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间,万事由不得所想。一个现象与另一个现象是历史的叠加,一个地域的几个叠加现象,使后人不得其解,有信仰得道的,就以最先得道的燃灯供奉,后来佛教下沉,道教升起,道教主张虚心实腹,自然就以为吃肉喝酒少不了,肉铺就是后来的名字。 老汉我可能解释不全,或许各人理解不同, 不可避免会这样说“地名、属地是并乡镇的”,“本人一介草民,不关心政治”之类。叹我的拙作,有不够详尽,也或许被人误会了。 所以只能靠长时间磨合,贯穿多个词句才能认识全文。 我原以为,学是格式,其实学除了熏陶,更应该突出坚持,内涵就可以触类旁通。先生一定认为我讲错了。不过博采众家之长,一定会有所收获。我讲的就会被先生接受的。许多著书立说的高人,也或多或少流露出这种意图。 【例举一段】金庸的《射雕英雄传》。 书中记载了,因有一部博采众家之长的奇书《九阴真经》,被周伯通毁掉,且忘怀后,无意中学会的只有郭靖。这原文,如果郭靖写给欧阳锋是什么就是什么。洪七公说写给他一个“九阴假经”。事后,依照“九阴假经”练习,欧阳锋完全忘我,阴阳颠倒,功夫势不可挡,无人能敌。 正好助长了独霸武林的资本,与洪七公原来所愿相反。 故事很精确地说明了老汉我的观点——学不光是格式,而是勤奋。只要肯学,阴阳表里,五花八门,最终是九九归一,只要过了一个拐点,必然向着追求的方向越来越靠近。 哥伦布的大船向相反的方向驶去,回到了原地; 古语曰:好舵手能使八面风。 哲学家说的物极必反; 中途而废的失败者的“事与愿违”。 都说明了,现象与实质有差池。眼耳判断的虚实不是唯一真实的。 有文好,不愁没有好读者。 先生的诗词如此难得。品读的机会,我怎么能错过呢?高兴之处,不由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所以写下了这篇附和帖子——小放牛/地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