松名产“马陵打瓜子”。传说石良当年率军队参加鄱阳湖水战时,正值酷暑季节,石良所带“打瓜”(即西瓜)深受将士欢迎,朱元璋之妻马氏娘娘品之亦赞不绝口。南京建都后,马氏亲口将打瓜命名“马陵瓜”,打瓜子定为贡品。从后,马陵打瓜子名扬天下。成为我们馈赠外地亲友的宿松特产。
可以说,石良流芳百世,是一个真正的乡贤。很多东西真的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研究。
2017年6月5日星期一草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11-25 09:47 , Processed in 0.0242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