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自利,路子越走越狭窄。可是楼主却说到自私自利有许多好处。 我看罢,少不得要讲几句不同看法。 说个不好听的,自私自利的小伙子,恐怕很难找到女朋友。没有哪个老丈,舍得把女儿嫁给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伙子。 自私自利的人,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所以自私自利的人,没有人缘。 1939年12月21日毛主席《纪念白求恩》文中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有许多工农兵读过老三篇的,自觉革命,都知道“大公无私”。 有许多领导干部,自我约束,都知道“无私才能无畏”。 自私自利,最终滑落为贪得无厌的小人。 全国人民如果都“自私自利”, 不知道会对社会有什么益处。 我认为提倡“自私自利”,算不得正人君子。 自私自利,不只是新中国人厌恶,古人对“自私自利”的批判,就很深刻。 西晋文学家,中牟人潘尼,《安身论》其中就有—— 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 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 易其心而后语。 定其交而后求。 笃其志而后行。 然则, 动者,吉凶之端也。 语者,荣辱之主也。 求者利病之几也。 行者安危之决也。 故君子不妄动也,动必适其道。 不徒语也,语必经于理。 不苟求也,求必造于义。 不虚行也,行必由于正。 夫然用能免或系之凶,享自天之右 故身不安则殆,言不从则悖,交不审则惑,行不笃则危。 四者行乎中,则忧患接于外矣。 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自私者不能成其私,有欲者不能济其欲,理之至也。 欲苟不济,能无争乎? 私苟不从,能无伐乎? 人人自私,家家有欲,众欲并争,群私交伐。 争则乱之萌也,伐则怨之府也。 怨乱既构,危害及之,得不惧乎? …… 君子则不然。知自私之害公也,然后外其身; 知有欲之伤德也,故远绝荣利; 知争竞之遘灾也,故犯而不校; 知好伐之招怨也,故有功而不德。 安身而不为私,故身正而私全; 慎言而不适欲,故言济而欲从; 定交而不求益,故交立而益厚; 谨行而不求名,故行成而名美。 止则立乎无私之域,行则由乎不争之涂,必将通天下之理,而济万物之性。 天下犹我,故与天下同其欲; 己犹万物,故与万物同其利。 ……。 我不知楼主读过没有,这里且复制两段原文,您说自学过高中,文言文应该读得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