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官民平等 还原官民平等,人民对官叫父母官;官认可人民是衣食父母。 官是民的主心骨,是民的大靠山,是人民的公仆。 官民平等,就像消费服务那样,人人都有可机会服务别人,人人都有可能享受别人的服务。 官民和谐恐怕要从世外桃源说起。和谐不是一小撮,应该是一大片,又怎么能找出那么多世外桃源呢。 或问:大家都是民,不好吗?何必要官来管着呢? 柳宗元说,人类开始的时候,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自卫,必将借助武器用以保护自己,猎杀天敌。有了武器,就有争夺,争夺不休,就请人评理,评理清晰的,听他的人就多,大家就以制约的手段来维护人类内部,产生出一个部落。 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借助武力。又有一个级别的能人,来平息武力冲突,于是管理阶层就有大小不同的级别。于是有官有民产生统治。 依据柳宗元的封建论,这不过是官民的幼稚阶段。 ~~~ 不巧的是,为了维护这些人类占极少数人的统治,组成了民不需要的官,这些官是吸血鬼、寄生虫一类,消耗人民的税收而不能为人民服务。不能为人民谋益。 于是有人说:“在和谐时期,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官;而在矛盾激化,动乱时期,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民” 若依我看, 不论是战乱时期,还是时局稳定时期,都有官民之分界。官之间和民之间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 好民与好官在局部和谐,坏民与坏官在局部勾结。 好民与坏官斗,坏民与好官斗,无休无歇。支撑了上下五千年假“文明”,真斗争。 只有一种另外,就是明明知道对人民无益的官,就像舍不得割尾巴一样,不愿清除。这时,不管人民怎样呼救,都会徒劳无功。何以至此?曰: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不正只能跟歪搭配的年代,人民的呼救是无效呼救。 ~~~ 那个,当官难,难当官,其实是无病呻吟。他们做了亏心事,害怕人民,成天价龟缩在被保护下的办公室里懒政。当官不为民做主,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何曾会有个难字?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从争民权到创国威的阶段,中国出现了新气象。官与民只是分工不同。 如果看不清这一点, 某官,如果看不清这一点,自以为有特权,为所欲为,作威作福,迟早会被不认可,要倒霉的。 某民,如果看不清这一点,自以为改变命运只有当官,采用拉拢腐蚀领导,钻进了领导集团。 有的连一个士兵的基本素质都没有,还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振振有词说是法国拿破仑的名言。 我说他错了,拿破仑没有那么说。 拿破仑鼓吹他的士兵有权威,说:“每个法国士兵的背包里都装着元帅的指挥棒。” 原文是“Every French soldiercarries a marshal s baton in his knapsack。” 这哪里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呢。 怎么在这些国人里,就出现这许多削尖了脑袋想当官的家伙,还借人家下巴上一点水,把事实说歪了!荒谬无知啊! ~~~ 历来主张服从就是和谐。好像一贯正确。当三忠于四无限的那个“永远健康”,披露他还五七一的时候。像惊雷一样炸开了民间愚昧的沉闷。 那时,打破一种愚昧的沉闷,就像今时广告——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于是人人说,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是好领导。 需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人民喜欢的官,人民拥护的官, 国家有责任吐故纳新,清除腐败。决不能让官场腐败形成一个气候。 ~~~ 人民需要的,官与民的关系,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见【论语·泰伯】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 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 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 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 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