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古典诗词] 探讨南宋陆游爱国诗《示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0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学时候的课文、《新编千家诗》以及《华夏正气篇》等等各种版本上看到的都是“死去元知万事空”,至于“死后原知万事空”只是偶尔见到,还以为是笔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游的原诗是“死去元知万事空”,元通原。在古代诗文中同音字通假(借)很常见。是后人编辑时改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子】为什么说大宋爱国诗人(陆游先生、林景熙先生、文天祥先生)认为九州统一是为赵宋王朝,而不是考虑百姓苦不苦呢?我发现:他们把愚忠误认为“仁”。孔子成仁,孟子取义,忠义至尽,就剩下 “仁” 了吧!如今看来,诗人的愚忠也是可爱的。
民族精神,爱国热诚总该有的。读陆游的诗书,我不为做官而为爱国,我无力保国,还可以宣传爱国。批判封建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国。
然而,最先揭露封建制度下,不论九州统一与否,说百姓都苦的诗人是谁呢?我初步认为是张养浩。
再献陆游死后66年的一段历史
蒙古元朝的强大军事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威胁南宋的社稷存亡。皇帝国舅爷昏庸的贾似道当宰相。为着自己的乌纱帽,秘密封锁元军的进攻消息,以至于襄阳城被围困六年,朝廷却不知晓。
直到1273年襄阳城破,南宋已经门户大开,1274年二十万元军长驱直入,横扫江南。而正在此时,宋度宗去世,四岁的赵显即位,就是恭帝,因为年纪太小,所以由谢太皇太后临朝听政。此时贾似道已经无法遮掩秘密了,被迫引兵十三万应战元军,结果一败涂地。正规军已经打完了。面对元军铁桶似的合围攻势,临安城内人心惶惶,南宋朝臣纷纷弃官逃跑,朝廷只好向各地颁发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的文天祥捧诏涕泣,组织了一万人左右的军队和张世杰一同进驻临安。但毕竟实力相差悬殊,加上当时大批的大臣、官员都投降元军。元军很快就杀到了临安城下,作为政治恐吓,元军在常州实行了大屠杀。
公元1276年,二月,元军进入临安。只好向元军献城投降。元军统帅伯颜遣董文炳、吕文焕、范文虎入城安抚百姓,禁止杀掠,封闭仓库,收缴宋廷衮冕、圭璧、 仪仗、图籍以及大批财宝、器物。三月掳走宋恭帝君臣,而此时的赵显还不满六岁,就莫名其妙的随着母亲、祖母及其他朝官、宫廷人员一同送到了大都(北京)。
德祐二年(1276),临安(今杭州)危急时,太皇太后谢道清暗中诏令摄行军中事(即相当于当今军委主席)江万载带领家将和殿前禁军的保护赵昰、赵昺暗暗出城,先逃到婺州(今浙江金华),辗转温州、福州、再到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
陆秀夫与将领苏刘义等由海路追随两位幼主赵昰、赵昺到温州,派人召集大臣陈宜中和大将张世杰等计议,共立赵昰为端宗皇帝,陆任端明殿学士,继续抵抗元军。次年,元军攻占广东湛江,南宋朝廷迁居潮州浅湾,后又移上船队。改元景炎。坚持抗元斗争。
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三月被逼落荒而逃广州湾,突然遇上台风,将年幼体弱的宋端宗卷入海浪中,江万载为救赵昰而死,赵昰患惊风,四月,病死在硇náo洲。
五月陆秀夫和张士杰等人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陆秀夫受命于危难之中,出任左丞相,
六月在厓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船队上建立海上朝廷,坚持抗元。元军攻破厓山,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在五坡岭(广东海丰)被元军统帅张弘范的弟弟张弘正所俘,其统领的督军府从此瓦解。
祥兴二年(公元1279)正月,逃到海上,尚有战船一千多条,海战进行得异常激烈。
祥兴二年(1279)二月六日厓山海战陆秀夫知君臣难以脱险,先拔剑驱妻儿入海,后对赵昺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赵显)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说完藏玉玺于赵昺怀内,背负幼主,命人用白绢将君臣两人相缠,从容投海,时年44岁。赵昺才八岁哟!其他船上的大臣,宫眷,将士哭声震天,几万人纷纷投海殉国。
水军头领张世杰说道:我为赵氏,也算竭力了,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我在厓山没有殉身,是望元军退后,再立新君,然而,国事发展到如此地步,难道这是天意。说完堕身入海,为国为民族尽忠殉国。 南宋宣告灭亡。
自公元960年正月初四陈桥兵变,赵匡胤阴谋得逞做了大宋皇帝,
经过1276年恭帝未满六岁的赵显被俘虏,
经过公元127858日端宗未满9岁的赵昰shì,死于广东硇洲,
到公元1279年二月初六,八岁的赵昺葬身厓山海上。大宋别别扭扭地延续了319年。
其中,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了《过零丁洋》以死言志,严正拒绝。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愚忠也很可爱!为国为民族尽忠殉国,忠魂英烈,千古不朽。
愚忠也很可爱!民族压迫,尊严何有?如若不信民族意识,请随我看看《理宗“酒器”
元朝忽必烈的朋友杨琏真迦,江南释教都总统,掌江南佛教事务。南宋那几个皇上的坟,他见一个挖一个。
宋理宗赵与莒,赐名赵昀,1264年理宗病逝,死后葬于会稽附近的永穆陵。宋理宗的陵寝埋藏的宝物最多。有记载说,由于理宗体内有大量水银,所以尸体仍然完好。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杨琏真迦挖开理宗墓,把尸体倒挂在树上三天,结果流出水银,将理宗的头颅摘下来,带回元朝都城大都,镶银涂漆。又以理宗头盖骨奉给帝师为饮器。【帝师:忽必烈从吐蕃请来的喇嘛头头】。这就是民间所说的骷髅碗。不但用它来做盛酒器具,而且还可以用来诅咒汉人,让汉人永远屈服于元的统治。民族尊严何有?
宋理宗的头颅直到朱元璋灭元后,才在元大都的皇宫中被找到。朱元璋随即命人将宋理宗颅骨重新安葬于宋陵遗址,并对被毁坏的陵墓进行了修复。
附录《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6-6 05:09 , Processed in 0.0301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