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乡供电还不是很好,路灯几乎没有,所以出行全靠手电筒(所以本村说当时家里有一样家用电器——手电筒)。居民用电也受限,晚上经常断电,那时主要照明工具除了手电筒就是煤油灯了。
我家当时住在老房子,记得妈在灶台前、窗台上都放着煤油灯,煤油灯边放着火柴,手电筒放在枕边,以防随时停电,因为可能是油刚放锅里,或者你正端着菜往屋里走,或在饭烧好了全家人准备吃饭时突然停电,所以煤油灯必须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尤其冬天下午四点多天就黑了,电一停真是漆黑一片。后来条件慢慢好了。就换上了蜡烛。
每每想到这些,眼前似乎又看见我们全家人围在桌边,中央高高地放着燃烧的蜡烛,老爸的前面是一小杯白酒,桌上看起来很丰盛,白菜,土豆,腐乳,萝卜干,全家人头挨头吃得很香,如果这时电一下子来了,大家会很高兴(虽然电灯瓦数不高,但与烛光比简直太亮了,只有过年妈才会换一个度数相对高的电灯,过了年立刻换回原来的)。吃完饭,老妈把饭桌收拾好,如果电还没来,妈就催促我们快点写作业,写完赶紧躺下,省得浪费。
没电也好,反正有电也没有事做,写完作业就在床上和姐翻毛线绳或者玩跳棋,没电了我们就躺在床上互相编故事或猜谜语,我最小,姐姐她们不大理我,我就只管听,我很喜欢看在蜡还没吹时姐姐她们在墙上映出的手影,二姐手巧,眼看墙上映出小兔子、小老鼠等影子,我却怎么也学不会,而他们猜谜语就更有意思了,我认为那是最好的学习。 在我十几岁时,条件好起来了,家乡供电也好多了,但妈还是不敢大意,逢年过节还是要准备好,以防不时之需。但很快发现供电真的好起来了,蜡烛逐渐有点派不上用场了。
说不上哪年起,人们开始引进“洋节”,过生日开始吃生日蛋糕,不吃长寿面了,生日蛋糕上还要点上小蜡烛,标记你的年龄;又有咖啡店的兴起,电灯很亮但不用,特意点上蜡烛,起个名叫“烛光晚餐”,蜡烛也与时俱进地美容了,由原来的单调长形变成各种颜色、各种形状,价格当然也要翻几个跟头了。
有时想,如果说印象中的蜡烛只为了照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蜡烛没有象水桶、扁担、手绢那样黯然神伤,而是以形形色色的时尚带给人们新的印象,这点倒值得我们深思,自古及今,它能不退出舞台,总能找到用场,了不起。小小的一根蜡烛升华了人们对时尚内涵的深刻理解,荧荧烛光寄托多少无尽情怀哦! 真心祝愿朋友们心情也能像蜡烛一样,快乐的时候可以点燃,然后看着它绽放炫目的美丽,不快乐的时候也可以点燃,看着它一点一点的消失不见,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不快乐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