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6|回复: 3

石钺,在农民与五品官之间的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3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钺,在农民与五品官之间的选择
——(石氏古乡贤之二)

      石良在洪武十四年退休,大儿子石镜接替了他的正千户职务。洪武十八年(1385),石镜在调临安卫途中遇害,客死他乡,年仅三十二岁。
      石镜死后,他的职务谁来接替?封建社会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儿子,一是兄弟,所谓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但是,当时石镜两个儿子年纪都很小,大儿子才九岁,小儿子还在襁褓中,九岁的娃娃是不可能接替的。所以他的兄弟石钺是理在所当然的接班人。
      石氏族谱有一篇《兵部供袭职文状》,具体说明了这件事。石良在报告中说:
       “洪武十七年四月内,调男石镜河南都司飞虎卫正千户,当年五月内取回。复调云南临安卫,行至四川重庆府泸州,至洪武十八年(1385)正月初一夜,被同行吴百户等谋杀,初二日身故。窃缘有孙石保安,年方九岁,幼小又兼患病,不时举发,难以操练。良思无报效,今将嫡次男石钺见年三十一岁,前来操练袭职。良于洪武十九年十一月初一日具本于奉天门早朝奏奉。” 时间是洪武十九年(1386)十一月初二日
      可见 ,石钺接替,不仅是石良亲自决定安排的,而且向皇帝报告了,并且有皇帝的圣旨:
      “准尔的文书,附科钦此,所供中间并无诈冒,亦不系乞养异姓,系是嫡亲男,如虚甘当诳官,重罪不辞,执结是实。”
      所以石钺接替合理合法,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这一年石钺好31岁。真是风华正茂春风得意的年龄。但是,石钺来到京城赴任时,自己主动向主管官员报告说,我的兄弟有两个儿子,请领导开恩,等他们成年以后再来接替他父亲的职务。他诚恳地说:“朝有世及之恩,臣无越次之罪” ——朝廷有 “兄终弟及” 的好政策,然而我不忍心夺了侄儿的职位。朝廷官员被他诚心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样,石钺眼由一个堂堂五品官员又回到原来普通农民的位子上。石钺却如释重负,他高兴地说:“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地见兄于地下矣。”
      这段文字来源于石氏族谱《仲英公传》,原话是 “洪武中,起送赴京拟袭兄职,到部自陈,兄有亲男润,请俟其年壮承袭;朝有世及之恩,臣无越次之罪。许之,喜曰:吾他日可见兄于地下矣,遂归。”
      石钺,一个义薄云天的人物!
      大哥死了,根据父亲安排接替原来属于父亲的职务,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从一个普通农民平步青云成为正五品职务的 “武平卫正千户”、“武德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干部,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啊!
谁不想出人头地?
      封建社会,为了接班问题,闹得血雨腥风的比比皆是。君不见,兄弟相戳,父子相残,兵戎相见。一部《史记》“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历史上那么英明的李世民,竟然杀兄逼父,被后人称为 “最英明的篡位者”;清王朝那么英明的康熙皇帝也不能处理好儿子们的接班问题。  然而,这个石钺,硬是把这到嘴的肥肉吐出来,让给侄子 “润”!
      后来石镜的两个儿子也都英年早逝。族人立石钺的大儿子石洪为嗣,世袭武德将军、洪塘湖正千户职。这个职务终于被他的大儿子承袭了。现在亳州石姓都是石洪的后裔。这是后话。
      为此,《石氏族谱》给了石钺极高的评价—— “素禀刚烈,倜傥仗义,古豪杰风” ——性格刚强而有气节,富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讲义气,有古代豪杰的风范。 
      石钺,字仲英,石良的二儿子,在他们一辈兄弟中排行十五。生于元顺帝至正丙申(1356年)九月初九日午时,卒于明建文三年(1401)十月初一日未时,葬县城北关外,地名大山深沟岭,又名城门冲。两个老婆,五个儿子。“城门冲”,就是现在宿松山水公园西北边山坡的松树林。坟墓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石钺,在农民与五品官之间的选择,一篇千古佳话!留给后人无限钦佩与赞许。
  ( 石普水  2017年4月4日清明)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钺,在布衣与五品官之间的选择(2)
——【石氏古乡贤之二】
石普水
石钺,石良的二儿子。石氏族谱介绍他的身份是布衣,用现在话说是一个普通农民。在讲究出身与身份的古代,不能光宗耀祖不能不是一种遗憾。然而,对于石钺来说他完全可以是朝廷五品命官,流芳百世。他自己亲手把机会让给九岁侄儿的。
让我详细讲讲这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洪武十八年(1385)。
石良在洪武十四(1381)年退休,大儿子石镜接替了他的正千户职务。四年后的正月初一,石镜在调临安卫途中遇害,客死他乡,年仅三十二岁。
石镜死后,谁来接替?封建社会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儿子,一是兄弟,所谓“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当时石镜两个儿子年纪都很小,大儿子才九岁,小儿子还在襁褓中,九岁的娃娃是不可能接替的。所以他的兄弟石钺是理在所当然的接班人。
    石氏族谱有一篇石良写的《兵部供袭职文状》,具体说明了这件事。他在洪武十九年(1386)十一月初二日向皇帝的报告中说:
    “洪武十七年四月内,调男石镜河南都司飞虎卫正千户,当年五月内取回。复调云南临安卫,行至四川重庆府泸州,至洪武十八年(1385)正月初一夜,被同行吴百户等谋杀,初二日身故。窃缘有孙石保安,年方九岁,幼小又兼患病,不时举发,难以操练。良思无报效,今将嫡次男石钺见年三十一岁,前来操练袭职。良于洪武十九年十一月初一日具本于奉天门早朝奏奉。”
可见 ,石钺接替,不仅是石良亲自决定安排的,而且向皇帝报告了,并且后面还有皇帝的圣旨:
“准尔的文书,附科钦此,所供中间并无诈冒,亦不系乞养异姓,系是嫡亲男,如虚甘当诳官,重罪不辞,执结是实。”
所以,石钺接替合理合法,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这一年石钺31岁,正真是风华正茂春风得意的年龄。但是,石钺来到京城赴任时,自己主动向主管官员说,我的兄弟有两个儿子,请领导开恩,等他们成年以后再来接替他父亲的职务。他诚恳地说:“朝有世及之恩,臣无越次之罪”——朝廷有好政策,然而我不忍心夺了侄儿的职位。朝廷官员被他诚心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样,石钺由一个堂堂五品官员又回到原来普通农民的位子上,成了布衣。他却如释重负,高兴地说:“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地见兄于地下矣。”
这段文字来源于石氏族谱《仲  英 公  传》,原话是“洪武中,起送赴京拟袭兄职,到部自陈,兄有亲男润,请俟其年壮承袭;朝有世及之恩,臣无越次之罪。(部)许之,喜曰:吾他日可见兄于地下矣,遂归。”
石钺,一个义薄云天的人物!
大哥死了,根据父亲安排接替原来属于父亲的职务,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从一个普通农民平步青云成为正五品职务的 “武平卫正千户”、“武德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干部,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啊!
谁不想出人头地?
封建社会,为了接班问题,闹得血雨腥风的比比皆是。君不见,兄弟相戳,父子相残,兵戎相见。一部《史记》“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历史上那么英明的李世民,竟然杀兄逼父,被后人称为“最英明的篡位者”;清王朝那么英明的康熙皇帝也不能处理好儿子们的接班问题。  然而,这个石钺,硬是把这到嘴的肥肉吐出来,让给侄子“润”!
后来石镜的两个儿子也都英年早逝。族人立石钺的大儿子石洪为嗣,世袭武德将军、洪塘湖正千户职。这个职务终于被他的大儿子承袭了,现在亳州石姓都是他的后裔。这是后话。
为此,《石氏族谱》给了石钺极高的评价——“素禀刚烈,倜傥仗义,古豪杰风”——性格刚强而有气节,富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讲义气,有古代豪杰的风范。 
石钺,字仲英,石良的二儿子,在他们一辈兄弟中排行十五。生于元顺帝至正丙申(1356年)九月初九日午时,卒于明建文三年(1401)十月初一日未时,葬县城北关外,地名大山深沟岭,又名城门冲。两个老婆,五个儿子。“城门冲”,就是现在宿松山水公园西北边山坡的松树林。
石钺的坟墓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他在布衣与五品官之间的选择,是一篇千古佳话!留给后人无限钦佩与赞许。
(2017年4月4日清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5-27 11:29 , Processed in 0.0183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