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为而自清,地无为而自运”, 如同先生设想,字可以转变的。“约定俗成”。随他去吧! 也说《枇杷记》 琵琶是不是可以写枇杷,恐怕很早是可以吧! 琵琶都可以写成批把,怎么不会写成枇杷呢? 东汉经学家,南安太守,山东昌乐人刘熙,有《釋名·卷四·釋樂器第二十二》 “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 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琵琶弹奏基本手法,左手或按指,或推或拉。这里的“推拉”,就是左手的推手引手,右手指法,有轮指,即每根手指轮流反复快速弹那根弦,好比弹吉他的震音。琵琶轮指有不止轮流单弦的,如带轮、扫轮、满轮等。叫它和弦。右手还有一个手法,或向前拨,或从下挑,所谓“拨挑”就是右手的前、却指法。所以有“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 批把亦作枇杷,魏晋时期改为为琵琶, 至于为什么要改字呢?是不是文字要避讳呢?不得而知。 周武帝时龟兹人已来中原弹奏。汉武帝时马上弹之以慰公主,东汉时已司空见惯。唐代琵琶种类较多, 高手迭出。不在话下,暂且不说。 跟随着读了先生许多好作品,知道先生懂得很多,从讲琵琶,这里岔开一个话题,讲一首古诗《凉州词》。对先生谈谈,我的理解。百忙中,先生如有空,请先生再看看。 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人说是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纵纵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醉卧在沙场,请不要见笑,自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家的。 要我说 第二句,可不可以这样句读——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是葡萄美酒,酒杯是锃明彻亮的夜光杯,那边喝醉了还想喝,那边还在弹着琵琶助兴,那边随时催着到营房外去换岗。那喝着美酒,那弹着琵琶,你可别笑,自古至今,有几个职业军人能活着回家的呢? 老汉我解诗——不知所出,恍恍惚惚。 因曰:“天无为而自清,地无为而自运”,人无为,“恍恍惚惚,不知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