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以后,“家庭农场”成为“三农”热词之一,“两会”期间更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据了解,农业部去年确定了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目前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然而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实现家庭农场经营并非一蹴而就。作为一名经营大型农业机械的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又是怎样看待家庭农场的前景,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呢“我们应抓住机遇,早日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然而,目前家庭农场快速发展遇到的主要难题,是土地集中规模小和缺乏职业农民。”姜卫东说。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必须首先实现土地大规模的集中化,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的自由流转、集中。在把土地规模集中起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姜卫东说,山东代表团里一个农民代表在本村承包了几十亩地,但是村民不让除去地块之间的地界,这样,大型的机器还是运作不起来。他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政策,解决实施中的实际问题,而作为生产农机的企业,应专门研发生产大型农用机器,像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联合收割机等。
“另一个难题是,我国极其缺少职业化农民。”姜卫东无奈地说,这几年,大批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农民的整体年龄越来越大,未来10年、20年,很多人不会种地或从事养殖业了。现在农村极其缺乏素质高、技术精、会生产、善经营的职业化农民,满足不了未来家庭农场发展的需求。比如五征集团的援疆农场,在新疆聘用了几十个农民,公司还要特派一些专业人员经营农场。国家应大力培养各层次的职业农民,出台优惠政策,也让毕业大学生真正扎根农村,服务于“三农”。
姜卫东对记者说,家庭农场的前景很好,但不会是一举成功的,应该从宏观上和微观上考虑分析,并分阶段分步骤地规划实施。从宏观上讲,要考虑食品安全、农产品需要、南北气候等因素,全局规划家庭农场分布;微观上,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实际操作上遇到问题时,应集思广益,共同探讨,针对性解决问题。
据了解,在2013年中央1号文件没公布以前,敏感的企业家已经嗅到了“家庭农场”的前景。两年前,湖北春晖集团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开创了“龙岗模式”的合作社,去年,合作社农户每亩纯收入同比增加11%。农民还可在合作社工作或外出打工,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村集体两年从合作社收益13万元。一些大学生村官也体验过“家庭农场”的“雏形”,如江苏省徐州市房村镇尚王村的村官刘尊龙,已有两个合作社形式、产业化经营的养牛场,并带动不少村民致富。
姜卫东说,一些部门领导提出,家庭农场的实质与家庭承包经营差别不大,只是由个体承包变为合作社集体承包,承包亩数量由几亩变为几十亩甚至几百亩。农业部门也已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等扶持政策,家庭农场的发展将步上“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