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江先生的跟帖 江先生,你好。 你的什么典故啊?我的作文,引用了电影台词,不是引用你的典故。你跟帖有一段文… 『苏联卫国战争前夕,苏德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而当时的革命阵容中的“孟什维克派(多数派)”质问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少数派):“我们为什么要与德意志法西斯签订这个条约?” 列宁回答:“为了给年青的苏维埃获得踹息的时间。” 其又问:“这个踹息的时间有多久?” 列宁约思片刻,回答:“我只能用俄罗斯谚语回答你: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也回答不了。”』…。 这跟帖,踹息错了,你这故事情节,是从哪里转抄的。哪里是什么历史啊! 列宁逝世,明年一百周年了,先生还在说1939年8月23日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有列宁对话。 按常理,人逝去了15年以后,不会对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称德帝国为 “德意志法西斯”。列宁逝去多年,也不可能还在对话。 1918年3月3日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处在1918年1月5日血案之后,孟什维克,怎么有机会与列宁对话呢?一个阵营两个派,1月5日血案, 两派决裂,到3月3日就忘了吗?可先生竟然说,孟什维克质问:“喘息的时间有多久?”。 简述一下那段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掠夺性大战。协约国之一的沙俄。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在二月革命后退位了。新生的苏维埃,自然要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帝国1918年3月3日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这是史实。 那时德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西线要对付英法,东线德俄战场还受牵制。第8集团军的参谋长埃里希·冯·鲁登道夫,第8集团军司令保罗·冯·兴登堡。在东线为获得战争最大利益,使得苏维埃在物质方面损失很大。 有远见的列宁,认为德帝国军事扩张不能持久,眼前因和约虽然损失大,在后也可以收回来。 苏德停战和约的确可以争取喘息时间。可是当时,反动势力极力反对。 当时反动势力,借塔夫利达宫立宪会议选举,削弱布尔什维克席位。 这还了得,所以要解散立宪会议。 于是,孟什维克组织了游行示威。反对解散,攻击布尔什维克破坏民主。所以布尔什维克不得不用武力驱散游行队伍。 引起1918年1月5日发生一起血案。两派决裂。 于是孟什维克成员,有的退出后加入布尔什维克;有的成为右派被打倒;有的出逃国外。 即使到后来的1918年3月3日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孟什维克,怎么有机会与列宁对话呢? 再后来,下令取缔孟什维克,该逮捕的逮捕,该驱逐出境的驱逐。 那时,斗争的残酷性,残酷是迫不得已的。 如果不知,如果以为残酷是多余的,请先生再回看电影《列宁在1918》, 1918年世界大战,兵荒马乱,到处饥荒,国内反动派煽动富农不交粮食,粮食投机家哄抬物价。到处是走失的孤儿。 国外反动派、特务,高价买通杀手,暗杀革命领袖,原协约国出军干涉苏维埃,煤、煤油的来源被切断,粮食被抢走。列宁说,苏维埃俄国被敌人包围了,反革命的暴动象火焰一样从这一端烧到那一端。维持一个政权比夺取它还要难。 电影《列宁在1918》,看到了吧,特务队长康斯坦丁诺夫,一次就出550万卢布,买通社会革命党一个杀手——诺维科夫.伊万里高利.戈尔维奇,先是谋杀了乌里茨基同志,8月30日女特务卡普兰又暗杀列宁。 那时550万卢布是什么概念,列宁月工资就500卢布。也就是说那时550万卢布,相当于916个工人一年的工资。 电影《列宁在1918》以查理津(斯大林格勒)赶走哥萨克白卫军的战斗胜利而剧终。 电影《列宁在1918》结尾有一个台词特别好: “而且要告诉全世界,社会主义的革命,它是永远不可征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