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
在考古学上,研究人类遗传,是研究女性为基础的,然而,线粒体DNA(mtDNA)则完全来自母亲,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因此线粒体DNA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如果那一地块,经历过冰川。之前的人,包括哺乳动物在内全部清零。后来人,就是从外迁来的。结伴来到的男女也是一个更远的同一部落。设此地经历过两万年前的冰川,什么蓝田人山顶洞人,几十万年以前人的后代不在这里。那么说,此地人种经历过兄妹夫妻。他的后代分散日子太久,迁移的地方越来越远。他们可以变成多民族。则知周边多民族女性的线粒体DNA(mtDNA)是相同的。如果说中国人祖先分为炎帝黄帝蚩尤,必然是来自遥远的同一个家庭。我们的大中国好大的一个家。炎帝蚩尤三苗西部以祁连山一带为核心,所谓西戎。如今大部分分散在世界各地。有的分开后死于战争。西戎人以及后来的蚩尤三苗人先是集中在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四川,后来西戎人迁徙世界各国了。西戎人包括其子孙鲜卑匈奴羯氐羌回迁 有个几次。所以青甘高原人现在较少。迁到外国去的从略。
有史载的第一次内迁,是丹朱三苗造反,欲知端的,且听下回。
【溢美之词不光滑】利用四罪。去变北狄,变南蛮,变西戎,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大禹治水,遍寻十二州,疏通九条河流,到达四海。但是古人偏要说四海是四晦。哪四晦,九夷、八狄、七戎、六蛮。八狄:月支、秽貊、匈奴、单于、白屋;白狄、赤狄、长狄;七戎:茅津、陆浑、义渠、大荔、乌氏、句衍、绵诸;六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蛮狄戎蛮。分得那么仔细,我不管,但是,读不懂史记的假行家,你批评错了,还不让旁人说话,恐怕不行。大禹治水,四海就当你是东南西北四晦,是不是大禹把水引向了东南西北呢?西方北方的海在哪里呢?四海显然不可能是四晦。史记接下来,表示舜帝对他们关爱。特别提到了三苗无功,也关爱他们。望文生义,发现三苗无功,便用四晦一词,来侮辱炎帝蚩尤退居的子孙为四晦,很不应该。 《五帝本纪》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 尧又曰:“谁可者?”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
从以上看,帝子虽然没有接替帝位。不管他是否凶顽,是否不肖,都有封地。则丹朱造反的理由,不是权位,而是舜或有不当之处。尧说共工什么来着?共工善言用僻,似恭漫天。谁知道谁恭敬是表面现象呢?只有对照接下来怎么样。比如,五帝本纪。 驩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此处的天下咸服,是谎报成绩呢,还是隐瞒事实呢?一、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说顽凶。二、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两个人看人家的优点,一个看他们的缺点,反差如此之大,不能不考虑,为何放齐说话不作算呢?如驩兜进言共工,同样是一个建议,驩兜进言共工,驩兜就怎么成了四罪咸服之一,而放齐建议丹朱,却毫发无损呢?如此比较一下,驩兜划成四罪之一,使四罪而天下咸服的理由还有吗?三 、如果说三苗没有咸服,则不能说四罪咸服。三苗、丹朱造反被打压了。说明咸服是假,征服是真,则舜帝谎报了,与共工似恭漫天,只差一步之遥。四、任何一项进步举措,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把无说成有,把有说成无,那是故事,而不是历史。舜帝要推行对偶婚姻,蚩尤炎帝退居地的人民,不想改变母系氏族管理制度,突兀派一个有过错的人,去改变他们的婚姻制度,对过错人来说是责罚。过错人咸服,没有太多损失。而对边区人民来说,用犯错人来改变他们的传统,是一个莫大的耻辱。只要有人不服,则不能笼统地说天下咸服。之所以说笼统地。是因为有悖常理,特别是“四罪而天下咸服”。语句是杂糅的。《史记》多少要讲究点语法吧。如此的一个语句不通所谓历史,是后来有人特意从中抽走了精华。显得不耐看。 设想,如果舜觉得改变边区母系氏族制度,推行对偶婚姻是好事,就因该传递正义之火光。派年轻的颜值较好的,觉悟或地位叫高的人去,或者派新技术、艺术、医术较为全面的才子去,让人家看到希望,推行对偶婚,改变母系传统,恐怕会好一点。
【为何三苗无功】上文讲到九夷六蛮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八狄:月支、秽貊、匈奴、单于、白屋;白狄、赤狄、长狄;七戎:茅津、陆浑、义渠、大荔、乌氏、句衍、绵诸;六蛮:庸、濮、蜀、髳、微、越。夷、狄、戎、蛮。分得那么仔细。初看轮廓分明,细看令人不寒而栗。
(清)刘开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见《问说》。可不是嘛。《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说明共工起先在西北他的退居地,只因欲加之罪“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共工嫁去了同宗炎帝的后人退居地北狄幽陵幽州。当然相安无事。
驩兜进言共工,也是尧要求下面的群众推荐一个,而且驩兜进言共工有理由“共工旁聚布功,可用”。驩兜进言共工根本上来说,不算驩兜有罪。而且驩兜也是嫁去了他的同宗蚩尤的后人南蛮的崇山张家界。当然相安无事。
鲧遇到了特大洪水,因地制宜,“下民其忧”的问题,是民房地势低下,局部采取了圩城的办法。和分洪水库的办法。本来算是大功一件。“而汤汤洪水滔天”,是赶上了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的灾荒。尧曰:“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即便是现在,防洪抢险,只不过多了一项转移村民暂避措施。对不可抗拒的洪涝自然灾害,也是采取分流洪峰,加高圩堤的办法。说鲧有罪,以罚责调到羽山抗洪前线,并且长期生育繁殖在那里,还是说得通的。“九年不成”,那是工程艰难,任务大的原因。鲧嫁到羽山,好在也是鲧的同宗,炎帝的后人退居地东夷。嫁去了羽山(现在的苏北鲁南的禹山),相安无事。
可是三苗就不同了。三苗去三危甘青高原,调迁去的是整整一个三苗部落。蚩尤的传人,去挤占炎帝后人退居地西戎。前文讲过《淮南子》西北是炎帝后人共工部落的退居地。漫说是来取缔母系氏族,推行对偶婚姻制度,单就来了一个部落抢夺生活资源,也使人老大不痛快。只因三苗的确在江淮,在荆州一带作乱有罪。西戎三苗双方必然有冲突,借机会再次平息三苗之乱。看起来顺理成章。其实是挑拨矛盾。那个时代没有多少常备驻军,利用矛盾治理,虽然可耻,但也是一个简便方法。
【尧子丹朱】丹朱是尧帝之子,五帝本纪,齐放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帝说,丹朱顽皮得很呐,现在还不能用他啊!凶,不是犯罪行凶。而是相当于形容词特别。用以形容顽皮的程度。可是古代,假行家们,闭眼不看顽皮的顽字,只看凶字。若顽作动词谓语,凶作宾语,组成动宾结构“顽凶”。那么好了,我切问你,凶是顽出来的吗?你见过多少凶是顽出来的呢? 至于丹朱造反,也是荒唐。因为丹朱是尧帝之子,开明不只是齐放大人这么一说。丹朱顽皮得很,做不了帝王,管理一方诸侯还是绰绰有余的。理由,尧帝在日,尧帝叫舜接帝位,舜表示心里不悦,要让贤德人。舜做了帝王,封丹朱于丹水。《尚书·逸篇》“尧子不肖,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曰丹朱”。诸位,丹渊这个地方,不在平阳,即不在临汾北边的霍州。丹渊侯国,其封地在今天河南淅川县的丹水流域,淅川秦时为丹水县,在南阳市的西边。距离尧帝的帝都霍州507.4公里。尧帝让贤之后,又过了28年才崩,其长子丹朱离他507.4公里,能见着不?不能。竹书纪年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不与父相见”。必然是一个误会。 而三苗整个部落迁往三危,三危在祁连山的莫高窟一带。查看地标,莫高窟到河南淅川县的丹水流域,丹朱的丹渊侯国封地2056.2公里。在尧舜时期,不像现在的交通工具,也没有无线电等电子产品。说三苗与丹朱联合造反。是说鬼话吧?接【丹朱是怎么消失的】
【丹朱是怎样消失的】那么,丹朱到底是怎样被消失的呢?娥皇、女英,是丹朱的两个妹子。是舜帝的皇后和皇妃。舜帝妃在陕西三门峡西边的蒲州。而丹朱丹渊,在河南南阳市的西边淅川县。丹朱与女英兄妹,两地相隔314.8公里,相当于黄梅县小池口到合肥东站的距离。就是说,丹朱没有脱离舜帝的控制范围。舜帝隔三岔五要去南巡的。南巡落脚丹渊侯国,君臣之间,难免因亲近,提醒些宝贵意见,可能君臣见地不一致。以权力处置没问题。就这都算丹朱造反,是说不通的。唯一能说得通的是,三苗部落人在甘青高原变西戎无功而返。投靠他们同宗驩兜的张家界崇山,中途路过丹渊,丹朱放他们一马。须知,放走违背了变西戎而无功者,发走是有罪的。丹朱负罪同行了。丹朱没有消失,三苗仍然还在,只不过从西戎内迁而已。
就舜帝的那点兵马,不足以平定三苗与丹朱的联合造反的。前文讲过,舜帝是利用同宗,管理同宗。调迁蚩尤的三苗到炎帝的西戎,利用矛盾,彼此牵制。诸位,舜帝有多少兵马,可以说忽略不计。史记说尧帝有多少兵马了吗?没有。说了尧帝出行的场面。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译成白话。说,尧帝凭德行治理国家,靠智慧和合友邻。如日之光温暖,如云彩般滋润。他富饶而不骄傲,高贵而不放纵。他戴着黄色的帽子,他穿的是黑色衣裳。他驾着朱红色的马车,拉车的马是白马。他以德使同族相亲相爱。九族和睦,自觉遵守章程,引领百姓。政绩昭著,而赢得各方诸侯拥戴。尧帝,他出行没有仪仗队,没有近卫军,一人一车一马一套穿着而已。没有军队,连随从都没有。舜帝身边只有朱虎、熊罴相佐,对帝鸿氏有不才子,对少昊氏有不才子,对颛顼氏有不才子,比之三凶。即让他们狗咬狗。四凶族,迁于四裔,让他们去做四门宾客。尧的原班人马继续留用,大禹治水有功,升伯禹为司空。见《五帝本纪》。以尧帝的标准来考察舜,舜还有强大的常备军队吗?没有,不需有。所以说,丹朱与舜帝政见不一有可能离他远去。既不存在造反,也不存在动用军队镇压。丹朱没有消失,三苗仍然还在,只不过从西戎内迁而已。
HJANX 发表于 2024-10-30 21:43
【溢美之词不光滑】利用四罪。去变北狄,变南蛮,变西戎,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大禹治水,遍寻十二 ...
因为我的本作文话题,不是研究人类起源这方面,故从略。远古的神话不是历史,只是文学艺术。
例如女娲炼石补天,砍下龟足作四条天柱。这是事实吗不是。地球上没有支撑天穹的四个柱子。其次女娲其人个头有多高?竟然可以炼石补天,就算有天那么高的个子。她吃什么?神话女娲蛇尾人身,依据遗传学母系DNA,线粒体DNA(mtDNA)则完全来自母亲,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则现代人就应该是蛇尾人身。事实正好相反,现代人偏偏不是蛇尾人身。则神话的女娲蛇尾人身不是中国历史。像这样的神话怪物。要塞进以历史,说是中国的祖先,谁还去考历史专业呢?听神话不就得分了吗?事情可不是这样。
误人子弟的说啦……“小学生们:你们累吗?”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人,远的可以采访神话故事,情有可原。但是汉朝当代,可不能随便胡编。选一段《高祖本纪》,看看是不是瞎掰?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原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笞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其中的“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这一段高祖醉到高祖觉,没有高祖什么事。后人告高祖的事,也是事真吗?是为从者日益畏之而瞎掰的吧。瞎掰也相信那是历史事实吗?如果说瞎掰是历史事实。报考历史,瞎掰后人告之就得分,学生辛苦读书干什么?误人子弟的以观察者身份可又说啦,“一个四年级儿子和他父亲吃早餐。他儿子个子不高,面色有些苍白;一份不多的热干面只吃了一大半,就不吃了”。以观察者身份,臆想出“现在的孩子虽然吃得好,但过得累”。我的作文引经据典,查有出处,我发表的议论,不同于“吃不下面,与过得累”那种毫不相干的臆想。
HJANX 发表于 2024-10-30 21:43
【溢美之词不光滑】利用四罪。去变北狄,变南蛮,变西戎,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大禹治水,遍寻十二 ...
【答疑】我的作文强调地块,地块。冰川气候酷冷,哺乳动物清零。不等于全球哺乳动物清零。后来人种,从外地结伴来到的是同一家族兄妹,则有过兄妹夫妻繁衍后代并介绍了线粒体DNA(mtDNA)则完全来自母亲,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因此线粒体DNA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我说中国人走向世界。没有说全世界人种来自我国。有趣的是,1964年5月发现,我国陕西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镇公王岭人骨化石,对华北黄土古土壤序列,古地磁测定,对人骨化石作深海氧同位素阶段对比,为115万年前,不等于说蓝田人到了那里就成化石了,必然是更上一轮冰川气候过后,就有人来蓝田了。所以不能说西安蓝天人仅在113万年前存在。即纪年断档在113万年前蓝田爆发了冰川。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市房山县龙骨山上的周口店,发现人骨化石遗址,1949年又发现人骨化石个体,平均脑容量1088cc.蓝田人脑量778.4cc。现代人平均脑容量1388cc.起初,我国用质谱铀系测年法,曾被应用于周口店的年代测定,得出第1/2层约40万年、第5层约60万年。质谱铀半衰期短,更远的年代不精确。随着科学进步,研究小组第一步是探测周口店不同地层的磁场,而土壤的磁场正是年代的标志。然后他们用最新的技术检验石英中铝、铍两种元素的衰变率,以得出北京直立人遗骨被泥土埋上的时间。也就是说,用古地磁测土层,用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检测周口店土层180万年到1.5万年。而人骨化石距今530万年-180万年。从头骨外形比较,蓝田人骨化石与周口店人骨化石。几乎一般模样。从测土层的石英铝铍两元素衰变,1.5万年的土层。证明1.5万年前,周口店有过冰川。即地球北半球冰川。据科学报道北美洲冰层厚度3千米。北半球没有一处地貌特别可以躲过冰川。由此可知。北半球哺乳动物灭绝清零了。现在人种,来自东非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是有地貌特殊为前提的。
文革以前我们就熟悉一个统一国土叫坦桑尼亚。它坐落在印度洋西岸。由于地壳火山运动,东非西非中间地表隆起,火山口保持了温度,洋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植物作为人类度过冰川气候的条件。坦桑尼亚内地有全世界国家最大的淡水湖。冰川气候过后,约七万年前,东非人外迁。动物世界显示,东非动物像欧亚迁徙,并取代了欧亚动物。我们还在三年自然灾害吃大食堂的时候,1959年7月17日他们考古,也发现了人骨化石,用钾氩法测定,175万年的。后期发现火山灰保存的人类足印366万年前的。因为我的本作文话题,不是研究人类起源这方面,故从略。
周王朝西戎人不简单的存在。有四件事说西戎,一、姬季历。二、周孝王。三、周历王。四、周幽王。一、【周季历侵入西戎】商末周侯国,季历,西伯侯姬昌的父亲,为了扩大周国,杀向炎帝后人西戎。周国的扩张,引起商文王武丁猜忌,便把姬季历诱骗到商都,封方伯。软禁起来,借罪杀了,葬于楚山。周国姬昌接替,布施周礼,四面归附。商朝有许多贤臣慕名前来事周。地域扩张,占有雍州,渐渐威胁到崇侯虎的崇城(西安鄠hù 邑)。崇侯虎何等人也!人家祖孙数代在朝为官。且崇侯虎为方伯,领二百路诸侯。用北伯侯崇侯虎的武力反抗姬昌势力扩张,不在话下。但是周,人心所归,不可抗拒。崇侯虎需借助阴谋。向商纣王叨咕。商纣王又把姬昌骗去,囚禁于羑里。周国大臣散宜生,重价购得驺虞、鸡斯之乘、骊戎文马、有熊九驷,及有莘美女,给纣王。纣王大悦,“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此之多!“于是下令赦免姬昌出狱,赐给弓矢斧钺,使姬昌得专征大权。周国大臣散宜生,一看囚禁了西伯侯,觉得日久必有变故,商纣王什么都不缺,讨好必须出奇。购买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送商纣王,在虞国买来神兽,身凶心仁,像老虎一样的猊,说这个东西叫做驺虞。还有从畎戎买来的神马,这个东西叫做鸡斯。从骊戎国买来的有纹采的马,那叫一个漂亮。从有熊国买来的三十六匹马。那可是高档驾车的驷马。还有,从有莘国买来的美女。单世无双。那可是有钱买来鬼推磨。取保候审,监外执行,不在话下。疑罪从无,所有指控一笔勾销。责罚全免。从有莘国买来的美女,就可以无罪释放姬昌,且回赠弓矢斧钺,委之以权柄。于是姬昌自由。于是,戡黎、伐邗,移都丰京。接【西戎灭了秦仲】
二、【西戎灭了秦仲】《史记·秦本纪》孝王欲以为大骆適嗣。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適。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適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適者,以和西戎。
周孝王姬辟方,要立非子为赢姓的大骆为嗣,打算废了大骆妻姜氏的嫡长子赢成。西申侯,对周孝王说骊山之女为西戎胥轩的妻子生子潏为商朝坐镇西戎保卫边疆,归周之故,所有周与西戎和睦相处。今我之女做了赢姓大骆的妻子,生子赢成,就该定为继承人,你孝王就该筹谋了。孝王说,百翳为舜帝养鸟兽有功,享有封地陇西秦亭,赐姓赢,如今赢姓大骆生的小儿子非子,为我周孝王养马,赐其地犬丘秦谷,为周的附庸,用来与西戎交好。
古人也很会用心事,赢姓大骆有两个儿子,我周孝王,插手管管人家私事,挑动嫡庶矛盾,来削弱赢姓。被申伯识破,申伯要维护外孙的继承权。周孝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我把他兄弟两个分开,非子不能享有继承权,去西戎边上给我养马去,这样,既可以削弱赢姓,又可以羊入虎口,让西戎人,早晚容他不得。说是为周朝的附庸,说是为交好你申伯的另一个亲戚,交好西戎。
实际赢姓与西戎交好不?西周用赢姓攻打西戎。起先吃了败仗。西戎人敲他八辈子祖宗,把赢姓坟墓的头骨,给统统敲碎。冤仇是惹祸之胎。周朝继续利用赢姓杀戮西戎人,西戎近乎毁灭。于是赢姓建立秦国。为灭周准备了条件。接【周历王伐戎不克】
三、【周历王伐戎不克】西周企图沿泾河、渭河,向西扩展地盘。以赢姓大骆后人占领犬丘,一直想控制西戎。借他人之手交恶。使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从西戎打败了赢姓,西戎的西申姜姓,日益强大。西周如芒在背。周宣王在位前期中兴,解决西北方西戎、猃狁的威胁,平定淮夷的反叛。西申伯的申姜氏,是周历王皇后,西申伯的后代,申姜氏,是周幽王皇后,暂且放下周幽王不表,先说周厉王。周厉王姬胡,一上台便增加税收,引发议论。引发议论,就杀灭,就反抗,直至失民心失天下,直至灭亡。有左丘明《召公谏历王止谤》为证。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周历王无道,戎狄寇掠,杀秦仲占犬丘,王命伐戎,不克。见《后汉书·西羌传》。历王在位18年,历王增税激起民怨,公元前841年出逃于彘zhì山,14年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山西霍县)。历王出逃,周朝进入周公与召伯虎共和执政时期。周宣王倚重申国做傀儡。周宣王在位前期中兴,解决西北方西戎、猃狁的威胁,申伯为西戎交战于千亩,周宣王平定淮夷的反叛。迁娘舅申伯诚于南申国,建都于南阳谢邑。与其说南申伯诚为申姓祖,不如说为谢姓始祖也。其一,申伯诚可以是申姓祖,但不是申的始祖。其二,炎帝后裔谢姓,因申伯诚得地建都于谢邑,子孙以得地始祖为宗。符合情理。申伯诚的后代为楚国收编,成为楚国征战的将才。虽然死于战乱的不计其数,但是繁衍的人丁遍及大江南北。其远古祖属于炎帝的西戎。
接【西戎灭了西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