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走出来的,少数人走的小路,与多数人走的大路不同。就像私有与公有不同。 炮先生,路遥12日有回帖吗? 炮先生文--《评路遥12日回帖》,【 56年的“三大改造”,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这一国策,否定了人的“自我”(自私自利);国民经济完全掌握在官方的“计划经济”范围之内。……“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 其实,炮先生并不是“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 炮先生只知道1959年饥荒,而不知56年为何要三大改造。先生好年轻啊! ~~~~ 中国从封建到半殖民地半封建,走过私有制度里漫长的路。国家利益几乎被列强瓜分了。 国家需要从私有制度到天下为公的提出,是一个进步。初步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但私人利益的旗帜下只有少数人富有,那时,日本小国都可以大胆侵入中原。 这都是私有制度给国家的危害,史学家们早有记载。 ~~~~ 国家解放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粮油棉农业物资供应不上,资本家有钱,乘机大量囤积,国家只好引进洋米。由饥荒引发所有生活物资通货膨胀。那时的工资以折实价——“大行大价”为标准,即把人的生活必须(一斤大米,一斤面粉,一斤煤一尺龙头细布,一两食用油,)为一个单位,这个单位价格每天都在变,每天都换牌标价,叫牌价。银行叫折实价。这个折实价,一天生活必须价,从解放8百多元到后来大约5千3百多元吧,1953年钱币改革,纸币,黄一分蓝二分绿五分棕一角紫五角红一元,蓝二元绿三元酱五元,黄一分相当于1953年钱币改革前的 100元。 1952年,我国成立了粮食部,粮食部长章乃器,中央财经委员会负责人陈云,在1954年全国性大水灾的时候,提出统购统销。我国实行的由国家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粮食的政策。来解决资本家有钱大量囤积一类物资--粮油棉--的情况, 在1956年我国又实行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提出公私合营。中国才开始了公天下。解放一来,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上了年龄人见证过的。公有的路子越走越宽。 ~~~~ 如果没有章乃器陈云等上一辈人提出的统购统销,怎么能战胜资本家的囤积,怎么能战胜物价飞涨,遍地饥荒。 如果没有从公私合营到一大二公,完成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的转变,怎么从一穷二白走向今天的市场繁荣? 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私人利益还是有的,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还会在相当一定范围内,得到合理合法的席位。但这不是给自私自利开绿灯。自私自利在这个相当一段时间里,在这个相当一定范围内,被常人所不齿。 私有制度在部分人的脑海里仍然流连不去,而常人并不能用残余的私人利益,来证明自私自利合理合法。 自私自利以损公肥私为一个特点,在一个家庭里出现成员自私自利,可能使家人不和,在一个集体出现官爷自私自利,可能不光是本位主义闹分裂,还可能出现与法理对抗的损公肥私。 ~~~~ 论坛上各叙己见,论理可以,不要恶语伤人。圣人提倡仁义礼智信,如今有人家三代,抱礼智信起名字,却说:“朽者,愚也;虽愚而可省者,当为圣也。既愚而终不省者,可谓腐者;腐者,尸也。” 似乎一肚子文罗。看《评路遥12日回帖》所评,不知愚是什么,不知贱为何物。 先生,生在现时的公,你又不是地主资本家的后代。何苦要复旧,借私人利益来说自私自利的合理合法呢? 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中庸》有--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刚愎自用者愚蠢,独断专行者卑贱,生于今却要复古者,惹灾祸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