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73|回复: 7

宿松“红楼” 梦醒时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7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_2155.JPG
      这个中秋节去了一趟宜城——安庆。在安庆专程拜望了一位老邻居,我叫她石姨。
      石姨叫石珍珠,原是宿松县纪委的一名干部。石姨退休多年,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现居住在安庆。
      石姨的一家和我们家邻居多年,少说也有40年的时间吧。现左右隔壁的邻居,在父辈中唯有石姨还健在。
      那时,我们和石姨一家做邻居,就住在宿松“红楼”的旁边,距离县城老厅街不到百米。
17.png
      我说的宿松“红楼”, 当然是指宿松唯一现存的两幢带有标志性建筑的办公“红楼”。 它们就位于老厅街,我和石姨家旁边就紧挨着。
      这两幢“红楼” 仅一条马路之隔,相距也就200——300米。两幢楼的大门紧紧相对,呼应其中,其建筑风格和特色如出一辙。楼房呈长方形,上下2层,为砖木结构。由于整幢楼房由红色砖块砌成,木质窗框由于风雨剥蚀,年久失修,仍不见外形有任意改观。我们称这两幢楼为“红楼” 并不为过。
      说起这两幢“红楼”的历史,有人证明在1958年——1968年,至少10年间,这里曾是宿松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地。
      在沿街的巷子里,至今还生长着一棵老樟树。在老樟树的旁边,原有一幢临街的长方形平房,外墙同样为红色砖块砌成,整体为砖木结构。据《宿松县志》记载,当时的宿松县委组织部就座落在这里。这里乃是当时宿松政务中心。
16.png
      老樟树见证了这里的变迁,更见证了一段历史。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幢建筑奇特的“红楼”? 有建筑业内人士说,这两幢楼实为苏式建筑,红墙黑瓦,互为对称是较为明显的建筑特征。
      我本人不懂建筑,也无从去考证建筑的演变。我更不懂社会的变革,一个“政治权力中心”的交替、转换,但我能感受到,这里的两幢“红楼”曾非同一般。
      因为,我和石姨的一家又曾以此为邻,相伴左右,见证了“红楼” 那些不平凡的经历和过往——
      我和石姨家原进出一个门幢,犹如一个四合院。进入大门,便是一个“天井”, 隔着“天井”,左右隔壁共有4家。关起大门,4家人就是一家人。
      听父辈说,这里早先是一块监狱之地,所住之地原为狱警住所。墙壁砖块均能显示“监狱” 二字。
14.png
      我们家是1970年初从老街上的银行搬到这里住的。我那时还很小,记事不多。记得刚搬去时,沿现在的“聚金楼” 有一个老大的围墙。围墙内是一片空旷的场地。记得那时,家里没柴烧,家家户户都爱买糠壳和酒糟回来烧。我家当然也不例外,这院墙内的空场地就成了我们平日晒糠壳和酒糟的最佳场地。
      四户邻居主人,当时都是县委机关干部。我父亲其时就在县委组织部工作。而县委、县政府办公场所在那时也搬离了。
      我依稀记得,当时住在小“红楼” 里的是一支驻军部队。因为没事,我好跟着部队战士一块外出打靶,捡一捡我最喜爱的子弹壳。所以,部队干部、战士每次外出打靶也都愿意带着我,待打靶结束,把子弹壳装满我的口袋。
11.png
      我对“红楼”的记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有的——
      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伟人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举国悲恸。
      特别是这一年的唐山大地震,让我记忆犹深。不为别的,我们一个院内的4户邻居,为了躲避地震,在不大的院落里搭起了防震棚,日夜就住在一起,守侯在一起,俨然就是一家人,相互关照和温暖。当然,最开心的还是我们邻家的这些小伙伴,——少年不识愁滋味!整天就你串到我家,我串到你家。那是一个夜不闭户、人人没有任何猜忌、防备心的年代,那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岁月——
      我们几个男女小伙伴,没事就爱往两幢小“红楼” 跑,“躲猫猫” 则是我们乐此不疲的游戏。
      那时,县城还没有电视,更谈不上谁家里还有电视机。不知什么时候?宿松县广播站迁入到这幢小“红楼”? 让我对这里的小“红楼” 有了不解之缘。
      广播站不时弄来投影电影,我和我的小伙伴在这里也找到了新的乐趣。每到傍晚时分,我们会准时出现在小“红楼” 里,等待一场又一场好看的电影。
13.png
      于是,这小“红楼” 伴随着我们长大,留下了一段最美好的青春记忆——
      尔后,因少年的部队情怀,我离开家乡,去了部队。5年后,当我回到家乡时,这里已是物是人非。家门口的两幢小“红楼”, 一幢正式掛牌为“宿松广播站”的办公地,一幢则掛牌为“宿松县水利电力局”。
      奇巧有缘的是我从部队退伍后又被直接分配到了县广播站。在这幢小“红楼” 里,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与“红楼” 为伴,整整生活、工作了30年。
       而对面的小“红楼”, 因工作之需,更是我常去之地。两幢“红楼”的主人、家属也在不断加强互动和往来。特别是晚饭后,聊天、看电视成了“红楼” 人的首选。
      “红楼” 历经苍桑,饱经风雨,见证了岁月的更迭和时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在石姨家叙旧、闲聊,石姨谈得最多的还是那老街、老房子和老邻居,不时勾起老人一点一滴的回忆。看得出,老人的回忆充满了温馨和美好。那是一种萦绕于怀的乡情和乡愁。
      可石姨并不知道,此时,正值宿松在县城老厅街大张旗鼓进行拆危升级改造。那小“红楼”的命运又该如何?对石姨来说,这是一个地标性建筑,这是一段弥足珍贵,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同样纠结于心,无法告慰石姨。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文化的符号,是地理上的一处座标,是回家路上的指示牌······。当这一切丧失,不复存在的时侯,让我们的灵魂又如何安放?
      “红楼” 该何去何从?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宿松非遗文化传承人司国庆认为,我们要铲平一座“红楼”容易,但要再建起一座“红楼” 就并非易事。即使是金子换来的也是假的,这是一种厚重文化的底蕴和颜色。我们能复制吗?只能是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更有有识之士认为,建筑的文化、历史价值要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宿松可供保护这样的“红楼” 几乎是没有了。“红楼”的建筑,苏式的风格,印证的恰恰是那个年代一段“红色的历史”——
12.png
       从宿松走出的司令员,原贵州铜仁军分区司令员欧阳青在看了这2幢“红楼” 的图片后,充满感慨地说,“红楼” 满满装的都是儿时的记忆和美好时光。他说,他从小就是在“红楼” 边长大。现在,宿松唯一能让他记起的就是这2幢小“红楼”!
      黄山市城建委,负责古建筑的宿松藉总工程师刘幸华在看了“红楼”视频后,更是大声疾呼,“城镇化建设,千万别摧毁了乡愁,割断了文脉,断离了文化。······”
      2012年,在编辑出版《松兹历史文化丛书》,时任宿松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华在开篇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环境的优与劣,民众幸福指数的高与低,如果仅看GDP等经济指标,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是文化积淀的深与浅,人文精神的丰与歉。”
      但愿“红楼”, 梦醒时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SS币 +10 贡献 +10 魅力 +20 收起 理由
一剑封喉 + 10 + 10 + 10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9-17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一个人没有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在解放初期,哪一个县没有以过去的建筑作为政府机关办公地点的事例?以“红房子”作为儿时记忆的文学作品,当然无可非议;而据此将“红房子”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保留,可能,作者没有这个资格。
   当然,“红房子”被拆除,对那些曾经在此居住过的人来说,肯定是一种遗憾;但人们不可能就此要求保留该房子;因为,房子是公共财产;而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该拆除就一定要拆除;如同人们曾经拆除了许多旧建筑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按夏伢尔说的,把红楼保留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8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8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念旧的人来说,特别又长时间生活工作在其中的人,当然就有点不舍。但旧的终究被新的代替,不可逆行。一个大宿松的规划,那里还只能考虑几个人的体会想法。而不能解决现在大多老百姓生活的便利。所以,我强烈建议请示让拆迁来的更猛烈些,哪管他的什么红楼白楼黑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9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烙下下了人们曾经生活的印记。宿松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一个古老的小城,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不仅增添文化底蕴,也人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子孙留下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3-29 19:51 , Processed in 0.02838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