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5|回复: 1

身背法徽怀抱案卷 宿松法院将法庭“搬”进九旬老人家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9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png
      近日,在一栋老式居民楼里,一场特殊的庭审正悄然进行。宿松县人民法院的速裁团队背着法徽、抱着案卷,将法庭“搬”进九旬老人家中,让庄严的法徽在白墙上折射出司法温情。
6.png
      “走,到当事人家里开庭去!”面对原告年逾九旬、被告年近八旬的特殊离婚纠纷案,承办法官在卷宗里读出了他们的困难,在工作本上写下备注:“腿脚不便,居住偏远”,为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当即决定启动巡回审判。暮春时节,法官及其助理、书记员组成的三人小组驱车五十余公里到当事人家中开庭。
4.png
      在当事人简朴的客厅里,庄严的法徽被端正摆放,一张方桌、几把木椅搭建起“临时法庭”。法徽摆放处,既是庄严的审判台,更是司法为民的连心桥。法官用方言拉家常、问冷暖,在家长里短中厘清矛盾症结。当了解到老夫妻因生活琐事积怨却仍有牵挂时,法官化身“家庭调解员”,从“相濡以沫不弃不离”的传统美德说到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编,把晦涩的法条转化成温情的叮咛。通过真心和耐心,剑拔弩张的争执渐渐化作心平气和的对话。
      从庄严法庭到百姓堂前,变换的是办案场景,不变的是为民情怀。宿松法院用“移动的法徽”丈量司法为民的深度,用“法官多跑腿”换取“群众少奔波”,在新时代法治征程上书写着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发表于 2025-4-20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温度的民生(判决)答卷”,针对此案二老“因生活琐事积怨却有牵挂”而言,本就应当由社区、村予以劝说、调解解决,而对于你院“2564号判决”一案,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所以,“温度”,并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对法律的忠诚而体现出的公平正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5-4-24 20:40 , Processed in 0.0269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