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ANX
发表于 2024-10-16 17:57
【解读石錡公遗嘱】
良由先世,积累善行,致斯庆泽流于后。这一句话,被前人点逗错误。没有标点行文,不可能作一句话读完它,分出一句的用句号,画个红圈,读句子中途间断的,加一红点,表示逗号。一篇好文章,由外行来读,就怪怪的。说点逗不清。这偏遗嘱,续谱人对庆泽一词不解,句子篡改是难免的。纠正点逗,则条理分明:良由先世积,善行累致斯。庆泽流于后。说“良好的现象由于祖先积德,良好的品行积累到这种程度,皇家的恩惠流传于后人” 每见与吾考同时武功起者,子孙身家不能保,或至覆绝。也是被前人点逗篡改的句子。不难发现,錡和公16岁就回宿松了,先前年纪还小。后来脱离了卫所回宿松,没有办法见到石良的战友的子孙身家不保,覆灭绝后现象。只是听说。则用每见与吾考同时武功起者,不能成立。而且“与同”意义一样,一个句子两个耳朵,说明“同时“二字是后人添加的。有了它,显得语句很杂乱。诸位,原句去掉与同时三个字,请让我点逗,并附文解释。原句点逗如下:每见吾考武功,起者,子孙身家不能保,或至覆绝。每当我见到父亲因武而立功 ,比起那些“子孙身家不能保其(清白),或是(比起那些)覆灭绝了后的人。该句有两个分句,互文修辞写作手法,后半句省略了宾语者。不是身家性命不能保的人,而是自身和家人的清白不能保的人。否则子孙性命保不住,自然就绝后了,何须补充后半句呢?把这两句弄明白了,读此遗嘱没有问题。…………可是,看到父亲因武而立功,为什么说比起身家清白不保的人,又是怎么回事呢?接前文云贵英雄话题,以傅友德蓝玉为例。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了宰相胡惟庸,牵连一大帮朝臣被杀。常遇春的妻弟蓝玉,征西番,扫北元,先后晋升永昌侯、凉国公。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蓝玉一句话,招致杀身之祸,剥皮而死。抄家灭族,株连一万五千官兵被灭。傅友德,的故事比较曲折。傅友德的第三子傅让,曾经也是扣留的人质,纳入带刀护卫,勋卫散骑舍人。(前文讲到石镜清公勋卫散骑舍人,石金公带刀护卫,就是如此扣押人质,此处不再提。)傅友德平南扫北,大功告成,原在陈友谅部,红巾军颖川侯。陈友谅被另一路红巾军朱元璋部所灭,傅友德跟随徐达北上,出征瓜州七战七胜,出征云贵领30万军,冒死奋战屡建奇功。出奇制胜剿灭元梁王。领军20万出征辽东,迫元丞相纳哈出归降。当蓝玉从贝加尔湖得胜回来,收回了元朝的玉玺,洪武二十七年,文武全臣该欢聚一堂吧。可是朱元璋想起了大头太子朱标前两年就死病了,而傅友德的第三儿子傅让。作为亲卫军带刀护卫,守护宴会却没带刀。朱元璋以此来讥刺傅友德。士可杀不可辱,傅友德必有起身请罪。又怪罪说未经许可,不该起身。要傅友德带两个儿子过来。傅友德会意,拎来两个儿子的人头,然后拔剑自刎,以致犯不敬之罪,招致全家剿灭。好事不出屋,恶事传千里,石良归来之前,就知胡惟庸宰相案,株连很多权臣,所以说石良回宿松不敢造宰相府。至于随后的蓝玉案,傅友德案,那时石良还在,那些开国元勋,以及受株连的大小将官,一批批冤案坐实,石錡和公不知。也许有意无意中会了解些。所谓“每见吾考“至于《松石谱》提到的“尝叹吾先考”。隐约忍住了说出他的哥哥来。拨开迷雾,解读一下“人之死生,昼夜之常理。吾今保全而归,得免毁伤,无愧于心。所恨者族谱未修耳”首先只有他回来了,说明他的哥哥,弟弟没有回来。一个个都怎么了?诸位,他不敢说呀!
HJANX
发表于 2024-10-17 12:54
【石錡和公的弃武从文思想】
上一回说到,石錡和公要求石淳公纂修普牒。要如实记载石镜清公,却不敢直接说。胸有块垒,不吐不快。吐则妄谈国事,不载则忤逆不孝,于是说修谱不是出于我的本意,而是父亲顽固透顶,不屈不饶,但他是父亲啊!那就纂修《松石谱》吧。
宿松石姓大家族,比我文化高出很多的不计其数。我的拙作,谨从松石谱,解读一下明史。现代人修谱,明知族谱上的语句含糊,从不愿意探秘其所以然。前文誊清,续接后昆。简单从事。若没有看完我的拙作,择只言片语,可能误会。…………接前文。錡和公“吾今保全而归,得免毁伤,无愧于心。所恨者族谱未修耳。”石淳公说他父亲顽固,仅是要修谱吗?修谱也可以载蓝玉、傅友德等落魄英雄吗?不是,修谱记载的是本家传承。所以那么一说,分明要记载他的哥哥弟弟是怎么被毁的,是怎么被伤的。与下文的“起者,子孙身家不能保,或至覆绝。”有密切的关系。前文可以看到,起者一词,表示为“比起那些什么什么”。因为续谱人对起者一词误解,于是添字修饰,让人觉得修谱去讲人家蓝玉、傅友德等落魄英雄扯远了。其实,石錡和公正是要说他的兄弟与傅友德的第三儿子傅让一样,是勋卫散骑舍人,大哥毁于马晔棒打奢香事件之后,被贵州安氏部落毁了。二哥钺英、四弟鏻刚,人质那样在亲卫军勋卫散骑舍人。是否得到了皇家青睐呢?是否株连于英雄冤案了呢?没有说,只说毁伤。如此,还不足以说錡和公顽固透顶,錡和公不再希望石淳公卷入战争。则是真的,那可是不能说出口的东西。见松石谱两处表白:1、参侍大军,东征西讨。未尝妄杀,荷国厚恩,钦锡诰命,世受爵禄,传之无穷,可谓荣显。【把荷字理解为承受】石家人领兵东征西讨,没有妄杀无辜,承蒙皇家厚恩。已经是诰命在此,世袭爵禄,夫复何求?言外之意,你还要去妄杀无辜吗?2、看錡和公传:“为政于家,化暨枌榆,厚重宽洪,敦行孝友。治家肃,驭众和。尝为万石长,以德化人,人咸感服,虽顽梗亦率教无违”。此处无违二字,是后来人误会了率教二字的含义,以为是接受教诲无违,续接无违,这么一改,上下句子的意思就不连贯了。请让我去掉无违,恢复者字,重新点逗,注释如下:《石錡和公传》为政于家,化暨枌榆,厚重、宽洪,敦、行、孝、友。治家肃,驭众和。尝为万石长,以德化人,人咸感服。虽顽梗亦率教者。暨,及的意思。 枌fén榆,是一种树木名字。枌榆村,刘邦得天下之后回家光宗耀祖,把他的故乡叫枌榆村,后人用枌榆来表示家乡。厚重、宽洪,(宽洪同宽宏)温厚而稳重、心胸开阔。敦、行、孝、友。诚实、举止、孝敬长辈、友爱他人。【译文】(人邀请他去作官,他不去)。身为一家之长,以德治家,以他的治家思想(教化)波及到整个村庄。温厚而稳重、心胸开阔。行为举止诚实,懂孝顺,懂友爱。治家整肃,带领一帮人且和睦相处。他曾经做过宿松县催征纳粮的差事,(万石粮务征收长)。由于他以德服人,深得人心,所以都服从他征收粮食。虽然他顽固透顶,但他也是我的父亲。又石錡公传白话解,可以看出。石錡和顽固,不是因为在对外的人事往来方面顽固,不是持家行为举止的方面顽固,而是已经有诰命的荣誉身份,不愿意再上前线去打蒙古的瓦剌,不愿意为了建州左卫,去打高古丽人。结合松石谱,我的哥哥、弟弟为朱元璋征战,我哥哥弟弟已经毁伤了。你要把他们写在谱上。石錡和公“弃武从文”的思想自修谱遗嘱开始。诸位,载谱可不像现在,只要自己一家人通过了。就可以做出版物印刷。明代族谱,户部在地方设员审核。族谱中隐含的东西,一句不慎,露了真实意思,后果严重。石錡和公的“弃武从文”对不对?下回接着说,【待续】
HJANX
发表于 2024-10-17 19:54
续上
【石淳公弃武从文明智的选择】 明朝打败元军,朱元璋在铁岭北设铁岭卫,开原卫,上文说到高古丽独立了。东夷高丽,朱元璋说“东夷之号唯朝鲜之称最美,且其来远矣,宜更其国号曰朝鲜。”东夷这个地方给取名朝鲜,说国号叫朝鲜。明朝的爱新觉罗·孟特穆,别名,爱新觉罗·孟哥铁木儿,迁回自己的旧居地阿木河。1433年,朝鲜向北部移民2200户,明朝的鸭绿江,高古丽叫它图们江。那时明宣宗宣德八年,女真人杨木塔兀叛变杀了爱新觉罗·孟特穆,以及他的长子阿古。投奔朝鲜,与朝鲜人骚扰边境,一度占领了建州左卫。过了两年,宣德十年驾崩,明英宗八岁登极年号正统。…………再说元败北,若干年后,分裂成鞑靼、瓦剌两个集团。瓦剌的也先,不断骚扰边境。高古丽趁火打劫,建州左卫烽火不断,前文我不无感慨地说到“边疆金鼓响,我怎恋故乡”。超出我的想象,石錡和公没有让子孙戌边。石淳公为此还说他父亲顽固透顶--“虽顽梗亦率教者”。前文讲文天祥勤王失败幸存青年,鄱阳东村的谢家军。对,谢家军。仁六公,是明初军户,因永乐皇帝夺权,废了南京明惠宗朱允文,瓜蔓抄时谢家军一落千丈。后来谢应隆公作为人质,亲军勋卫散骑舍人,迁徙北京顺天府西城区宛平县。丽玉公生子二,美闻、美观,于正统八年应征北上,因临时有事滞留太湖,明正统十四年七月随英宗北征瓦剌未归。…………明英宗正统十四年七月,明英宗帝师北征瓦剌,太监王振同行,率军号称50万,土木堡一战被俘。也先猖狂,打入京城,于谦领兵抵抗,营救了明英宗回来,坐朝的是他的弟弟景泰皇帝,英宗囚禁在南宫,一些正派观念的大臣发动夺门之变。为了平稳过渡复辟,改年号天顺。英宗重登宝座,灭杀功臣,砍了兵部尚书于谦。籍没其家,凡是于谦推举的朝官全部被株连。啊!够黑的!…………时,有功的兵部尚书于谦,尚且被皇帝砍了,籍没其家。谢家军随帝师出征兵败,又能如何?谢家军兵败,不可能一个不剩。剩下的还敢露头吗?只消失得无影无踪。消失,尚可以保障其孤儿寡母。死后连葬地,都不敢记录,只载北征瓦剌未归。美闻公留下孤儿寡母在太湖,美观公留下孤儿寡母,漂流江湖,来到宿松,被长江所隔回不了鄱阳。顺便讲到谢家军。只为说明正统十三年石錡和公弃武从文,是正确的。…………诸位老乡,你怎么看?假设石錡和公不那么顽固透顶,不那么不屈不饶,石淳公也会随英宗北征瓦剌,也会像谢家军美闻公、美观公那样未归。就谈不上由石淳公纂修松石谱了。石良同时期人宿松谢海,富峪卫千户长,守御京师。守御军比起屯田军更糟糕,顾不上妻儿子小,也就没有世袭千户的后人。也许像石錡和公说的“起者……或至覆绝”。一类吧。石錡和公,弃武从文,是经验总结。是聪明的选择,而不是顽固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