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后的山顶上,有两排长长的、矮矮的坟墓,每条长十几米,分不清坟头个数,人们一直称这里 “广西佬坟”。 因为与这里连成一片的土蜂寨有数不清的坟墓,所以我一直不以为奇。但前几天,正好是是9•18,有位热心的退休老人,七十几岁了,专程从县城回来,向我讲起了关于“广西佬坟”的故事: 那是1938年夏天,老人还是个刚懂事的孩子,日本兵要来了,他要跟着大人们去更深的西头山(属大别山)“躲反”,动身的那天下午,老人所在的村子(即现在的祝家新屋)开来了一个连的**,隶属广西部队,当晚即驻扎在那个村后叫鹞(yao)鹰坡的山上。 这支部队驻防的计划是阻击从南面梅墩畈大路入侵的日军,但日军动用了飞机进行低空盘旋侦察,故第二天进攻时即出其不意地摸到了附近北面更高的脊岭降山,双方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因日军居高临下,最后全连战士除几个人突围、向西部隘口方向撤退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老人同村民们 “躲反” 近一个月才回来,这时牺牲的战士仅剩下一堆堆遗骨了,有的还能看到镶嵌在头颅骨上的子弹头。在当时 “保”(相当于今天的村委会)和红十字会的组织下,将几十具烈士遗骨运到屋后山顶进行集体安葬。但现在恐怕再没人知道当时到底葬了多少人了。 我听后百感交集: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组成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强大力量;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但他们的 “无名” 却让人感到窒息:野鸡横飞,凄凄荒草中,他们一躺就是七十多年,默默无闻,更无人祭奠,仅长眠之地落了个冷漠、毫无人情的名字 —— “广西佬坟”! 我想,逝者如斯,莹飞草灭,但民族精神是不能丢的。现在,国共前嫌已近冰释,台湾最终也将回到祖国怀抱,而日本人又在那里寻衅滋事了,我们为什么不能给 “广西佬坟” 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字呢?为什么不能将她修葺一番,立个纪念碑,以激励后人,不忘国耻,不要忘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奋发图强呢?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愿英烈们能魂归故里,长眠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