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23|回复: 9

[随笔杂文] 浅论官民平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论官民平等
还原官民平等,人民对官叫父母官;官认可人民是衣食父母。
官是民的主心骨,是民的大靠山,是人民的公仆。
官民平等,就像消费服务那样,人人都有可机会服务别人,人人都有可能享受别人的服务。
官民和谐恐怕要从世外桃源说起。和谐不是一小撮,应该是一大片,又怎么能找出那么多世外桃源呢。
或问:大家都是民,不好吗?何必要官来管着呢?
柳宗元说,人类开始的时候,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自卫,必将借助武器用以保护自己,猎杀天敌。有了武器,就有争夺,争夺不休,就请人评理,评理清晰的,听他的人就多,大家就以制约的手段来维护人类内部,产生出一个部落。
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借助武力。又有一个级别的能人,来平息武力冲突,于是管理阶层就有大小不同的级别。于是有官有民产生统治。
依据柳宗元的封建论,这不过是官民的幼稚阶段。
~~~
不巧的是,为了维护这些人类占极少数人的统治,组成了民不需要的官,这些官是吸血鬼、寄生虫一类,消耗人民的税收而不能为人民服务。不能为人民谋益。
于是有人说:“在和谐时期,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官;而在矛盾激化,动乱时期,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民”
若依我看,
不论是战乱时期,还是时局稳定时期,都有官民之分界。官之间和民之间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
好民与好官在局部和谐,坏民与坏官在局部勾结。
好民与坏官斗,坏民与好官斗,无休无歇。支撑了上下五千年假“文明”,真斗争。
只有一种另外,就是明明知道对人民无益的官,就像舍不得割尾巴一样,不愿清除。这时,不管人民怎样呼救,都会徒劳无功。何以至此?曰: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不正只能跟歪搭配的年代,人民的呼救是无效呼救。
~~~
那个,当官难,难当官,其实是无病呻吟。他们做了亏心事,害怕人民,成天价龟缩在被保护下的办公室里懒政。当官不为民做主,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何曾会有个难字?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从争民权到创国威的阶段,中国出现了新气象。官与民只是分工不同。
如果看不清这一点,
某官,如果看不清这一点,自以为有特权,为所欲为,作威作福,迟早会被不认可,要倒霉的。
某民,如果看不清这一点,自以为改变命运只有当官,采用拉拢腐蚀领导,钻进了领导集团。
有的连一个士兵的基本素质都没有,还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振振有词说是法国拿破仑的名言。
我说他错了,拿破仑没有那么说。
拿破仑鼓吹他的士兵有权威,说:“每个法国士兵的背包里都装着元帅的指挥棒。”
原文是“Every French soldiercarries a marshal s baton in his knapsack。”
这哪里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呢。
怎么在这些国人里,就出现这许多削尖了脑袋想当官的家伙,还借人家下巴上一点水,把事实说歪了!荒谬无知啊!
~~~
历来主张服从就是和谐。好像一贯正确。当三忠于四无限的那个“永远健康”,披露他还五七一的时候。像惊雷一样炸开了民间愚昧的沉闷。
那时,打破一种愚昧的沉闷,就像今时广告——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于是人人说,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是好领导。
需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人民喜欢的官,人民拥护的官,
国家有责任吐故纳新,清除腐败。决不能让官场腐败形成一个气候。
~~~
人民需要的,官与民的关系,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见【论语·泰伯】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
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
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
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
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发表于 2018-12-15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分赞同老师佳作中语出经典的''官民平等,就像消费服务那样,人人都有机会服务别人,人人都有可能享受别人的服务''。                       可见,"官与民"无等级价值可分,同为人类共呼吸大自然之乳汁而生存,谁与谁试比高低贵贱呢?
     原始是以强暴征服个体对方自称"头",逐渐形成势力后演变成团伙,发展成部落而占域为"王",称君并为王。实行''禅让制''。
     到了"夏 商 西周"便完善了一些制度,即制订了"世卿世禄"制度,产生并便称之为高级官吏的称呼,父死子继,世代为官享禄。
     到了战国时期,秦皇为统一国家便发起了变法运动,打击贵族专权而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攺制为"军功爵制",成立"国家"。
     到了两汉时期,便推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反而给各级官吏在察举和征辟中徇私舞弊留下很多缝隙,所以到了东汉末年,竟然出现  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怪现象。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变法为:"九品中正"制,
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仼中央高官,举政国务。
     到了"隋唐时期",中央急需优秀人才,变法改制为"科举制",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到了"明清时期"便实行八股取士: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但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到了伟大时期的今天,戏剧《七品芝麻官》中有一句台词,叫做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共产党干部的境界和责任感,总不能连一个封建社会的七品官还不如。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越多,党和人民事业就越有希望。党组织把我们放在领导岗位上,给我们提供为人民服务的大舞台,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摘自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二〇一〇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0年9月1日
      游览古往今来,
"官与民"不是对立面,更不是"矛"与"盾",应是魚水情深。虽有个别官把自已当做"官",自认高人一等,这是不聪明的糊塗官。"民"也自愧低"官"一大半,是无志气助拔他人之高,而自不力行!             謹请老师指正!如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炮先生今日说到李白有无后悔。
在某看来,李白就是一个书呆子,一生的洒脱,其实是疯癫参半。自以为一肚子文章。没有引荐时,贱如蒿草。皮囊下,也就是个草包。
当了大官时,满腹文罗,皮囊下,算是包香料,也没有配上好菜。
李白(701-762) 早年自学了一些本土宗教的道学,道号青莲居士。
42岁因一名道友的推荐认识了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玉真公主道号无上。
只因玉真公主得胞兄唐玄宗宠爱,在长安辅仁坊建了座玉真观供她修炼道行heng,玉真公主借此传道机会,遍游名山大川。在陕西周至县楼台观,得遇李白,仰慕李白才华,将李白推荐给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让他进了翰林。
想那朝廷怎是个意境干净之处,凭他从不妥协的性质,不上三年,因嫉妒而遭排挤,就离开了朝堂流浪山水之间。寂寞随之萦绕不休。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奔蜀地,任命皇子永王李璘担任江南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带领数万大军坐镇江陵。为建立江淮防线,永王李璘大力招揽人才,扩充实力,阻击安史叛军向江南蔓延。李白闻讯后立即前往投奔。永王李璘久仰李白大名,当即让他成为自己的幕僚并任命“辟为府僚佐”
书呆子个性又上来了。
李白不懂落魄皇帝到底有多大一个任命权,以为李璘得到重用,凭统领的军队和地广物丰,可以以东南一隅抗击安禄山之乱。写下了许多称赞李璘的诗词。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有一首: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诗中把永王吹嘘的太过了,诗中引典故秦始皇营建海中桥、汉武帝枞阳射蛟龙、唐太宗李世民渡辽河征辽东三个典故。自然就没有顾及唐玄宗李隆基的其他皇子。后来因此定罪是反王李璘同党。李璘也因此定为反王被消灭。
却说唐玄宗李隆基有一个儿子李亨,与李璘是同父异母兄弟,李璘的妈妈郭顺仪死的早,李璘是李亨养大。
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江淮鱼米之乡有那个李璘,作为肃宗李亨怎么能够不灭之而后快呢?
以诗词为证,李白定为反王李璘同伙,李白有口莫辩,唐肃宗看在郭子仪求情的面子上,把李白流放夜郎。李白彻底被唐朝皇帝抛弃,从此一蹶不振。颠沛流离染上一身毛病,公元759年关中地区天旱,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写下了欢快的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元761年
唐朝将领李光弼,用运动战多次击败史思明,李白不幸重病缠身,还打算投军李光弼,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公元762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这位可怜的诗人,享年62岁。
李白,一肚子诗书,为官就被排挤,保驾就遭株连。
还当什么官,还论什么道?
胡如我农家有三分自留地,几只老母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我就炮手老江先生的《说官》回答一下关于“官与民”的关系。
看炮先生此文,提出的城市棚户区改造,老城区改造,在政府还没有实施改造的情况下,市民抱怨政府禁止私自改建。仅仅是实施改造的一个时间差的事情。并没有形成官民对立的矛盾双方。用矛盾二字尚远了些。
正如忠厚的张学久先生说的,“一个具体矛盾的产生,往往要经历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这个矛盾还没有来得及造成展开的过程。怎么就形成了官民矛盾呢?
~~~
愚认为官民矛盾是这样产生的:
基层政府如果存在无政府主义或非正义状态。不能善待辖区的民众,不能有效保护民众的基本权利,反而侵犯他们。发展到官民之间缺乏相互信任、不能相互包容的时候,上级又拒绝越级上访。接下来,政策赋予民众的各种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就会产生官与民成为对立面。
但这是有三个先决条件,才改变了官民原有的含义。就像本来合法夫妻,由于几个先决条件破坏以后,形成的奸杀亲夫、奸杀妻子的反目成仇。
~~~
官民原有的含义,不是矛盾的对立面。如果把矛盾从小分歧,上纲上线无限放大。
就如同其他邻域的矛盾过程:
在社会上,把小分歧上纲上线到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会,回到各种名字的红卫兵时期那样,被利用来文斗加武斗;
在夫妻婆媳父子兄弟上,把小小的分歧,视为化不开的死疙瘩,上升到矛盾的对立面,就会各发各财,形同陌路。
这样的无限上纲,就是神经质。是不可取的太聪明。
毛主席《矛盾论》有一段话相当好,这里引用一下。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著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结解了。”
就我们经常所看到的矛盾,只不过是一种矛盾过程,而且这些矛盾过程,都是裹挟着利益被操纵的。而不是矛盾相互依存的对立面。神经质一般的,因操纵矛盾过程的结果是什么?曰:和则分,乱则斗。
如果像抽丝剥茧一样,找到矛盾的头绪,找到主要矛盾,并且善待处理主要矛盾,必然就化干戈为玉帛。
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是十九世纪英国首相,他说:
“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
用英译汉,是说:
“一个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
只有永久的利益”。
这话可以移动引用的。
愚认为,矛盾升级过程,是裹挟着利益放大的。
为了和谐,放下小事上一点利益,矛盾过程得以终止。
从而获得比放弃的那点利益,要多得多的好处。
和谐是因为,官民利益均沾。就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动乱是因为,侵犯民的利益,且官官相护,“官逼民叛”。
~~~
善治民者先治吏。善治国者先治官。
善治民者先治吏。这是解决官民矛盾的最基本的方法。
善治国者先治官。这是解决历史周期律的简明的方法。
抓住主要矛盾,首先解决主要矛盾。这是还原真相,破解难题最有效的方法。
少一些神经质,分歧意见就不会矛盾化、庸俗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
  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我是看不出这一推论的逻辑关系;可能也没有其他人有如此慧眼。
  现实中,贪官,赃官的亲戚多有沾光,可会在“老百姓当中兴起仁的风气”吗?荒缪至极。
  既为君子,与其所谓的“老朋友”分道扬镳,那必是道不同。此与人们的“冷漠”,有何关联?脑子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
2、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不会兴起仁的风气;
3、在上位的人如果不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
这三句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这里先生认定1、是错误的。那么2、或者3、你认为反而正确啰?
拿你举例说:“贪官,赃官的亲戚多有沾光,可会在老百姓当中兴起仁的风气吗?
我看,问对了。
官厚待他的亲戚。如果官属于好人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没有异议。
贪官,赃官的亲戚多有沾光,老百姓当中兴起仁的风气,就会对贪官,赃官不满意;对官的亲戚多有沾光,也不满意。这种老百姓当中兴起仁的风气,是以不满意来表示的。
你以为老百姓当中兴起仁的风气,不包括对贪官,赃官不满意吗?你错了。如果不包括,就是对贪官,赃官满意才是仁的风气哟?老百姓当中兴起对贪官,赃官满意还叫仁的风气吗?那就奇怪了。
或者1、2、3、都不存在。老百姓当中兴起仁的风气,与在上位的人没有什么如果,则是自发的。一生下地就是自发的。你不觉得是生而知之吗?
又或者在老百姓当中永远不会兴起仁的风气。你不觉得又划到唯上智下愚不移吗?
一个县政府划定旧城区改造,禁止私自改建,说不是别的,而是官民矛盾,也太多了矛盾吧。
同理,如果划定征收地块,禁止建房,禁止耕种,说不是别的而是官民矛盾对立,也说不过去吧?
认识矛盾的目的是解决矛盾,既然咬定官民是矛盾的对立面,为什么没有哪个哲学家提出取消官,进入无政府主义呢?
分歧应该妥善对待,矛盾应该缩小,不要矛盾扩大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11-25 13:35 , Processed in 0.0259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