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打拼路 浓浓故土情 ——记宿松县许岭镇新乡贤张掌权 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眩人的“光环”,他从一名打工仔,逐渐打拼成今天的“宿松掌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靠的完全是吃苦耐劳和顽强的毅力;他致富不忘故里、情系父老乡亲的桑梓情怀更是为百姓们津津乐道。他从一开始带着老乡外出承包工程赚钱,到放弃外面丰厚收入返乡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率领村民共同致富、助力精准脱贫默默付出的故事也古老的松兹大地广泛流传。 他,就是宿松县许岭镇新乡贤张掌权。 赚钱不忘带老乡 今年43岁的张掌权是宿松县许岭镇石庙村人,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的他就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开始帮人补过锅、修过伞,但这些仅能糊饱肚皮。张掌权一咬牙跟人学了个泥瓦匠手艺,由于吃苦耐劳、悟性较高,很快就出师外出闯荡了。在杭州建筑市场,他不甘平庸、勤奋好学。当别人结束劳碌的一天开始休息时,他却加班加点苦心钻研建筑知识,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很快就能揽接工程了。有了这个赚钱的机会,张掌权首先想到的是家乡民工劳力低廉、外出就业没有门路的现状。于是他主动放弃了某公司的管理职位,回乡组织近300名土木工程方面的师傅去南方从事清包工程,并利用他自己打拼多年建立起来的人脉资源,为他们揽接业务。由于工程质量过硬、安全工作做得好,所以他们的业务量大增,工人工资也及时发放到手,极大地提高了乡亲们的收入。那几年中,跟随张掌权外出务工的乡亲越来越多,最多的年份达500余人,7年间跟随他外出者达4000人次,许多乡亲因此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带领乡亲闯富路 2009年,张掌权进入广东地质局承接公路和铁路干线地质勘查业务。长期藏身于高山大川、奔走于田间地头,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同时长期与土地接触,也使他对土地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工作之余,他常常想到家乡许多田地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而杂草丛生、无人问津。他想,如果合理利用,一定大有可为,也一定能让乡亲们增收。2014年,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深情,张掌权毅然离职、回归故里。 经过一番考察论证,张掌权决心从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手。2015年春节期间,经家乡宋咀及周边几个村民小组成员多次讨论决定,将抛荒田地交由他垦复种植并签订流转合同。同年春,他申请成立了“宿松掌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本着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着手部署并出资六十余万元,开工修筑机耕道路约2.5公里,翻修搁置多年的提水泵站1座,并完成原蓄水堰清淤和拦水坝加高加固工作,清理排灌沟渠400余米,翻修当家塘3口,加宽加固和改造上田下坝,垦复抛荒多年的农田旱地150余亩。为了改善基本农田种植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他特别聘请了专业农技员作技术指导,吸纳附近小组在家人员就业,已种植优种玉米20余亩并获得较高产量,单季稻约280亩,栽种油茶2600株,其它农作物若干。2016年下半年又在着手推进其他几个小组土地流转。石庙村三面环水,农田面积大,沿湖河塘堰汊多,特别是涨水年份汊头汊尾水平面上升,河脚荒田基本被淹没,他基于这一实际,为发挥村级优势,形成特色,依托成立的掌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除鼓励一般家庭入股外,为助力精准扶贫,公司还吸纳5户贫困户入股,让他们第二年顺利脱贫。万只以上规模养鸭场筹建完毕后引进优种青年麻鸭,第二批纯湖放养鸭现已进入产蛋高峰,效益喜人。 奉献社会做公益 乐善好施、情牵故里是张掌权为人的又一特点。2004年夏季的一天,张掌权偶尔路过母校——石庙小学,在同老师座谈时发现办公室连一台电扇也没有,进而了解到,由于资金困难,学校连起码的照明电灯和办公用具都没置办齐全,他当即承诺给学校捐款,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第二天张掌权就给学校送去善款4000元,学校立即购买了办公用具,较好地优化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事业小有所成的张掌权毫不犹豫拿出2万元,交到有关部门人员手中,支援四川人民抗震救灾,受到社会好评。为了更多地帮助别人,扶弱助残,,2013年,事务缠身的张掌权加入了宿松义工协会,经常跟随义工们开展敬老和助学活动。2016年端午节期间,张掌权个人给许岭敬老院送去人民币3000元,让这些老人体会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张掌权还负责许岭下仓程岭片区的助学协调,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对象,然后会同大家协商救助方案,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近年来协调爱心善款8000余元,全部捐助贫困学子。 文明乡风引领人 作为新乡贤,张掌权在家乡一带信任度极高,乡亲们家长里短、大事情小事都愿意对他倾诉,一些拿不准的事儿干脆请他作主。比如红白喜事,过去都主张大抄大办,好像不这样脸面上挂不住,张掌权则主张节俭办事,移风易俗,不提倡铺张浪费。特别是殡葬改革实施之初,不但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想不通,有些年轻人也认为遗体“火化”对不起老人,这样做“没有必要”等等。对此,身为村支部副书记的张掌权经常利用大会小会和进村入户的工作时机大力宣传和倡导殡葬改革,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并且从家族人做起。2015年,张掌权同宗的一个叔叔去世,在他的反复工作下,顺利实施了火化;2016年抗洪救灾期间,陈湾组一名老人去世,他的后人看见大家都忙于抗洪,加之道路被淹,想借此机会将老人就地土葬。张掌权坚决不同意,认为这决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而是事关殡葬改革制度能否顺利实施。所以,出殡那天,张掌权亲自参加并安排人员将老人遗体护送至殡仪馆,随即匆匆返回,一头扎入抗洪救灾事务之中……。村民们住在一帮,平日里难免有个磕磕碰碰、是是非非的,每到难以调解之时,人们都会不约而同找张掌权“主持公道”。2015年11月中旬的一天,石庙村两户人家因宅基地面积划分发生纠纷,由于意见不合,其中一老人半夜意欲跳河自尽。村人纷纷上前劝说无效,一个电话打给了住在县城的张掌权。接到电话后,张掌权二话没说,顾不上深夜寒气袭人,立即开车快速来到河边,劝说了几句硬是将老人一把抱住,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并连夜平息了纠纷。村里平日张家长李家短的矛盾纠纷不断,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张掌权只要知道了都会亲自上前解决。“张掌权所在的张庙村村民纠纷调处几乎做到了 ‘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说起张掌权,连村警务室民警也翘起了大拇指。 (王宇平 陶醉)2017/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