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67|回复: 33

农村孩子就近入学可行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1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至日这天,亲戚打来电话,要我尽快疏通关系,把他孩子弄回城里学校读书,在乡下,他实在不放心,也不甘心。
      亲戚是泥瓦匠,像大部分打工家庭一样,夫妻二人春节还没过完就去了福州,腊月底再赶回来,而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都在农村留守。亲戚没读多少书,但对“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现在算明白了,当然不想孩子长大后继续捏泥刀,以至自己的人生缺憾都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补救。大概是前年夏天吧,亲戚让父母在县城小学旁租了房子陪读,孩子户口也挂靠在房东户头上,这在当时满足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随户籍地就读的条件,而挂靠户籍的变通手法一下子让户籍警成了大红人。
      比起乡下的复式班来,县城多开了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手工等课程,还有多媒体远程教育,虽然教室里挤着七八十个学生,但孩子学习劲头足,各门功课进步都很快。然而,就在几个月前的暑假期间,县里出台了“规范就学”文件,要对挂靠户进城读书的农村孩子进行“大扫除”,动因有两方面,一是县城学校人满为患家长意见大,二是农村学校因学生外流严重门可罗雀,各就各位似乎是破解这两个难题的“金钥匙”。但规范办学新政甫一公布,就一下子炸锅了,亲戚也在“县长信箱”反映了诉求,而最后的答复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在户籍地就近入学,且明文规定挂靠户不算县城户籍,必须与法定监护人在一个本上,而监护人必须提供城区房产证。满足这样的条件对有钱人不难,也就一套商品房而已,但亲戚家底子薄,让孩子在县城读书的钱有,在县城购房的钱还真拿不出来,于是9月1日开学后,乖乖地回了乡下。然而,乡下的复式班并未因亲戚孩子回去而改善办学条件,还是一个胡子拉杂的老教师,还是三个年级混在一起的复式班,还是只开设语文、数学两门课的老教法,所以亲戚一定要我找关系,让孩子早日脱离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知识殿堂”。
      教育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努力实现均等化,这类口号喊的有些年头了,但在城市化加剧、农村人口大量转移、传统村庄被抽空甚至消亡的今天,口号可能仅是给“农二代”画饼充饥而已,城市教育资源优先配置与选拔农村优秀教师进城等机制,不但不可能实现教育均等,而且将城乡差距拉得更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农村人口逃离乡村的助推器。记得我在小学读书时,在校生200人左右,老师10人左右,现在学校还在,但仅有3个学生和一位快退休的老教师。有人说,现在农村小学没学生,是严苛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其实这是舍本逐末,因为全村户籍人口增长了20%,生源外流才是导致学校式微的釜底抽薪。现在中小学生父母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农民,多为持有农村户口的产业工人,他们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即使将来进不了公务员做不了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农村学生或被父母带到务工地就读,或投亲靠友去城镇上学,就是留下的也是心不在焉,好高骛远。一座学校,几个学生,教者无激情,学者缺氛围,恶性循环的结果是黄鼠狼看鸟越看越了。村支书告诉我,现在能保留一个复式班教学点算好的,一些村级小学早锁门了。但保留了这样的复式班教学点,就算保障了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权利吗?换位思考,如果让那些决策者们把自家的孩子放在这样的学校去,一定要跳起来骂娘吧!如此的滑稽政策,就像因空心村日益严重而阻止农民工外出、因城市治安堪忧而强制遣返流动人口一样可笑。
      城市学校人满为患这是一个问题,强制农村孩子接受上世纪五十年代教育模式这也是一个问题,在敲定解决方案时厚此薄彼,就是一种让穷人难以翻身的教育歧视。办人民满意教育,政府责无旁贷,而拿户籍作挡箭牌,将农村孩子堵在城市学校之外,并不能掩盖教育布局调整滞后的决策失误。
      据了解,眼下县城学校的班额并未因新政出台而下降多少,这意味着亲戚请托之事将把我推向两难境地,办成了就是对政府文件权威性的亵渎,没办成则是对我的“能力”给予无情否定。我期待第三种结果。





发表于 2015-9-1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县教委领导有几家是农村户口?如果县长的家的孙子是农村户口,你看宿松会不会有这样的政策规定,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是要划分的,要分城里人和农村人,当地人和外地人,移民又能怎么样,所以城里当地人户口要比农村户口高一等,至少在目前宿松来说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县政府有几个是农村出来的娃娃,大部份是官二代的接班人,因他们历来是处尊养老优,从来未体验农村娃读书处环境的感受,所以他们在制定政策时从来不处考虑乡下人的想法。城市的发展是他们的本事,宿松有句老话叫“宿松人不能当官”,是因为宿松当官的大部份是为己为利,对自己没利的永远别谈。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定政策的领导高高在上,不到基层学校调研,坐在办公室搞研究。如果不解决农村学校的师资问题就不要阻止生源的流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莫让政策变成个别人生财之道。请问县城各学校有那家学校敢公布全校学生户口等相关部份信息?有那个学校敢说没有“特别”非规定之内的关系户子女在校读,当然这种“特别”关系 户也付出了相当大的“意思”,请问那个学校敢立军令状校内没有关系户?政策成了少数人的生财之策。当然责任在政府,当下国家宏观政策是好的,鼓励农民工进城,但宿松政府的做法恰恰相反,用政策间接阻止农民进城,在城里买了房又能怎样?农民还是农民,就不让你的孩子进城里学校。

点评

总之就是要搜刮民财!  发表于 2015-9-3 17:2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的非常好,你所表述的情况在我们宿松确实如此。打工人在县城买一套房子谈何容易?连有些祖居城里的居民也没有房地产证。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1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考虑进私立学校或办暂住证成为流动人口就近上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同感,希望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党和人民做点实事。把党的教育事业办好办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改变当前城区教育压力现状,可从多方面扩容:一是现有学校挖潜增开班级;二将五里乡的中心小学和初中纳入城区管理,教师由县局选调配强;三是在县城南片新建一所自幼儿园至高中的完全学校(可拉动老城区改造和环城路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傻子也懂 发表于 2015-8-31 22:08
可以考虑进私立学校或办暂住证成为流动人口就近上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5-11 01:37 , Processed in 0.02555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