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辩说颛顼之子】 《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楚世家这一句是错误的。 楚是蚩尤的九黎祝融部落。颛顼是黄帝部落。 楚世家这一句话是两句话杂糅的。前文讲过考古瓦片龟甲上的记载,分不清哪一句是因为,哪一句是所以。 楚之先祖,既然是黎,必然是九黎部落,蚩尤部落的九黎。楚国祝融部落属于九黎。 司马迁的的这句话应该理解为两句话: 第一、楚世家先祖出自黎,蚩尤的九黎部落之一。 第二、帝颛顼封于高阳,出生地在九黎部落。而且颛顼有个儿子也在九黎部落的一个分支。即董姓氏部落。 因为董姓部落的董字甲骨文,不同于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的董字。董字,有点像章字,也有点像重字,也有点像童字,颛顼的儿子出生在他的婆婆彝族嫘祖,奶奶昌仆女枢,妈妈淖子名阿女,同一个彝族地区。而且是彝族的董姓氏部落。
凭什么说是董父部落呢? 因为董氏部落养马驯。很出名。不单是养马驯马的技术,而且马的品种高大。号称龙马。不叫马,直接叫龙。那是九黎之一董氏。 就像利剑有名字一样,不叫利剑,直接叫它神剑的名字……龙泉、 太阿、 干将 、莫邪。 用现代语解释,董姓祖先是一个养马的人。舜帝南巡是有历史记载的。 舜帝南巡,发现了颛顼的后人养的大马。 虽然颛顼后人在蚩尤九黎部落分支的董氏部落生活。毕竟是黄帝的传入。
舜帝的这一封赐董父的做法,一石二鸟,既有权给颛顼的后人赐姓董。又恢复了九黎的董姓。 前文讲到黄帝正妃嫘祖在蜀土黑水河流域的彝族(彝族黎族谐音),黄帝的儿子昌意就出生在那里,昌意在那里生活娶妻昌仆,名叫女枢也是蚩尤九黎的后人,生了乾巟,乾巟也在少数民族那里生活,娶妻淖nào子,名叫阿女,是九黎部落分支的古老的董氏部落,至今文物称为古董。 这是舜帝直接恢复了董氏部落的董姓。 恢复董姓氏属于九黎部落,就像炎帝后人恢复姜姓一样。(炎帝后人四岳之首的百夷,助大禹治水有功恢复炎帝后裔的姜姓。不管炎帝后人封于申伯侯,还是封了吕尚的齐国,姜申姓女子,齐吕姓女子,都称姜氏。)
由于封赐的董父,是颛顼的第几代后人,生活在董姓部落,舜帝恢复董姓氏,基于此,史记中的章、重、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的童,就是董字的象形错别字。 用尊称、敬称、美称,结合他所在的董氏部落,称呼这个在董姓部落养马人为董父。 (注:父美称,如《春秋》尚父、邾仪父、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把两个弟弟叫做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把长乐王叫做回深父。《史记》父知之乎?把老先生尊称父。民间尊称渔民农民,叫做渔父田父) 舜帝除了命名董父,还封了职称……豢龙。 豢huàn是喂养的意思。意思是喂养马的官。远古时代,养马官受到国人青睐,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舜帝还封赠了董父的马场。在鄂豫皖交界的地方鬷zōng川……鬷国。 颛顼一定也有女儿,依据基因遗传,男传男,女传女。颛顼的女儿,就是古董的董氏基因遗传,属于蚩尤部落九黎之一的遗传基因。 董父是颛顼的基因遗传,所以,说宿松县董姓,是颛顼后人。董父的母系氏族是蚩尤的董姓。
传说董父是驯龙的,那只是传说,而且是不知古代把大马称作龙。 我这是一篇杂说、文考。董姓祖先是养马的。 董父是养马的,因此获得舜帝尊称董父。龙是形容大马,有史可考。“馬八尺以上為龍”。 见《周礼·夏官司马第四》 廋人,掌十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及祭马祖,祭闲之先牧及执驹,散马耳,圉马。正校人员选,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
【周礼,白话解释】 廋,养马官,手下有十二个养马小官。以马有九种马分派职守: 阜马,盛壮马。佚特,逸特马。教駣,三岁马上笼套。攻驹,两岁马上马嚼子。 祭马祖,祭闲之先牧,用于祭祀的马(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 执驹,钉马蹄的马 。散马耳,给马耳朵夹竹片防止马惊。 圉yu马,特种用途需要下驯马师的驾驭辕的马。 马高八尺以上为龙,马高七尺以上为騋,马高六尺以上为马。
董父养龙驯龙的传说,是董父养大马出了名,受到舜帝赐姓赐名,封官赐封地鬷川。所以董氏家族出现过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